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3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所的建设和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哲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著名力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并与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等一道于1956年1月16日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 著名力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并与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等一道于1956年1月16日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贡献。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性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行了"庆祝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暨钱学森回国50周年大会"。本期刊出洪友士的"力学研究所五十年"等7篇大会报告,以饷读者,并以此向力学所和钱学森先生表示热烈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科学 科学思想 钱学森 力学 建设 工程科学 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1999年基金项目研究工作进展
2
作者 吕明身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8-310,共3页
关键词 力学所 基金项目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纳米粒子反常受限扩散研究获进展
3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9-429,共1页
扩散是纳米尺度下最常见的粒子运动及物质输运方式。与简单流体中布朗扩散不同,在复杂流体中,纳米粒子运动受到其附近流体非均匀结构的影响,将表现出反常的受限扩散特性,即均方位移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特征时间尺... 扩散是纳米尺度下最常见的粒子运动及物质输运方式。与简单流体中布朗扩散不同,在复杂流体中,纳米粒子运动受到其附近流体非均匀结构的影响,将表现出反常的受限扩散特性,即均方位移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特征时间尺度下纳米粒子的均方位移与时间仍符合类似布朗运动的线性关系,但其运动的位移概率密度分布却展现出非高斯性质。这种被称为"非高斯布朗(non-Gaussian yet Brownian)"的反常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其来源与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扩散 均方位移 复杂流体 非高斯 非线性关系 力学所 BROWNIAN 布朗扩散 时间尺度 跳跃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金属玻璃变形能力和强度研究获系列进展
4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51-2651,共1页
金属玻璃由于其极高的弹性模量、强度、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一系列优异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国防、空天等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Vitreloy1金属玻璃为例,其断裂强度约2 GPa,弹性极限达2%,断裂韧性约55 MPa·m-1/2... 金属玻璃由于其极高的弹性模量、强度、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一系列优异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国防、空天等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Vitreloy1金属玻璃为例,其断裂强度约2 GPa,弹性极限达2%,断裂韧性约55 MPa·m-1/2。另一方面,金属玻璃由于其长程无序结构,无法通过位错萌生等方式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室温下拉伸延展性能较差。这几乎成了金属玻璃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关于玻璃金属的失效机理和变形能力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 强度研究 无序结构 耐腐蚀性 力学所 化学性能 阿喀琉斯 弹性极限 失效机理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学森先生在力学所初建的日子里
5
作者 朱兆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著名力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并与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等一道于1956年1月16日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 著名力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并与著名力学家钱伟长等一道于1956年1月16日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0年来,力学所坚持钱学森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为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贡献。已成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性研究为本、在国际力学界有相当影响的国家力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行了"庆祝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暨钱学森回国50周年大会"。本期刊出洪友士的"力学研究所五十年"等7篇大会报告,以饷读者,并以此向力学所和钱学森先生表示热烈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力学 中国科学院 美国政府 副总理 赵忠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在激光成形研究中取得进展
6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8-2628,共1页
激光弯曲成形和激光辅助预应力成形两种成形方法都是利用激光对钣金结构件局部加热,使之在局部区域产生一定的非均匀温度场,从而进一步使得该钣金件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以达到成形目的。为保障成形件的使用性能,工艺上需要严格限制激光... 激光弯曲成形和激光辅助预应力成形两种成形方法都是利用激光对钣金结构件局部加热,使之在局部区域产生一定的非均匀温度场,从而进一步使得该钣金件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以达到成形目的。为保障成形件的使用性能,工艺上需要严格限制激光工艺参数。因此,了解激光工艺参数与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布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工艺参数 激光作用 成形方法 弯曲成形 激光成形 先进制造工艺 力学所 局部加热 光斑半径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众多水电专家莅临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指导工作
7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4,共1页
2005年4月20日8:00,三峡总公司、水规总院、西北院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等近80位领导和水电行业专家,利用在汉参加“乌东德水电站预可研咨询会议”的机会,莅临水力学所检查指导工作。众多领导和水电专家参观了“乌东德水电站水工... 2005年4月20日8:00,三峡总公司、水规总院、西北院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等近80位领导和水电行业专家,利用在汉参加“乌东德水电站预可研咨询会议”的机会,莅临水力学所检查指导工作。众多领导和水电专家参观了“乌东德水电站水工整体模型”,并对水力学所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 中国 水利事业 行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力学所1998年科研工作回顾
8
作者 吕明身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6-277,共2页
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力学所定位于以基础性研究为本,在力学前沿领域推动学科进步,在国际力学界占有相当地位;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前瞻性、关键性和交叉综合性重大问题提供力学基础支持.以非线性、非平衡和跨... 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力学所定位于以基础性研究为本,在力学前沿领域推动学科进步,在国际力学界占有相当地位;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前瞻性、关键性和交叉综合性重大问题提供力学基础支持.以非线性、非平衡和跨层次的流体与固体的动力学行为作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1998年 科研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在格林菲斯理论对纳米尺度结构的适用性研究中获进展
9
作者 尹汗青 齐航 +3 位作者 方菲菲 朱廷 王宝林 魏宇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52,共1页
当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纳米系统时,它们的可适用性通常受到质疑。这种质疑源自这样一个事实:某些物理量在大尺寸结构下和小尺度体系中的性质以及产生的作用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在表面张力帮助下,一只蚊子可以轻松停在水面上,
关键词 适用性 纳米尺度 结构 格林 力学 纳米系统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发明自组装制备手性可控纳米碳管新方法
10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62-3162,共1页
纳米碳管作为潜在的第三代晶体管,其手性决定其表现出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性能。然而,如何制备手性可控的纳米碳管,成为制约纳米碳管在微纳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国外最新实验研究表明:石墨烯纳米条带在纳米碳管的辅助下... 纳米碳管作为潜在的第三代晶体管,其手性决定其表现出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性能。然而,如何制备手性可控的纳米碳管,成为制约纳米碳管在微纳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国外最新实验研究表明:石墨烯纳米条带在纳米碳管的辅助下,可以自组装形成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自组装 手性 可控 制备 发明 力学 半导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子崖危岩体的稳定性研究——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历年工作概述
11
作者 吴绵拔 佘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1-73,共13页
本文介绍我所历年来对链子崖危岩体开展的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力学试验和稳定性评价等研究情况。对链子崖危岩体裂缝相对位移的长期监测提出了测试原理和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分析了观测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结论。简述了危岩区各层岩土介... 本文介绍我所历年来对链子崖危岩体开展的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力学试验和稳定性评价等研究情况。对链子崖危岩体裂缝相对位移的长期监测提出了测试原理和方法,制定了实施方案,分析了观测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结论。简述了危岩区各层岩土介质力学试验的原理、方法和获得的各项力学指标。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对链子崖危岩体和猴子岭斜坡体的稳定性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子崖危岩体 稳定性 裂缝 位移监测 力学试验 猴子岭斜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力学所:纳米氧化锌生长研究获进展
12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0,共1页
中科院力学所科研人员利用气相沉积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多种形貌的微纳米氧化锌(ZnO)材料,比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锥、四足纳米ZnO等,还实现了纳米ZnO在碳纳米管上的直接生长,并制备出多种独特形貌的ZnO微纳米材料,通过这种方法... 中科院力学所科研人员利用气相沉积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多种形貌的微纳米氧化锌(ZnO)材料,比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锥、四足纳米ZnO等,还实现了纳米ZnO在碳纳米管上的直接生长,并制备出多种独特形貌的ZnO微纳米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合成出来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能和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中科院 生长研究 力学 纳米ZNO 纳米材料 气相沉积 科研人员 直接生长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所制备出多尺度螺旋结构的导电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
13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0-27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材料、结构与器件力学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多尺度螺旋结构、大变形能力以及高稳定性的导电材料(碳纳米管CNTs)/聚合物(聚氨酯PU)复合材料。该研究从理论和...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材料、结构与器件力学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多尺度螺旋结构、大变形能力以及高稳定性的导电材料(碳纳米管CNTs)/聚合物(聚氨酯PU)复合材料。该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证实微/纳米多尺度结构耦合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微/纳米 材料力学性能 国家重点实验室 导电材料 螺旋结构 多尺度结构 柔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力学所: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14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86,共1页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简称PEO)又称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铝、钛、锆、铌等轻金属表面原位制备陶瓷涂层的新方法。制备过程除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包括热化学反应、微区高温高压烧结反应等,等离子体放电及...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简称PEO)又称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铝、钛、锆、铌等轻金属表面原位制备陶瓷涂层的新方法。制备过程除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包括热化学反应、微区高温高压烧结反应等,等离子体放电及涂层生长机理非常复杂,所形成的陶瓷涂层呈晶态或非晶态结构特性。针对汽车、航空航天对材料的轻质化和功能化发展方向,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改善铝、钛合金发动机缸体摩擦学特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陶瓷涂层 电解氧化 金属表面 中科院 力学 等离子体放电 等离子体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参加第七届全国水力学及水利信息学大会并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15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2015年10月15—17日,第七届全国水力学及水利信息学大会在宜昌三峡大学召开,水力学所所长黄国兵、总工段文刚等6人参加本次大会,黄国兵教高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水力学所所长黄国兵教高作大会主题报告《乌东德水电站... 2015年10月15—17日,第七届全国水力学及水利信息学大会在宜昌三峡大学召开,水力学所所长黄国兵、总工段文刚等6人参加本次大会,黄国兵教高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水力学所所长黄国兵教高作大会主题报告《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并主持工程水力学分会场学术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问题 大会主题报告 水利信息 国兵 长江科学院 电站进水口 段文 三峡大学 乌东德 中国水利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科院水力学所完成三峡船闸相关水力学原型观测
16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1,共1页
三峡工程水库蓄水至156m高程,南线船闸在完成完建工程施工后,于2007年1月17~18日进行了有水调试,19日进行了试运行,20日正式投入初期运行。受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 三峡工程水库蓄水至156m高程,南线船闸在完成完建工程施工后,于2007年1月17~18日进行了有水调试,19日进行了试运行,20日正式投入初期运行。受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力学所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对三峡南线船闸预埋水力学观测仪器先进行了巡视、检查以及更新工作,然后在有水调试和正式运行期间进行了原型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船闸 原型观测 力学 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科学院 水库蓄水 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椒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善文 孙永元 +4 位作者 张永吉 戴敏 缪宏 张燕军 高吉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定了加载速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极显著,小米椒直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加载速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轴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确定了小米椒首部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2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72 MPa;中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4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17 MPa;尾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64 MPa,小米椒剪切强度平均值为0.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椒 力学特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城乡要素流动视角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能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章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模型,借助Ve...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能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章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构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模型,借助Versim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揭示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复杂内在机制。通过对驱动力子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调节,预测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仿真变化,模拟6种不同驱动力情景下乡村治理水平受到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作用机制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单要素驱动模式中创新要素的驱动效果最为明显,多要素综合驱动模式中乡村旅游驱动模式的仿真结果为最优,此模式既能有效激活城乡各要素的协同驱动力,又能规避生态环境风险,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文章初步搭建了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框架,完善、深化了对乡村旅游通过城乡要素流动驱动乡村治理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乡村治理 要素流动 系统动力学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杰超 陈洪科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4-3201,共8页
以4种不同长度(3,6,9和12 mm)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固定纤维的掺杂量,研究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结构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纤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阻碍作用较小,长度超过6 mm的纤维... 以4种不同长度(3,6,9和12 mm)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固定纤维的掺杂量,研究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结构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纤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阻碍作用较小,长度超过6 mm的纤维在混凝土中易发生团聚形成纤维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度,削弱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6.8和8.8 MPa,具有更大的延性和韧性。当快速冻融循环次数达到100次时,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低仅0.29%,相对动弹性模量高达86.94%。通过CT扫描分析得出,6 mm纤维掺杂的混凝土的孔隙率最低仅0.62%,孔隙平均体积最小为0.332 mm^(3)。综合可知,6 mm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提升效果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冻融循环测试 力学性能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