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2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还原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热力学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根宽 罗欣 +1 位作者 朱登磊 张敏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共6页
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对FeS_(2)-FeSO_(4)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可预测反应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组成的影响。为了揭示出FeS_(2)还原FeSO_(4)制备纳米氧化铁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工艺参数... 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对FeS_(2)-FeSO_(4)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可预测反应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组成的影响。为了揭示出FeS_(2)还原FeSO_(4)制备纳米氧化铁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工艺参数对平衡组成的影响,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FeS_(2)-FeSO_(4)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根据不同温度下反应过程的Δ_(r)G^(Θ)及化学平衡组成,推断出FeS_(2)-FeSO_(4)反应体系在450℃时主要按R1~R2反应生成α-Fe_(2)O_(3)和Fe_(3)O_(4),生成的Fe_(3)O_(4)与FeSO_(4)按R12反应生成α-Fe_(2)O_(3),但此温度下R1~R2反应不完全。热力学分析表明:R1~R2均为吸热反应,相同温度下R1反应的Δ_(r)G^(Θ)恒小于R2反应的Δ_(r)G^(Θ),且R1平衡常数大于R2平衡常数,升高温度更有利于R1反应的进行,当温度升高至500℃时,此时R1~R2反应可进行较为完全。此外,通过控制n(FeSO_(4))/n(FeS_(2))(13∶1)大于反应R1理论配比促使生成的Fe_(3)O_(4)与FeSO_(4)能充分反应生成α-Fe_(2)O_(3)。基于分析结果,控制反应温度为500℃、反应时间为60 min,采用固相还原法成功合成纳米α-Fe_(2)O_(3)颗粒,其平均粒径为62 nm。由此可见,FeS_(2)-FeSO_(4)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为α-Fe_(2)O_(3)纳米颗粒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二硫化铁 氧化铁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黄铁矿生物氧化热力学分析
2
作者 李骞 韩雨琪 +2 位作者 张雁 杨永斌 姜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生物氧化法是各类含砷金矿预处理方法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生物氧化速率慢、周期长,且含砷金矿中砷黄铁矿(FeAsS)作为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其表面易形成钝化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工业化... 生物氧化法是各类含砷金矿预处理方法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生物氧化速率慢、周期长,且含砷金矿中砷黄铁矿(FeAsS)作为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其表面易形成钝化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出发,分析FeAsS的氧化溶解及钝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0~3,电位-0.4<E<0.2 V(pH=3)或-0.4<E<0.4 V(pH=0)时,FeAsS在氧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中间钝化产物As_(2)S_(2)、As_(2)S_(3)和S0;通过提高溶液电位可使这些钝化产物不能稳定存在;当E>0.2V(pH=3)或E>0.4V(pH=0)时,FeAsS会被氧化生成含Fe沉淀物,其中,H_(3)OFe_(3)(SO_(4))_(2)(OH)_(6)和FeO∙OH最容易形成;在实际氧化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溶液电位不宜过高或尽量减少体系的总硫浓度,以避免含铁钝化物的生成。该热力学分析可为砷黄铁矿的高效生物氧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矿 砷黄铁矿 生物氧化 钝化产物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秸秆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的协同作用及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李小华 于子宁 +1 位作者 邵珊珊 蔡忆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188,共8页
在氮气气氛下,30~800℃的温度范围内,以2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菜秸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以及质量比为1∶1的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共混物进行了热重试验,利用Friedman法测定了表观活化能,... 在氮气气氛下,30~800℃的温度范围内,以2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菜秸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以及质量比为1∶1的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共混物进行了热重试验,利用Friedman法测定了表观活化能,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HZSM-5催化剂进行油菜秸秆的单独催化热解及油菜秸秆与聚丙烯、油菜秸秆与ABS树脂的共催化热解试验,并对三相产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共热解反应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共混有利于降低热解反应的难度,提高反应的自发性;当秸秆与聚丙烯共混质量比为1∶1时,单环芳烃产率最高,约为22.11%;秸秆与ABS树脂在该共混质量比下同样具有最高的单环芳烃产率,达到了3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热重分析 塑料 芳烃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二次资源阳极泥高效提取工艺中碳热还原焙烧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凌云 周新锋 +8 位作者 张小慧 柯平超 周义朋 万廷勇 徐玲玲 王昊鹏 胡馨文 谢龙飞 高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65,共10页
针对某企业产生的电解金属锰阳极泥,采用碳热还原焙烧—酸浸工艺回收其中的Mn和Pb。首先利用化学分析剖析该阳极泥的化学物相及元素组成,然后采用焙烧条件试验,并借助X射线衍射表征手段以及HSC chemistry热力学分析软件,揭示锰、铅元素... 针对某企业产生的电解金属锰阳极泥,采用碳热还原焙烧—酸浸工艺回收其中的Mn和Pb。首先利用化学分析剖析该阳极泥的化学物相及元素组成,然后采用焙烧条件试验,并借助X射线衍射表征手段以及HSC chemistry热力学分析软件,揭示锰、铅元素在碳热还原焙烧过程中的相变规律,为电解锰阳极泥还原焙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阳极泥 碳热还原 力学分析 物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液体发酵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梦瑶 徐静宇 +4 位作者 肖四生 杨代康 徐靖宇 姚明印 黄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2,共7页
为提升植物乳杆菌C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所产新型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含量,试验以L.plantarum C01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吖啶橙和激光进行诱变处理,运用双层平板拮抗抑菌圈法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选育... 为提升植物乳杆菌C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所产新型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含量,试验以L.plantarum C01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吖啶橙和激光进行诱变处理,运用双层平板拮抗抑菌圈法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选育细菌素Plantarum C010高产突变株。结果表明,4种诱变处理均能提升细菌素Plantarum C010产量,其中激光诱变后所得突变株JG-2产细菌素Plantarum C010高达17.79 mg/mL,较原始菌株C010(9.60 mg/mL)提高了85.31%。进一步对原始菌株C010和突变株JG-2进行液体发酵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两菌株菌体生长、总糖消耗和细菌素合成的拟合模型较好,其所产细菌素Plantarum C010与菌体均呈部分生长偶联型,且突变株JG-2细菌素Plantarum C010合成相关参数优于原始菌株C010。该结果为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产量提升提供数据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C010 细菌素 诱变选育 高产突变株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硬质秧盘起盘机拨齿辊静力学分析与试验
6
作者 闫宇霆 李渤海 +2 位作者 衣淑娟 李衣菲 田永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4,共10页
自走式单行水稻硬质秧盘起盘机中拨齿辊对起盘作业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为避免作业过程中出现拨齿辊结构强度不足和共振问题,运用NX12.0软件建立单行起盘机的三维模型,将拨齿辊模型简化后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并对其分别进行静力学和... 自走式单行水稻硬质秧盘起盘机中拨齿辊对起盘作业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为避免作业过程中出现拨齿辊结构强度不足和共振问题,运用NX12.0软件建立单行起盘机的三维模型,将拨齿辊模型简化后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并对其分别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拨齿辊在静载荷下最大位移为0.029 615 mm、最大应力为12.292 MPa,小于拨齿辊材料Q235钢的屈服强度极限。用Design-Expert 12.0软件对3个因素的回归方程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起盘机拨齿辊转速为30 r/min、前进速度为1.2 km/h、拨齿辊高度为10 mm。为了检验田间实际情况下自走式水稻硬质秧盘起盘机的起盘性能,对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起盘效率平均值为343盘/h,秧盘完整率平均值为97%,卡盘率平均值为1%,满足硬质秧盘起盘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盘机 拨齿辊 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空气弹簧故障动力学分析
7
作者 颜佳海 张敏 +2 位作者 马卫华 王爱彬 邓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8,221,共8页
空气弹簧(简称“空簧”)作为中低速磁浮车辆的二系悬挂主要部件,起着重要的减振、缓冲作用。当空簧发生失气故障时,车体与悬浮架之间的接触刚度变大,致使车辆的悬浮稳定性和平稳性急剧恶化。以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 空气弹簧(简称“空簧”)作为中低速磁浮车辆的二系悬挂主要部件,起着重要的减振、缓冲作用。当空簧发生失气故障时,车体与悬浮架之间的接触刚度变大,致使车辆的悬浮稳定性和平稳性急剧恶化。以构架式中低速磁浮车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空簧故障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对其结构稳定性进行评判。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考虑悬浮控制和单个空气弹簧故障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比磁浮车辆正常和发生空簧故障通过直线、曲线线路时的动力学响应,并分析车辆在发生空簧故障后降速运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磁浮车辆以160 km/h速度在直线上运行发生失气故障时,悬浮间隙波动最大值为6.07 mm,空簧最大垂向位移为21.16 mm,故障点位的悬浮模块侧滚角最大值为0.54°,车辆存在振荡失稳和端部电磁铁吸死的风险。当车辆以80 km/h速度通过半径550 m曲线时,不同位置处发生失气故障的动力学响应差异较大,在直线段、缓和曲线段和圆曲线段发生空簧失气故障时,其悬浮间隙波动最大值分别为5.07,5.42 mm和4.33 mm。在车辆以160 km/h通过直线和80 km/h通过半径550 m曲线发生单个空簧失气故障后,当分别降速至60 km/h和30 km/h运行时,悬浮间隙波动最大值分别减小为2.11 mm和3.92 mm,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分别减小为0.47 m/s2和0.35 m/s2,未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因此,得益于新型构架式悬浮架的优势,磁浮车辆在空簧故障状态下低速运行至就近站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车辆 悬浮架 空气弹簧 失气故障 力学分析 降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聚醚醚酮固定型手腕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8
作者 邱子彦 朱凌锋 +5 位作者 张贺然 尹文成 汤磊 邹东明 陈斌凌 王玲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目的针对个性化手腕矫形器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个性化、轻量化且舒适度高的手腕矫形器宏微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建立手腕矫形器和上肢的复合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量化研究矫形器几何参数对其佩戴固定效果及... 目的针对个性化手腕矫形器的临床需求,提出一种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个性化、轻量化且舒适度高的手腕矫形器宏微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建立手腕矫形器和上肢的复合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量化研究矫形器几何参数对其佩戴固定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采用多工况拓扑优化和微结构设计,对其非承力区进行设计优化;利用3D打印技术,以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制造矫形器,评价验证设计合理性。结果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3D打印PEEK矫形器的重量相较于传统矫形器减轻了28%;皮肤接触界面压强和主观问卷表明受试者佩戴矫形器体验良好。结论在保证机械强度和固定效果的同时实现了矫形器的个性化、轻量化和高舒适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腕矫形器 个性化设计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线性刚度节点的可展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董广盛 张静 +2 位作者 吴娟 寇子明 史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增量割线刚度法线性化简化了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然后,将多个模拟节点不同自由度上的非线性刚度特性Combin39弹簧单元组成了一个新的单元,并将简化后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输入到对应的弹簧单元中;最后,把组建的新单元添加到梁单元的末端,完成了对含非线性刚度节点梁单元的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对STA伸展臂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回滞特性分析中,激振力的增加使结构的固有频率从2.341 Hz降低到2.232 Hz;而在三次弹簧特性研究中,激振力增加使结构固有频率从2.416 Hz增加到2.464 Hz。因此,不同刚度特性下的激振力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趋势可能不同;各种刚度特性下,不同阶段刚度的增加均会引起整体刚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结构响应频率增加。该节点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刚度特性曲线,并且在面对不同形式的连接时表现出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特性 空间伸展臂 半刚性连接 节点建模方法 四单元结构测试件 力学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海藻酸钠膜污染的影响及热力学分析
10
作者 姚凌翔 滕佳恒 林红军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超滤膜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和高效的分离能力,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膜污染问题,尤其是由天然有机物(NOM)引起的膜污染,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模型污染物,模拟了不同pH条件下... 超滤膜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和高效的分离能力,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膜污染问题,尤其是由天然有机物(NOM)引起的膜污染,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模型污染物,模拟了不同pH条件下的膜污染现象.死端过滤结果显示,当pH=3时,海藻酸钠的结垢现象最为严重,显著高于其他pH条件下的;随着pH升至7,膜污染显著减轻,比过滤阻力(SFR)下降了约77%.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等方法表征了污染物的表面性质,并结合XDLVO理论进行界面热力学建模以深入探讨其潜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pH环境下,污染物间的静电斥力以及污染物与膜之间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是影响膜污染行为的关键.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膜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望为膜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海藻酸钠 PH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杆件海上吊装过程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基明 孙泽文 +3 位作者 穆永涛 孙茂凱 张培 王生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6,共6页
针对细长杆件海上吊装转运过程中作业效率低、风险高以及作业强度大等问题,本文将细长杆件吊装过程分为单点起吊阶段和多柔索约束阶段,并分别对2个阶段进行动力学建模。采用Matlab/Simulink对细长杆件从水平放置至吊离地面阶段的动力学... 针对细长杆件海上吊装转运过程中作业效率低、风险高以及作业强度大等问题,本文将细长杆件吊装过程分为单点起吊阶段和多柔索约束阶段,并分别对2个阶段进行动力学建模。采用Matlab/Simulink对细长杆件从水平放置至吊离地面阶段的动力学特性和多柔索约束阶段的减摇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硬件实验验证了单点起吊阶段和多柔索约束阶段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所提出的多柔索约束策略对吊钩和细长杆件吊重的平均减摇效果达75%,研究成果可为海上细长杆件吊装过程的优化以及多柔索减摇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杆件 吊装 多柔索约束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12
作者 顾晨昀 吴洋 +2 位作者 韩怡萱 冯伟军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4,共8页
以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平箔片与底箔片滑梁连接部分的力学模型,并基于虚功原理对滑梁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等温雷诺方程,与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结合构建了流... 以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平箔片与底箔片滑梁连接部分的力学模型,并基于虚功原理对滑梁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等温雷诺方程,与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结合构建了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实现了对轴承气膜压力的分布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滑梁的最大应力,并基于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探讨了新型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的疲劳寿命。结合具体算例,对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滑梁最大应力约为106 MPa,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的疲劳寿命随着箔片厚度、滑梁斜率、轴承间隙及滑梁行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滑梁列数的增大而减小,当轴承间隙为97μm时,轴承寿命约为9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 力学分析 疲劳寿命 计算方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悬臂高速转子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13
作者 聂卫健 邓旺群 +2 位作者 杨晓光 王阁 袁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07-8713,共7页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悬臂高速转子在结构设计阶段,提出空心轴和实心轴两种方案,基于梁单元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带空心轴和带实心轴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开展了临界转速和振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转子宜选用空心轴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带...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悬臂高速转子在结构设计阶段,提出空心轴和实心轴两种方案,基于梁单元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带空心轴和带实心轴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开展了临界转速和振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转子宜选用空心轴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带空心轴的转子不平衡响应对特征位置上的不平衡量的敏感程度分析,为高速动平衡试验的平衡面选择提供了依据;最后,完成了带空心轴模拟转子在全转速范围内的动力特性试验和工作转速下的高速动平衡试验。转子平稳越过两阶弯曲临界转速并安全运行至工作转速,验证了转子采用空心轴结构以及动力学设计的合理性;与试验结果比较,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误差不大于4.08%,很好地反映了转子的动力特性;高速动平衡后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挠度大幅降低,不低于33.33%;研究成果为真实低压转子的结构、动力学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高速转子 力学分析 有限元 高速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长式蛇形臂结构设计及运动学与静力学分析
14
作者 赵宇辰 蒋周翔 +2 位作者 刘瑞 曹磊 宋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针对现有蛇形机械臂整机体积过大、臂体装配及维护难度较大、收纳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可生长式绳驱蛇形机械臂。该机械臂采用内外臂体分离的设计方式,将装配过程拆分为骨骼伸出和骨骼外壳连接2个核心步骤,从而简化装配流程,降低机... 针对现有蛇形机械臂整机体积过大、臂体装配及维护难度较大、收纳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可生长式绳驱蛇形机械臂。该机械臂采用内外臂体分离的设计方式,将装配过程拆分为骨骼伸出和骨骼外壳连接2个核心步骤,从而简化装配流程,降低机械臂维护难度。针对机械臂整机体积过大问题,分别对骨骼与外壳进行可生长式设计,解决了蛇形机械臂体积较大及收纳困难的问题,并降低了后续运动耦合问题的计算量。此外,基于新型机械结构的特点,建立“驱动装置-关节角度-末端位姿”之间的多级映射关系,并推导相应运动学方程。利用仿真软件对蛇形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建模,对蛇形机械臂的工作空间进行仿真实验分析。最后,通过静力学仿真对根部关节进行强度校核,验证了结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械臂 可生长式设计 运动学分析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图理论的辛普森轮系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李云飞 孙伟 孔建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针对目前辛普森行星齿轮动态性能分析较为困难的问题,运用了一种基本回路法对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原理推导出各档位传动比,并通过分析某辛普森行星轮系各档位功率流向图,用功率键合图这一理论建立起了该行星... 针对目前辛普森行星齿轮动态性能分析较为困难的问题,运用了一种基本回路法对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相对运动原理推导出各档位传动比,并通过分析某辛普森行星轮系各档位功率流向图,用功率键合图这一理论建立起了该行星轮系各档位的键合图仿真模型,在20-sim里对该轮系各档位的键合图模型分别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输出转速曲线图,并就齿轮传动的重要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该仿真结果证明了键合图理论应用在行星轮系中的有效性,它为辛普森行星齿轮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普森行星齿轮 键合图理论 力学分析 20-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玄武岩复合材料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箱力学分析
16
作者 丁健 龚伟 +3 位作者 李连顺 王健 汪萍 马兴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目的以玄武岩复合材料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箱新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玄武岩复合材料性能,参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容器钢箱》(EJ1076—2014)的相关标准要求,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完成了玄武岩复合材料... 目的以玄武岩复合材料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箱新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玄武岩复合材料性能,参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容器钢箱》(EJ1076—2014)的相关标准要求,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完成了玄武岩复合材料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箱的结构设计,并根据EJ 1076—2014等标准规则,对其进行了力学计算校核。结果以FB-Ⅲ型固体废物箱为例,其由Q235B的钢结构框架和厚度4.5 mm的玄武岩复合材料箱面组成,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静力学和显示动力学模块,对此结构的玄武岩复合材料废物箱进行了堆码、顶部起吊、叉举、跌落等力学仿真分析,所得到的力学结果均小于EJ 1076—2014要求的限值。结论玄武岩复合材料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箱新产品的结构设计满足设计要求,其力学评定符合EJ 1076—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固体废物 玄武岩复合材料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汽车传动轴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诗悦 吴彬 连碧华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158-160,198,共4页
【目的】传动轴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目前汽车传动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弯曲变形十分明显。汽车的传动轴转速较高、支承少,不仅可以传递动能,而且可以改变传动轴线的方向,在汽车驱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文... 【目的】传动轴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目前汽车传动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弯曲变形十分明显。汽车的传动轴转速较高、支承少,不仅可以传递动能,而且可以改变传动轴线的方向,在汽车驱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文章通过三维绘图软件绘制传动轴的三维模型,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传动轴的受力位置、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传动轴进行有限元仿真,求出极限状态下的等效应力和总变形量。【结果】传动轴最容易失效的截面发生在轴中间处,在之后的传动轴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此处的变形和位移,为汽车传动轴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结论】该研究为减少汽车传动轴受力变形提供了思路,对汽车传动轴设计与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轴 有限元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前下防护力学分析与多目标拓扑优化研究
18
作者 陈俊杰 刘昊 王迅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前下防护是商用车被动安全的关键部件,在保证驾乘人员和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是提高整车轻量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运用莫尔积分公式、力学分析等,初步设计出一种圆角矩形截面的商用车前下防护主梁,建立了涵盖3个刚度优化子... 前下防护是商用车被动安全的关键部件,在保证驾乘人员和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是提高整车轻量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运用莫尔积分公式、力学分析等,初步设计出一种圆角矩形截面的商用车前下防护主梁,建立了涵盖3个刚度优化子目标和前6阶固有频率优化子目标的综合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优化子目标的权重系数,开展多目标拓扑优化并进行生产工艺可行性改进,最终得到了一种厚度为2.1 mm的新型异形截面前下防护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挠度符合设计约束的前提下,主梁质量减小了4.1%,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多目标拓扑优化结构的正确性,对薄壁类零件而言已达到轻量化设计目标,且提出的优化方法兼具了下防护结构、刚度优化与固有频率提升。研究结果为薄壁类零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下防护 力学分析 多目标优化 拓扑优化 商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处理钽铌矿的低碱钠化-还原焙烧新工艺的热力学分析
19
作者 朱媛媛 江燕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9,共5页
针对高硅高铁难处理钽铌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碱钠化-还原焙烧工艺,并对其中的钠化剂热分解与还原反应、钽铌铝硅等钠化反应以及铁钽铌氧化物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以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264~1546 K焙烧温度范围内... 针对高硅高铁难处理钽铌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碱钠化-还原焙烧工艺,并对其中的钠化剂热分解与还原反应、钽铌铝硅等钠化反应以及铁钽铌氧化物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以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264~1546 K焙烧温度范围内,通过加入钠化剂和还原剂,钽铌矿中铁氧化物可还原成Fe单质通过磁选去除,Si、Al、W、Sb等杂质可大部分生成可溶性盐被水溶出留在磁选尾水中,而钽和铌不与钠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在磁选渣中得到富集。本研究为钽铌的清洁高效冶炼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铌矿 低碱钠化 还原 焙烧 力学分析 清洁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微耕机的结构设计与静力学分析
20
作者 唐健华 《河北农机》 2025年第7期7-9,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微耕机凭借体积小、功耗低、灵活性强且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等优势,成为农村应用最为广泛的耕整地机械。为深入探究,本文基于收集整理的微耕机在不同土质下的工作数据,通过理论探讨,详细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微耕机凭借体积小、功耗低、灵活性强且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等优势,成为农村应用最为广泛的耕整地机械。为深入探究,本文基于收集整理的微耕机在不同土质下的工作数据,通过理论探讨,详细分析了一种小型微耕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参数的选取。重点介绍了小型微耕机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此外,利用simulation软件对旋耕刀开展静力学分析,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旨在为小型微耕机的优化与推广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功能优化,为小规模农田、果园、大棚等场景提供高效、灵活、经济且安全的耕作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微耕机 结构设计 旋耕刀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