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差异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迎涛 李坚 刘一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共2页
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出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 ,分析了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 :所有力学性质反映的基本趋势是成熟材性质高于幼龄材 ,其中 ,人工林红松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达 ... 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出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 ,分析了人工林红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 :所有力学性质反映的基本趋势是成熟材性质高于幼龄材 ,其中 ,人工林红松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达 0 .0 1水平显著 ,抗弯强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差异达 0 .0 5水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红松 幼龄材 成熟材 力学性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赤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金春德 张美淑 +2 位作者 文桂峰 汤燕平 徐策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7-481,共5页
根据人工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生长轮宽度等材性指标的测试数据,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出人工林赤松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分析了人工林赤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表... 根据人工林赤松Pinus densiflora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生长轮宽度等材性指标的测试数据,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出人工林赤松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分析了人工林赤松幼龄材与成熟材力学性质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赤松的幼龄期为小于12 a,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横纹抗压强度等指标成熟材高于幼龄材,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弦面抗剪强度、径面抗剪强度、弦向抗劈强度和径向抗劈强度等项指标幼龄材高于成熟材。其中,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和弦面抗剪强度差异达0.01显著水平,顺纹抗拉强度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人工林 赤松 幼龄材 成熟材 力学性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佳奇 赵修成 +1 位作者 徐子龙 刘希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3,共7页
基于高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结果,从接触面本构关系、接触面剪切刚度及接触面摩擦角等方面研究了高应力下单直剪试验接触面的力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高应力直剪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具有非线性弹性特征,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 基于高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结果,从接触面本构关系、接触面剪切刚度及接触面摩擦角等方面研究了高应力下单直剪试验接触面的力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高应力直剪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具有非线性弹性特征,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而单剪条件下两者可用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表征,双曲线模型的本质特征与单剪试验数据不吻合;直剪试验中接触面剪切刚度未减至零,而单剪试验中接触面剪应力达到抗剪强度后接触面保持零剪切刚度状态;高应力单剪试验条件下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强度准则更适合用无黏聚力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表示;两种剪切试验条件下,影响因素对接触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借助Taylor基于Davis关系式提出的接触面流动法则,给出了高应力下单直剪接触面摩擦角差异的理论解释,试验结果印证了该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土与结构接触面 单直剪试验 力学性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