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剪切硬化的砂土临界状态本构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徐舜华 郑刚 徐光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3-958,共6页
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剑桥类砂土本构模型,适用于单调静力荷载,加入了剪切硬化、依赖状态的剪胀的概念。屈服面采用倒子弹头型,硬化规律不是采用剑桥模型的体变硬化,而是借鉴Hashiguchi次加载面模型的思想,推导出与Norsan... 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剑桥类砂土本构模型,适用于单调静力荷载,加入了剪切硬化、依赖状态的剪胀的概念。屈服面采用倒子弹头型,硬化规律不是采用剑桥模型的体变硬化,而是借鉴Hashiguchi次加载面模型的思想,推导出与Norsand砂模型相同的增量形式的塑性剪应变硬化表达式。流动法则采用加入状态参数概念的修正的Rowe应力剪胀关系,该模型能考虑砂土变形特性对密度和固结压力的双重依赖型,只用一组材料参数就能模拟不同密度和固结压力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可反映材料的软化。通过与常规三轴试验、等p路径三轴试验等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 临界状态 弹塑性本构模型 状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砂土本构模型
2
作者 耿潇威 陈成 +4 位作者 孙中华 黎伟 王勇 徐梦冰 余颂 《岩土力学》 2025年第10期3175-3186,共12页
砂土组构各向异性显著影响其力学变形特性。为准确描述这一特性,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和广义位势理论,提出了考虑砂土组构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首先,在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峰值偏应力这一变量,以模拟密实砂土的软化现象以... 砂土组构各向异性显著影响其力学变形特性。为准确描述这一特性,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和广义位势理论,提出了考虑砂土组构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首先,在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峰值偏应力这一变量,以模拟密实砂土的软化现象以及松散砂土的硬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将传统的状态参数替换为可以描述砂土组构演化特征的剪胀状态参数,并在主空间内建立了考虑砂土组构各向异性的应力-应变关系;随后,基于广义位势理论,采用考虑拟弹性塑性变形的建模方法,将主空间内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广至一般空间,进而建立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砂土本构模型;最后,利用这一模型对Toyoura砂排水三轴压缩、不排水三轴压缩与拉伸以及空心圆柱扭剪试验进行了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模型包含13个材料常数,可通过一组参数较准确地描述较大应力水平和密实度范围内砂土的力学特性,还可以再现砂土的组构各向异性对其力学响应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组构 各向异性 剪胀状态参数 广义位势理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