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薇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C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状况,将其分为有、无血流动力学损害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C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状况,将其分为有、无血流动力学损害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再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42例在球囊扩张时均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血流动力学损害比率为48.8%,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75岁)(χ~2=4.076,P=0.040)、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χ~2=5.010,P=0.029)、钙化斑块(χ~2=4.432,P=0.035)、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χ~2=9.704,P=0.002)、球囊后扩张(χ~2=6.635,P=0.025)是发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比值比(odds ratio,OR)2.48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3.479,P=0.021]、重度狭窄(OR 1.650,95%CI 1.142~4.156,P=0.035)、球囊后扩张(OR 2.628,95%CI 1.763~4.508,P=0.019)是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重度狭窄(70%~99%)、球囊后扩张是CAS相关性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血流动
力学损害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浆密度对裂缝性油藏力学损害机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2
作者
朱彩虹
闫秦斌
+1 位作者
牟月倩
衣春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56,共2页
方法采用常规三轴岩石强度试验装置,进行井下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泥浆侵入过程模拟试验。目的观察不同泥浆密度条件下井下天然裂缝的开闭状态、张开度及泥浆侵入裂缝的过程和深度。结果随着泥浆密度的增加,裂缝张开的最大距离和张开的区...
方法采用常规三轴岩石强度试验装置,进行井下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泥浆侵入过程模拟试验。目的观察不同泥浆密度条件下井下天然裂缝的开闭状态、张开度及泥浆侵入裂缝的过程和深度。结果随着泥浆密度的增加,裂缝张开的最大距离和张开的区域减小,当泥浆密度达到临界值时,节理完全闭合,继续增大泥浆密度,裂缝张开的最大距离和张开的区域也增大。当裂缝有充填物时,随泥浆柱压力增加,泥浆侵入深度增大,当泥浆柱压力超过第一临界值后,侵入深度急剧增大。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泥浆密度,使力学损害降至最低。泥浆柱压差应小于 10 MPa,以使泥浆侵入深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减小油气层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密度
裂缝性油藏
力学损害
机理
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入式神经电极对周围神经的力学和电学损害及其预防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世民
俞光荣
刁颖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78-679,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神经电极
神经电刺激
周围神经
力学损害
电学
损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薇
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99-80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C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状况,将其分为有、无血流动力学损害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再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42例在球囊扩张时均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血流动力学损害比率为48.8%,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75岁)(χ~2=4.076,P=0.040)、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χ~2=5.010,P=0.029)、钙化斑块(χ~2=4.432,P=0.035)、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χ~2=9.704,P=0.002)、球囊后扩张(χ~2=6.635,P=0.025)是发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比值比(odds ratio,OR)2.48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3.479,P=0.021]、重度狭窄(OR 1.650,95%CI 1.142~4.156,P=0.035)、球囊后扩张(OR 2.628,95%CI 1.763~4.508,P=0.019)是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重度狭窄(70%~99%)、球囊后扩张是CAS相关性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血流动
力学损害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Keywords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Hemodynamic depression
Risk factor
Perioperative period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浆密度对裂缝性油藏力学损害机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2
作者
朱彩虹
闫秦斌
牟月倩
衣春霞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56,共2页
文摘
方法采用常规三轴岩石强度试验装置,进行井下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泥浆侵入过程模拟试验。目的观察不同泥浆密度条件下井下天然裂缝的开闭状态、张开度及泥浆侵入裂缝的过程和深度。结果随着泥浆密度的增加,裂缝张开的最大距离和张开的区域减小,当泥浆密度达到临界值时,节理完全闭合,继续增大泥浆密度,裂缝张开的最大距离和张开的区域也增大。当裂缝有充填物时,随泥浆柱压力增加,泥浆侵入深度增大,当泥浆柱压力超过第一临界值后,侵入深度急剧增大。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泥浆密度,使力学损害降至最低。泥浆柱压差应小于 10 MPa,以使泥浆侵入深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减小油气层损害。
关键词
泥浆密度
裂缝性油藏
力学损害
机理
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
Keywords
mud density, fractured reservoir, mechanical damage, in-doors experiment
分类号
TE2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入式神经电极对周围神经的力学和电学损害及其预防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世民
俞光荣
刁颖敏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78-679,共2页
关键词
植入式神经电极
神经电刺激
周围神经
力学损害
电学
损害
综述
分类号
R454.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李薇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泥浆密度对裂缝性油藏力学损害机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朱彩虹
闫秦斌
牟月倩
衣春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植入式神经电极对周围神经的力学和电学损害及其预防
张世民
俞光荣
刁颖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