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像理论与《棒!少年》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2,共4页
纪录电影《棒!少年》延续了导演许慧晶对社会边缘人士的关注。个性迥异的两位少年小双和马虎是影片叙事的中心人物。从初到棒球队适应集体生活到个人性格缺陷暴露,问题集中爆发再到探访原生家庭,直至最后个人性格的慢慢转变,两位少年的... 纪录电影《棒!少年》延续了导演许慧晶对社会边缘人士的关注。个性迥异的两位少年小双和马虎是影片叙事的中心人物。从初到棒球队适应集体生活到个人性格缺陷暴露,问题集中爆发再到探访原生家庭,直至最后个人性格的慢慢转变,两位少年的个人经历浓缩了贫困地区孩子的痛苦经历和前路的发展问题。导演团队用电影眼睛记录、用电影技术叙事、用人文关怀架起桥梁,触发观众的共鸣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摄影技术 剪辑特征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