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
40
1
作者
田明伟
李增庆
+3 位作者
卢韵静
朱士凤
张宪胜
曲丽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76,共7页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制、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制、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体征检测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一维纤维状传感器和二维织物传感器因其结构可变化性、组合可设计性等特点成为主要的纺织基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具有理想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等特性。高导电性、高弹性及回复性、高灵敏性和耐久性是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基柔性
力学传感器
电阻式
传感器
电容式
传感器
人体运动检测
生命体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纤维基力学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乘风
马雨萱
+3 位作者
王意淼
王航
曲丽君
田明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8,共12页
文章旨在对纳米纤维传感器在柔性力学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其次,重点讨论了纳米柔性纤维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并探讨...
文章旨在对纳米纤维传感器在柔性力学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其次,重点讨论了纳米柔性纤维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并探讨了改性纳米纤维的电学性能和力学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纳米纤维在力学传感器中的作用机制,明确了纳米纤维在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力学支撑、快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随后,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纳米纤维基力学传感器在医疗诊断、运动监测、人机交互、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为柔性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最后,对纳米柔性纤维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纳米纤维
智能可穿戴
纤维改性
运动监测
医疗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纳米管拉曼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任桂知
邓李慧
+1 位作者
陈淙洁
吴琪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69-73,共5页
碳纳米管因其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应力敏感性而被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作为拉曼力学传感器。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碳纳米管及其聚集体对应力的不同响应,另外着重综述了碳纳米管拉曼传感器在检测基体受力情况以及在纤维增强材料界面性能方面的应...
碳纳米管因其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应力敏感性而被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作为拉曼力学传感器。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碳纳米管及其聚集体对应力的不同响应,另外着重综述了碳纳米管拉曼传感器在检测基体受力情况以及在纤维增强材料界面性能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对于应力传感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拉曼光谱
力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田光颢
周宏伟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1-239,共19页
为探究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构和组成对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关键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Ecoflex硅胶和聚氨酯(PU)为柔性基体的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综述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不同导电弹性体复...
为探究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构和组成对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关键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Ecoflex硅胶和聚氨酯(PU)为柔性基体的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综述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不同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介绍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电阻式、电容式和静电式柔性力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导电复合材料
力学传感器
柔性电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志伟
黄继伟
凌新龙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随着近年来各领域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以纺织材料作为传感载体的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常用材料、制作方法、结构设计的总结分析,以及国内外相关...
随着近年来各领域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以纺织材料作为传感载体的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常用材料、制作方法、结构设计的总结分析,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综述了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和多功能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基柔性
力学传感器
电阻式
传感器
电容式
传感器
压电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制备策略综述
6
作者
刘洋
赵国旭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7-220,共24页
为考察可穿戴力学传感器难以兼容大范围响应和高灵敏度等技术难题,文中结合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金字塔、柱状和裂缝等不同类型,分别从非规则表面微结构、规则表面微结构和内部微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系统归纳总结激光刻蚀...
为考察可穿戴力学传感器难以兼容大范围响应和高灵敏度等技术难题,文中结合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金字塔、柱状和裂缝等不同类型,分别从非规则表面微结构、规则表面微结构和内部微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系统归纳总结激光刻蚀法、静电纺丝法、阳极氧化法、加热收缩法、预拉伸法等微结构的制备策略,为以微结构为基础设计的可穿戴力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器件
力学传感器
非规则表面微结构
内部微结构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劣环境力学参量传感器优化设计专栏
7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力学参量是装备试验过程对性能指标表征的重要参量,受限于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常规力学传感器件面临着“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好”的技术挑战,因此,恶劣环境下力学参量的获取一直是装备试验的难题。随着材料、半导体、微纳加工...
力学参量是装备试验过程对性能指标表征的重要参量,受限于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常规力学传感器件面临着“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好”的技术挑战,因此,恶劣环境下力学参量的获取一直是装备试验的难题。随着材料、半导体、微纳加工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的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面向恶劣环境的力学参量传感器,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低成本、绿色低碳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传感器
技术
测不准
装备试验
微纳加工技术
力学
参量
重要参量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彭述成
温志渝
+2 位作者
温中泉
潘银松
李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292-294,301,共4页
论述了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拟合出悬臂梁的长宽厚与质量块最大位移量的关系曲线和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以及质量块受迫振动的谐响应曲线。
关键词
真空微电子
加速度
传感器
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场致发射
力学
量
传感器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9
作者
张琰朕
刘洋
+3 位作者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摩手法测量手套测量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参数,量化疏筋时力的大小、频率及力学曲线图和整复时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及力学曲线图,比较患侧和对侧手法操作的差异性。结果:疏筋手法实施中风池穴部位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9.82±2.02)N、(116.83±14.49)次/分,对侧分别为(13.87±2.19)N、(188.89±16.03)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盆穴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4.44±3.27)N、(139.06±28.47)次/分,对侧为(9.41±1.38)N、(142.50±28.47)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复手法实施中患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分别为(14.16±5.98)N、(11.56±6.63)N、(0.14±0.03)s,对侧分别为(8.94±3.39)N、(8.30±4.64)N、(0.18±0.04)s;两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整复手法针对患侧施以轻巧的疏筋力即可恢复颈椎间的力学平衡,加强寰枢关节紊乱的恢复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施以轻巧的旋扳力便能够使得寰枢椎齿状突回位,体现了手法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筋整复手法
寰枢关节紊乱症
力学传感器
生物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孙延博
贾奥男
+2 位作者
虞自飞
方厚招
顾桂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为精确获取卫星发射主动段星箭界面的加速度与界面力,设计了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振动监测单元、振动传感器及应变片组成,其中,振动监测单元设计有3种工作模式——主动段测量模式、在轨振动数据分析模式及振动数据传输模...
为精确获取卫星发射主动段星箭界面的加速度与界面力,设计了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振动监测单元、振动传感器及应变片组成,其中,振动监测单元设计有3种工作模式——主动段测量模式、在轨振动数据分析模式及振动数据传输模式,采用基于应变的星箭界面动态载荷识别技术,具备6路振动力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24路应变数据采集能力。地面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的振动测量精度达到10%,应变测量与LMS(LabVIEW Measurement Studio)系统应变采集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不超过4%。实际搭载中获得的星上主动段力学环境测量结果可为优化卫星分析模型和完善卫星地面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条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卫星的后续研发与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主动段
星箭连接环
力学
环境
力学传感器
振动测量
应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敏传感器及其实用电路(二)
11
作者
张福学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31,共5页
六、前置放大器电路 1.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能够产生跟压电元件上施加的加速度成比例的电荷,可认为压电元件是跟电容器并联连接的高电阻器,图1示出等效电路。这种加速度传感器是电容性的,其输出阻抗非常高,而输出电压通常是低...
六、前置放大器电路 1.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能够产生跟压电元件上施加的加速度成比例的电荷,可认为压电元件是跟电容器并联连接的高电阻器,图1示出等效电路。这种加速度传感器是电容性的,其输出阻抗非常高,而输出电压通常是低电平。因此,前置放大器应具备的功能,一是跟检测器的阻抗匹配,二是将传感器的微小输出信号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敏
传感器
电路
力学
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电路构建与工作原理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露红
黄娴
+1 位作者
丛启霞
丛洪莲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第3期74-79,共6页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可与服装材料集成形成智能服装,是智能服装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运动健身等领域,其中传感电路的构建对提高其传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进行分类,并以...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可与服装材料集成形成智能服装,是智能服装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运动健身等领域,其中传感电路的构建对提高其传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传感电路。其次按照构建的电路形态,将传感器分为二维柔性传感器和三维柔性传感器,主要制备方法有织入法和涂覆法。织入法一般选用纬平针、罗纹等简单组织,结合弹性纱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应变感应范围。最后对针织柔性传感器与智能服装结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结构
柔性
力学传感器
传感电路
构建形态
织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壁面附近空泡溃灭研究
被引量:
9
13
作者
赵瑞
梁忠诚
+2 位作者
徐荣青
陆建
倪晓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光偏转原理的力学传感器及压电陶瓷探针式水听器PZT,对激光诱导的空泡在固壁面附近溃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空泡溃灭将依次产生射流和声脉冲,且射流产生时刻早于空泡溃灭时刻;空泡溃灭过程中...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光偏转原理的力学传感器及压电陶瓷探针式水听器PZT,对激光诱导的空泡在固壁面附近溃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空泡溃灭将依次产生射流和声脉冲,且射流产生时刻早于空泡溃灭时刻;空泡溃灭过程中泡能转换为声能的比例随脉动次数增加而增大;比较实验所得的声脉冲信号和射流信号,得到了声脉冲是空泡第二次溃灭过程中主要衰减方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声脉冲
射流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力平衡法测量大气压强
被引量:
3
14
作者
钟寿仙
杨自强
+3 位作者
任团结
夏亚康
胡家晨
林春丹
《物理实验》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依据力平衡法原理,重新构思、设计了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及装置,力学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大气压强测量中的关键物理量的测量精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大气压强的巧妙测量.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注射器
压强
体积
力平衡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极化对FBAR应力负载效应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大鹏
高杨
+1 位作者
王宇航
文数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力学传感器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尚不明确。电极化效应可能是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之一。为了研究电极化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电极化效应的解析模型。首先根据在理想FBAR...
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力学传感器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尚不明确。电极化效应可能是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之一。为了研究电极化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电极化效应的解析模型。首先根据在理想FBAR中并联谐振频率与纵波声速的关系,推导出并联谐振频率关于压电层材料参数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直流电压主要对FBAR的弹性常数和厚度的影响,推导出并联谐振频率与直流电压的关系;最后利用压电效应,得到了力载荷与并联谐振频率的关系。代入数值计算得到并联谐振频率的相对偏移量为+1.003%@400V,对比测试结果,并联谐振频率的相对偏移量为+0.90%@400V,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计算了力载荷为1mN时,电极化效应导致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约为0.5kHz。对比实验测得的应力负载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偏移量最低约为262kHz,证明了在应力负载效应中,电极化效应对谐振频率偏移的影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力学传感器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应力负载效应
电极化效应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
被引量:
4
16
作者
丁艺聪
季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力学传感器、材料应力分析、建筑物安全、地震及火山爆发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及其发光机制、研究现状和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力致发光
力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靠泊过程撞击力测试系统开发
被引量:
1
17
作者
吉顺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178,共4页
大型船舶由于吨位重,靠泊过程的惯性大,再叠加风浪等附加载荷,对码头或者海上作业平台框架的冲击作用非常大,尤其海上作业平台的框架往往采用钢结构焊接,一旦船舶靠泊的冲击作用超过框架的承载能力后,框架很容易发生极限下的破坏,造成...
大型船舶由于吨位重,靠泊过程的惯性大,再叠加风浪等附加载荷,对码头或者海上作业平台框架的冲击作用非常大,尤其海上作业平台的框架往往采用钢结构焊接,一旦船舶靠泊的冲击作用超过框架的承载能力后,框架很容易发生极限下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船舶靠泊过程的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分析,结合力学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开发一种船舶靠泊过程的撞击力测试系统,介绍测试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并进行了实际船舶靠泊过程的撞击力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靠泊
动
力学
模型
测试系统
力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8
《汽车电器》
2023年第12期I0004-I0004,共1页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松山湖园区,是一家专注于运动及力传感控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智能自动化运动及力矩控制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团队是由...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松山湖园区,是一家专注于运动及力传感控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智能自动化运动及力矩控制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团队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博士带领,专业从事高精密力学传感器及运动控制的研究。公司主要产品有力矩传感器、伺服压力机、电机加载测试设备及自动化智能装备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医疗、军工等电机装备及测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化
力学传感器
智能自动化
力矩
传感器
技术团队
力矩控制
测试设备
自动化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
40
1
作者
田明伟
李增庆
卢韵静
朱士凤
张宪胜
曲丽君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2141
51306095)
+2 种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7KA03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887
2015T80697)
文摘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制、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体征检测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一维纤维状传感器和二维织物传感器因其结构可变化性、组合可设计性等特点成为主要的纺织基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具有理想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等特性。高导电性、高弹性及回复性、高灵敏性和耐久性是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纺织基柔性
力学传感器
电阻式
传感器
电容式
传感器
人体运动检测
生命体征检测
Keywords
textile-based flexible mechanical sensor
piezoresistive sensor
capacitive sensors
humanactivity monitoring
personal healthcare monitoring
分类号
TH145.2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P21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纤维基力学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乘风
马雨萱
王意淼
王航
曲丽君
田明伟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山东省特型非织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0817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E074)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020KJA013)。
文摘
文章旨在对纳米纤维传感器在柔性力学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其次,重点讨论了纳米柔性纤维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并探讨了改性纳米纤维的电学性能和力学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了纳米纤维在力学传感器中的作用机制,明确了纳米纤维在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力学支撑、快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随后,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纳米纤维基力学传感器在医疗诊断、运动监测、人机交互、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为柔性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最后,对纳米柔性纤维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纳米纤维
智能可穿戴
纤维改性
运动监测
医疗诊断
Keywords
mechanical sensor
nanofibers
smart wearable
fiber modification
motion monitoring
medical diagnosis
分类号
TP21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Q342.8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纳米管拉曼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任桂知
邓李慧
陈淙洁
吴琪琳
机构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69-7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3300)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1)
文摘
碳纳米管因其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应力敏感性而被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作为拉曼力学传感器。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碳纳米管及其聚集体对应力的不同响应,另外着重综述了碳纳米管拉曼传感器在检测基体受力情况以及在纤维增强材料界面性能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对于应力传感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拉曼光谱
力学传感器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s, Raman spectra, strain sensor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田光颢
周宏伟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1-239,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603164)。
文摘
为探究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构和组成对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关键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Ecoflex硅胶和聚氨酯(PU)为柔性基体的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综述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不同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介绍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电阻式、电容式和静电式柔性力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弹性体
导电复合材料
力学传感器
柔性电子材料
Keywords
conductive elastomers
wearable
mechanical sensors
flexible electronic material
分类号
TB38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志伟
黄继伟
凌新龙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广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7z07)。
文摘
随着近年来各领域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以纺织材料作为传感载体的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常用材料、制作方法、结构设计的总结分析,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综述了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和多功能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前景。
关键词
纺织基柔性
力学传感器
电阻式
传感器
电容式
传感器
压电式
传感器
Keywords
textile-based
flexible
mechanical sensor
resistive sensor
capacitive sensors
piezoelectric sensor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制备策略综述
6
作者
刘洋
赵国旭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7-220,共2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904143)。
文摘
为考察可穿戴力学传感器难以兼容大范围响应和高灵敏度等技术难题,文中结合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金字塔、柱状和裂缝等不同类型,分别从非规则表面微结构、规则表面微结构和内部微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系统归纳总结激光刻蚀法、静电纺丝法、阳极氧化法、加热收缩法、预拉伸法等微结构的制备策略,为以微结构为基础设计的可穿戴力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可穿戴器件
力学传感器
非规则表面微结构
内部微结构
健康监测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s
mechanical sensors
irregular surface microstructures
internal microstructures
health monitoring
分类号
TB38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3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劣环境力学参量传感器优化设计专栏
7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文摘
力学参量是装备试验过程对性能指标表征的重要参量,受限于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常规力学传感器件面临着“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好”的技术挑战,因此,恶劣环境下力学参量的获取一直是装备试验的难题。随着材料、半导体、微纳加工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的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面向恶劣环境的力学参量传感器,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低成本、绿色低碳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传感器
技术
测不准
装备试验
微纳加工技术
力学
参量
重要参量
绿色低碳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彭述成
温志渝
温中泉
潘银松
李霞
机构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系统实验室
出处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292-294,301,共4页
基金
"8 63"计划MEMS重大专项资助 (2 0 0 2AA 2 A16)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资助 (0 2 16)
文摘
论述了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拟合出悬臂梁的长宽厚与质量块最大位移量的关系曲线和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以及质量块受迫振动的谐响应曲线。
关键词
真空微电子
加速度
传感器
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场致发射
力学
量
传感器
工作原理
Keywords
vacuum microelectronic
acceleration sens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eld emission
分类号
TP21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9
作者
张琰朕
刘洋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71-57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生物力学参数的量效关系。方法: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27(25.50±1.10)岁;颈椎CT示齿状突右侧偏歪16例,左侧偏歪2例。采用穿戴式按摩手法测量手套测量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参数,量化疏筋时力的大小、频率及力学曲线图和整复时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及力学曲线图,比较患侧和对侧手法操作的差异性。结果:疏筋手法实施中风池穴部位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9.82±2.02)N、(116.83±14.49)次/分,对侧分别为(13.87±2.19)N、(188.89±16.03)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盆穴患侧最大作用力、频率为(14.44±3.27)N、(139.06±28.47)次/分,对侧为(9.41±1.38)N、(142.50±28.47)次/分;两侧最大作用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复手法实施中患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分别为(14.16±5.98)N、(11.56±6.63)N、(0.14±0.03)s,对侧分别为(8.94±3.39)N、(8.30±4.64)N、(0.18±0.04)s;两侧启动力、扳动力、扳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筋整复手法针对患侧施以轻巧的疏筋力即可恢复颈椎间的力学平衡,加强寰枢关节紊乱的恢复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施以轻巧的旋扳力便能够使得寰枢椎齿状突回位,体现了手法安全性高的特点。
关键词
疏筋整复手法
寰枢关节紊乱症
力学传感器
生物
力学
Keywords
Sinew dredging and reduction manipulation
Atlantoaxial joint disorder
Mechanical transducers
Biomechanics
分类号
R274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孙延博
贾奥男
虞自飞
方厚招
顾桂华
机构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A0708904)。
文摘
为精确获取卫星发射主动段星箭界面的加速度与界面力,设计了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振动监测单元、振动传感器及应变片组成,其中,振动监测单元设计有3种工作模式——主动段测量模式、在轨振动数据分析模式及振动数据传输模式,采用基于应变的星箭界面动态载荷识别技术,具备6路振动力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24路应变数据采集能力。地面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的振动测量精度达到10%,应变测量与LMS(LabVIEW Measurement Studio)系统应变采集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不超过4%。实际搭载中获得的星上主动段力学环境测量结果可为优化卫星分析模型和完善卫星地面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条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卫星的后续研发与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卫星主动段
星箭连接环
力学
环境
力学传感器
振动测量
应变测量
Keywords
satellite powered-flight phase
satellite-rocket connection ring
mechanical environment
mechanical sensor
vibration measurement
strain measurement
分类号
V417.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416.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敏传感器及其实用电路(二)
11
作者
张福学
机构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摘
六、前置放大器电路 1.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能够产生跟压电元件上施加的加速度成比例的电荷,可认为压电元件是跟电容器并联连接的高电阻器,图1示出等效电路。这种加速度传感器是电容性的,其输出阻抗非常高,而输出电压通常是低电平。因此,前置放大器应具备的功能,一是跟检测器的阻抗匹配,二是将传感器的微小输出信号放大。
关键词
声敏
传感器
电路
力学
量
传感器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电路构建与工作原理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露红
黄娴
丛启霞
丛洪莲
机构
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太平针织有限公司
出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第3期74-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150)
无锡市针织科技服务平台(WX03-07D0304-021700-06)。
文摘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可与服装材料集成形成智能服装,是智能服装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运动健身等领域,其中传感电路的构建对提高其传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针织柔性力学传感器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传感电路。其次按照构建的电路形态,将传感器分为二维柔性传感器和三维柔性传感器,主要制备方法有织入法和涂覆法。织入法一般选用纬平针、罗纹等简单组织,结合弹性纱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应变感应范围。最后对针织柔性传感器与智能服装结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针织结构
柔性
力学传感器
传感电路
构建形态
织入法
Keywords
knitting structure
flexible mechanical sensor
sensor circuit
construction form weaving method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壁面附近空泡溃灭研究
被引量:
9
13
作者
赵瑞
梁忠诚
徐荣青
陆建
倪晓武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微流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8015
60778007
+2 种基金
60878037)
南京邮电大学攀登计划(NY206076
NY207030)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光偏转原理的力学传感器及压电陶瓷探针式水听器PZT,对激光诱导的空泡在固壁面附近溃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空泡溃灭将依次产生射流和声脉冲,且射流产生时刻早于空泡溃灭时刻;空泡溃灭过程中泡能转换为声能的比例随脉动次数增加而增大;比较实验所得的声脉冲信号和射流信号,得到了声脉冲是空泡第二次溃灭过程中主要衰减方式的结论。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声脉冲
射流
激光
Keywords
force sensor
acoustic transient
liquid-jet
laser
分类号
TN24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平衡法测量大气压强
被引量:
3
14
作者
钟寿仙
杨自强
任团结
夏亚康
胡家晨
林春丹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实验》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重大教改项目(No.2012zdjgxm0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0重点教改项目(No.2010jgxm075)
文摘
依据力平衡法原理,重新构思、设计了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及装置,力学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大气压强测量中的关键物理量的测量精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大气压强的巧妙测量.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注射器
压强
体积
力平衡
最小二乘法
Keywords
mechanical sensor
injector
pressure
volume
force balance
least square method
分类号
O414.11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极化对FBAR应力负载效应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大鹏
高杨
王宇航
文数文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重庆大学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4131)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6KF-02)
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4ZXTK01)
文摘
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力学传感器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尚不明确。电极化效应可能是应力负载效应的敏感机理之一。为了研究电极化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电极化效应的解析模型。首先根据在理想FBAR中并联谐振频率与纵波声速的关系,推导出并联谐振频率关于压电层材料参数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直流电压主要对FBAR的弹性常数和厚度的影响,推导出并联谐振频率与直流电压的关系;最后利用压电效应,得到了力载荷与并联谐振频率的关系。代入数值计算得到并联谐振频率的相对偏移量为+1.003%@400V,对比测试结果,并联谐振频率的相对偏移量为+0.90%@400V,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计算了力载荷为1mN时,电极化效应导致谐振频率的偏移量约为0.5kHz。对比实验测得的应力负载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偏移量最低约为262kHz,证明了在应力负载效应中,电极化效应对谐振频率偏移的影响可忽略。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力学传感器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应力负载效应
电极化效应
解析模型
Keywords
MEMS
mechanical sensor
thin film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tor
stress-loading effect
charge polarization effect
analytical model
分类号
TN3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P21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
被引量:
4
16
作者
丁艺聪
季振国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2025)
文摘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力学传感器、材料应力分析、建筑物安全、地震及火山爆发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及其发光机制、研究现状和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力致发光
力学传感器
Keywords
long persistent materials
mechanoluminescence
impact force sensors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靠泊过程撞击力测试系统开发
被引量:
1
17
作者
吉顺莉
机构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文摘
大型船舶由于吨位重,靠泊过程的惯性大,再叠加风浪等附加载荷,对码头或者海上作业平台框架的冲击作用非常大,尤其海上作业平台的框架往往采用钢结构焊接,一旦船舶靠泊的冲击作用超过框架的承载能力后,框架很容易发生极限下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船舶靠泊过程的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分析,结合力学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开发一种船舶靠泊过程的撞击力测试系统,介绍测试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并进行了实际船舶靠泊过程的撞击力测试。
关键词
靠泊
动
力学
模型
测试系统
力学传感器
Keywords
berthing
dynamic model
test system
mechanical sensor
分类号
U661.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8
出处
《汽车电器》
2023年第12期I0004-I0004,共1页
文摘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松山湖园区,是一家专注于运动及力传感控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智能自动化运动及力矩控制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团队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博士带领,专业从事高精密力学传感器及运动控制的研究。公司主要产品有力矩传感器、伺服压力机、电机加载测试设备及自动化智能装备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医疗、军工等电机装备及测试领域。
关键词
定制化
力学传感器
智能自动化
力矩
传感器
技术团队
力矩控制
测试设备
自动化科技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田明伟
李增庆
卢韵静
朱士凤
张宪胜
曲丽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纤维基力学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乘风
马雨萱
王意淼
王航
曲丽君
田明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纳米管拉曼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任桂知
邓李慧
陈淙洁
吴琪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田光颢
周宏伟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王志伟
黄继伟
凌新龙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可穿戴力学传感器微结构的制备策略综述
刘洋
赵国旭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恶劣环境力学参量传感器优化设计专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彭述成
温志渝
温中泉
潘银松
李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的力学量化研究
张琰朕
刘洋
李锐
杨灿
胡滟琦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卫星主动段力学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孙延博
贾奥男
虞自飞
方厚招
顾桂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声敏传感器及其实用电路(二)
张福学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针织柔性力学传感电路构建与工作原理
李露红
黄娴
丛启霞
丛洪莲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固壁面附近空泡溃灭研究
赵瑞
梁忠诚
徐荣青
陆建
倪晓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力平衡法测量大气压强
钟寿仙
杨自强
任团结
夏亚康
胡家晨
林春丹
《物理实验》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电极化对FBAR应力负载效应影响的分析
张大鹏
高杨
王宇航
文数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
丁艺聪
季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船舶靠泊过程撞击力测试系统开发
吉顺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东莞麦珂威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器》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