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井塔剪力滞后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启坤 关健 +1 位作者 刘书贤 麻凤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6-72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矿井井塔剪力滞后效应的实际作用与影响,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井塔的实际框筒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角柱截面的变化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很小,当角柱截面面积与其他柱的截面面积比在1.185~1.850范围内... 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矿井井塔剪力滞后效应的实际作用与影响,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井塔的实际框筒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角柱截面的变化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很小,当角柱截面面积与其他柱的截面面积比在1.185~1.850范围内变化时对剪力滞后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梁柱刚度比的减小使得剪力滞后效应变得严重;结构长宽比L/B越大,剪力滞后效应越显著,在设计框筒结构的长宽比时,应尽量选择将结构布置成为长宽比L/B等于1.0或接近于1.0的设计方案,以减小剪力滞后现象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增强结构的整体性;随着结构开洞率的减小,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减少,且结构底部剪力滞后效应效果较为明显,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结构开洞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塔 剪力滞后效应 角柱刚度 梁柱刚度比 结构长宽比 开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井塔的梁柱刚度比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启坤 吴美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48,71,共4页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结合井塔的实际框筒结构工程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矿井井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具体性能表现,得出梁柱刚度比对剪力滞后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再对梁柱刚度比对剪力滞后效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仿真分析...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结合井塔的实际框筒结构工程进行建模分析,通过矿井井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具体性能表现,得出梁柱刚度比对剪力滞后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再对梁柱刚度比对剪力滞后效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将计算结果与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塔 水平荷载 梁柱刚度比 剪力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滞后效应对固支及悬臂箱梁自振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甘亚南 李庆华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应用能量变分原理,考虑箱梁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推导出了箱梁的弯曲振动方程及自然边界条件,据此得出固支及悬臂箱梁的固有频率方程.作为算例,应用MATLAB软件对一固支及悬臂箱梁的固有频率方程进行求解,并根据算例得出的数值结果,对由... 应用能量变分原理,考虑箱梁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推导出了箱梁的弯曲振动方程及自然边界条件,据此得出固支及悬臂箱梁的固有频率方程.作为算例,应用MATLAB软件对一固支及悬臂箱梁的固有频率方程进行求解,并根据算例得出的数值结果,对由于剪力滞后效应对箱形梁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滞后效应 能量变分原理 箱梁 自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对盒式筒中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敬明 马克俭 +2 位作者 陈红鸟 刘卓群 吴洪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为研究空间钢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几何尺寸的盒式筒中筒结构模型,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其进行弹性分析。重新定义了剪力滞后效应系数,分析了连梁高度、高宽比、角柱刚度、窗裙梁刚度、钢网... 为研究空间钢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几何尺寸的盒式筒中筒结构模型,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其进行弹性分析。重新定义了剪力滞后效应系数,分析了连梁高度、高宽比、角柱刚度、窗裙梁刚度、钢网格式框架层间梁刚度对盒式筒中筒结构剪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梁高度、高宽比、角柱刚度、窗裙梁高度、层间梁的高度对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较大,在结构设计时应该作为主要因素考虑;窗裙梁宽度、层间梁宽度对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较小,在结构设计时应该作为次要因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网格 盒式筒中筒 剪力滞后效应 水平地震作用 参数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箱形桥塔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健 孙炳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69-271,275,共4页
斜拉桥常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箱形截面桥塔,以一斜拉桥为例,应用考虑型钢作用的比拟杆法,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桥塔在施工中的剪力滞后效应,并把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和现场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几点结论,对桥塔类结构的... 斜拉桥常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箱形截面桥塔,以一斜拉桥为例,应用考虑型钢作用的比拟杆法,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桥塔在施工中的剪力滞后效应,并把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和现场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几点结论,对桥塔类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桥塔 剪力滞后效应 比拟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井塔剪力滞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振宇 肖长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井塔的剪力滞后效应,将框筒结构等效为实体筒,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剪力滞后效应微分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对其进行求解。随后采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井塔模型,分析了梁柱刚度...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井塔的剪力滞后效应,将框筒结构等效为实体筒,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剪力滞后效应微分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对其进行求解。随后采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井塔模型,分析了梁柱刚度比、角柱刚度、井塔高度以及高宽比等主要因素对井塔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塔剪力滞后效应影响最大的部位在底层;在保持井塔结构整体刚度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梁的剪切刚度、减小角柱刚度以及控制井塔的高宽比,对改善井塔的剪力滞后效应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井塔 剪力滞后效应 梁柱刚度比 角柱刚度 参数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及其设计理论 被引量:11
7
作者 祝明桥 蒋伟中 霍海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交通的使用效率、改善桥梁通行条件,首次提出能使城市桥梁实现双层交通的"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的概念,即通过加大传统混凝土箱梁截面高度,在腹板上开设必要的孔洞,并使其顶板、底板均成为桥面系...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交通的使用效率、改善桥梁通行条件,首次提出能使城市桥梁实现双层交通的"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的概念,即通过加大传统混凝土箱梁截面高度,在腹板上开设必要的孔洞,并使其顶板、底板均成为桥面系,以确保箱内外车辆通行,使城市桥梁实现双层交通的箱梁。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混凝土箱形截面梁和城市桥梁双层交通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设计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无横隔板、腹板大规模设置孔洞的混凝土巨型箱形梁设计技术的空白,为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在城市桥梁中的推广应用研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巨型箱形截面梁 城市桥梁 双层交通 剪力滞后效应 扭转畸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milton力学下框筒结构剪滞翘曲位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启平 陈哲 周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81,共8页
以等效连续化方法为基础,在Hamilton力学体系下进行框筒结构剪滞翘曲位移函数精度研究.选用不同类型的函数描述翼缘板的剪滞翘曲位移,考虑等效板的剪切变形以及纵向翘曲,得到不同位移函数下结构的总势能及对应的Lagrange函数.区别于传... 以等效连续化方法为基础,在Hamilton力学体系下进行框筒结构剪滞翘曲位移函数精度研究.选用不同类型的函数描述翼缘板的剪滞翘曲位移,考虑等效板的剪切变形以及纵向翘曲,得到不同位移函数下结构的总势能及对应的Lagrange函数.区别于传统变分法,该文在Hamilton力学体系下进行问题研究,导出框筒结构弯曲问题的Hamilton正则方程并利用精细积分法求解,进而计算出柱轴力并进行精度分析.算例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分析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是简单可行的;不同翘曲位移函数的选择对侧移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对轴力求解结果影响较大,二次抛物线最能反映等效翼缘板的实际翘曲位移;对比不同形式荷载作用下等效翼缘板中应力分布可知,随着外荷载合力作用点位置的升高,结构顶部负剪力滞后效应逐渐减弱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筒结构 剪力滞后效应 翘曲位移函数 Hamilton对偶求解体系 精细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筋增设底板T梁截面转换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嘉诚 唐承平 +2 位作者 狄海波 周建庭 蒋茂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2,21,共7页
预应力T梁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等诸多优点,目前在我国公路桥梁中被广泛采用。但早期的预应力T梁桥因受到局部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原因致使T梁桥出现下挠量过大、开裂等结构性病害,导致预应力T梁桥无法满足通行需求... 预应力T梁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等诸多优点,目前在我国公路桥梁中被广泛采用。但早期的预应力T梁桥因受到局部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原因致使T梁桥出现下挠量过大、开裂等结构性病害,导致预应力T梁桥无法满足通行需求。本文提出植筋增设底板T梁截面转换加固技术,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预应力T梁的各项性能指标。试验表明:预应力T梁在植筋增设底板后,新增设底板与原T梁协同变形,共同承载,有效提高了抗弯刚度1.5倍,抗扭刚度3.5倍,提升了28%的极限承载能力,减少了30%的下挠量并延缓了开裂。该加固技术能有效提高预应力T梁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T梁 植筋 截面转换 剪力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