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副猪嗜血杆菌12型H31菌株发酵培养基组分的研究
1
作者 赖小婷 吴崟沣 +2 位作者 任晓敏 洪健渠 严芬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38-3846,共9页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副猪嗜血杆菌(Haemo philus parasuis,Hps)12型H3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以提高活菌数,降低Hps12型H31菌株发酵生产疫苗的成本,为工业化生产Hps疫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牛血清、酵母提取物、...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副猪嗜血杆菌(Haemo philus parasuis,Hps)12型H3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以提高活菌数,降低Hps12型H31菌株发酵生产疫苗的成本,为工业化生产Hps疫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牛血清、酵母提取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硫酸镁(MgSO_(4))4种培养基成分对Hps12型H31菌株活菌数的影响,确定各因素最佳水平范围后,选取合适水平进行BBD(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对牛血清、酵母提取物、NAD、MgSO_(4)4种培养基成分进行不同组合,系统优化培养基中4种组分的添加量。利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建立活菌数与各组分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各组分对活菌数的影响程度。【结果】单因子优化显示,活菌数较大时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添加量区间范围分别为:牛血清8%~10%、酵母提取物0.4%~0.6%、NAD0.05%~0.1%、MgSO_(4)0.3~0.5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响应面优化,经优化后Hps12型H31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牛血清浓度为9.91%,MgSO_(4)浓度为0.21g/L,酵母提取物浓度为0.59%,NAD浓度为0.09%。与初始培养基成分相比,该菌株经优化后的活菌数从1.2×10^(8)CFU/m L提高到3.0×10^(9)CFU/m L,提升了24倍。【结论】本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Hps12型H31菌株发酵培养基,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提高Hps的活菌数,为工业化生产Hps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12型h31菌株 响应面法 发酵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