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也谈汉语的副名结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冯雪梅
-
机构
嘉悦大学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
文摘
副名结构(程度副词+名词)作为目前汉语中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有条件限制的。一般来说,那些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和具有性状义的名词比较容易进入该结构,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是词义之间的组合。副名结构以其简洁、生动、幽默、含蓄等独特的语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
-
关键词
副名结构
组合条件
名词的性状义
语用价值
-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现代汉语的“副名”结构及其名词释义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周阿根
-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5-98,117,共5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副名”结构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 ,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对“副名”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形成原因、形成条件以及“副名”结构中名词的释义等问题的研究 ,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新任务。
-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名词
释义
副名结构
-
Keywords
morden Chinese
structure of 'ad.+n.'
definition
-
分类号
H13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名词性状因子的构成与“副+名”框架提取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杨海明
李振中
-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网络中心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4年第2期62-72,共11页
-
基金
重庆市十五规划资助项目(项目号2001-YYG-04)
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项目号FHBD11566)的子项目“母语习得研究”
-
文摘
本文拟以网络与期刊文本为基础,把进入“副+名”框架的名词分为指人名词、物质名词、处所名词、抽象名词四类,分析“副+名”框架提取四类名词性状因子的背景和认知动因。最后,本文认为“副+名”结构形成是经济动因的驱使,传信者提供何种背景,受信者定向提取名词的何种性状因子由象似动因驱使,故“副+名”框架的确立与性状因子的提取是经济动因与象似动因竞争与避让的结果。
-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汉语
语法
名词
-
Keywords
adverb+noun
adjectival feature
economy
resemblance factor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语法的“副+名”和修辞的“副+名”
被引量:21
- 4
-
-
作者
邵桂珍
-
机构
暨南大学教务处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71-77,共7页
-
文摘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已经发生临时的转化 ;语法的“副 +名”意义具有明确性、单一性 ,修辞的“副 +名”意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语法的“副 +名”和修辞的“副 +名”
-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副+名'结构
汉语
语形结构
-
Keywords
grammar
rhetoric
“adv.+n” structure adverb
noun
adverb decorating noun (or noun phrase)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H15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