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层状多向剪切模型箱的设计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修力 李霞 +1 位作者 陈国兴 黄浩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32,共9页
根据试验目的,运用悬挂隔振和滚珠隔振的理论,设计了悬挂式层状多向剪切模型箱装置。该装置是由钢索吊起的多层圆形框架、悬挂支架和底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对这种新的模型箱结构形式的理论分析,论证了所采用的模型箱结构形式和... 根据试验目的,运用悬挂隔振和滚珠隔振的理论,设计了悬挂式层状多向剪切模型箱装置。该装置是由钢索吊起的多层圆形框架、悬挂支架和底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对这种新的模型箱结构形式的理论分析,论证了所采用的模型箱结构形式和隔振措施能有效的减少模型箱对模型土振动特性的影响,大大削弱了模型箱自身质量引起的惯性作用对模型土动力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对试验中模型土加速度时程的对比分析以及模型土的振型分析,论证了在水平地震激励作用下,模型土产生层状剪切变形,且各部分模型土的地震响应一致,能有效模拟土体的侧向变形边界条件。该模型箱既消除了现有柔性模型箱在水平地震激励作用下产生的土体拱效应现象,也克服了现有层状剪切模型箱仅能单向输入水平地震激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悬挂 多向层状剪切模型 振动台试验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灌注桩桩-土界面剪切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卫东 李永辉 吴江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18-3824,3832,共8页
由于超长灌注桩为摩擦型桩,建立合适的桩-土界面剪切模型将成为合理且有效地模拟分析其承载变形特性的关键。基于超长灌注桩桩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w发挥性状,将-w关系定义为硬化和软化两种类型,进而将桩侧摩阻力发挥模式分为全硬化... 由于超长灌注桩为摩擦型桩,建立合适的桩-土界面剪切模型将成为合理且有效地模拟分析其承载变形特性的关键。基于超长灌注桩桩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w发挥性状,将-w关系定义为硬化和软化两种类型,进而将桩侧摩阻力发挥模式分为全硬化模式、全软化模式和混合模式。建立超长灌注桩桩-土界面剪切硬化模型和软化模型,运用ABAQUS二次开发子程序FRIC将建立的剪切模型嵌入有限元,实现剪切模型的有限元模拟,单桩算例表明,剪切模型在ABAQUS中实现是成功的。运用建立的桩-土界面剪切模型对现场试验试桩进行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桩-土界面剪切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对于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计算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灌注桩 剪切模型 桩-土界面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三维层状剪切模型箱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小军 王晓辉 +1 位作者 李亮 韩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4-1532,共9页
在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问题和验证方法时,振动台试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试验时应使用合适的模型土箱,试验模型箱的边界效应成为直接影响模型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设计制作了一个由19层圆形环组成的三... 在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问题和验证方法时,振动台试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试验时应使用合适的模型土箱,试验模型箱的边界效应成为直接影响模型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设计制作了一个由19层圆形环组成的三维层状剪切模型箱,高度为1 800 mm,内径为4 500 mm,层间铝合金框架采用三向运动支撑件连接。开展了模型箱振动台试验,通过埋设在土体中不同深度和位置的加速度计获取的地震反应来研究箱体的边界效应。试验时振动台面输入用于核电工程设计AP1000谱三维地震动。比较了不同深度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值,计算得到从箱体中心到边缘测点的土体反应的峰值加速度的相对误差值,采用谱比法计算得到加速度反应谱相对误差值。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三维层状剪切模型箱在3个方向上都具有良好的真实场地无限边界条件的模拟效果,解决了现有层状剪切模型箱仅能单向或双向输入水平地震激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层状剪切模型 振动台试验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三维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堆叠式剪切模型箱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栋 蒋关鲁 +1 位作者 刘先峰 王海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66,共4页
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国内外振动台试验常用模型箱的优缺点,研制了用于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振动台试验的大型堆叠式剪切模型土箱。通过模型箱的验证性试验验数据可知,研制的堆叠式剪切模型箱是有效的,能够较好地模拟岩土边界条件和地震... 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国内外振动台试验常用模型箱的优缺点,研制了用于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振动台试验的大型堆叠式剪切模型土箱。通过模型箱的验证性试验验数据可知,研制的堆叠式剪切模型箱是有效的,能够较好地模拟岩土边界条件和地震作用下岩土的剪切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叠式剪切模型 振动台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模型箱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永 冯加权 +1 位作者 李上明 吴连军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11-115,130,共6页
目的研究剪切模型箱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规律。方法针对叠层式剪切模型箱的结构特点,建立考虑层间滑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离心机在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结合设计指标,对剪切模型箱进行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响应分析... 目的研究剪切模型箱在复合环境下的动力学响应规律。方法针对叠层式剪切模型箱的结构特点,建立考虑层间滑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离心机在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结合设计指标,对剪切模型箱进行离心振动复合环境下的响应分析。结果得到了剪切模型箱的激励力谱,以及模型箱在不同过载及振动环境状态下的固有特性。结论离心工作环境下,模型箱固有频率变低。离心载荷是影响模型箱强度设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模型 离心 振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新型叠层剪切模型箱的改进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晓 陶连金 +5 位作者 边金 安军海 冯锦华 张宇 代希彤 王兆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2-89,共8页
对自主研发的可调节弹簧和阻尼装置的层状剪切模型箱进行改进,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其整体改进思路是:用平面直线滚针排取代滚珠,提高其层状剪切模型箱剪切变形的能力;在非主振方向添加竖向弹簧,优化其动力边界条件。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对自主研发的可调节弹簧和阻尼装置的层状剪切模型箱进行改进,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其整体改进思路是:用平面直线滚针排取代滚珠,提高其层状剪切模型箱剪切变形的能力;在非主振方向添加竖向弹簧,优化其动力边界条件。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工况,改进后的层状剪切模型箱可以产生较大相对位移,起到了很好的模拟剪切大变形的效果;左右竖向弹簧的补充增大了模型箱位移的连贯性,使之更加接近真实土体变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层状剪切模型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侧广义剪切模型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永辉 王卫东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57-2166,共10页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桩身变形较大,桩侧与土体易出现明显的界面滑移,传统剪切位移法难以适合其承载变形计算。基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桩–土剪切作用性状及桩侧摩阻力发挥特点,采用剪切位移和剪切滑移两阶段法描述其桩侧摩阻力发挥过程,形成...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桩身变形较大,桩侧与土体易出现明显的界面滑移,传统剪切位移法难以适合其承载变形计算。基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桩–土剪切作用性状及桩侧摩阻力发挥特点,采用剪切位移和剪切滑移两阶段法描述其桩侧摩阻力发挥过程,形成桩侧广义剪切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增量方式建立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参数的取值。该方法考虑了桩侧摩阻力发挥的非线性、桩端承载的非线性及桩身材料的非线性,并考虑了桩–土滑移后桩侧摩阻力软化特性及桩端后注浆对桩端承载性状的影响。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与现场试桩实测值较为吻合,表明基于桩侧广义剪切模型建立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 桩侧摩阻力 桩侧剪切模型 承载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台试验新型叠层剪切模型箱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8
8
作者 安军海 陶连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1-207,共7页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开展地震作用下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而模型箱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制了设有可调节弹簧和阻尼装置的层状剪切模型箱,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同...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开展地震作用下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而模型箱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制了设有可调节弹簧和阻尼装置的层状剪切模型箱,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基于ANSYS软件对模型箱的动力性能开展了模拟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设有可调节弹簧和阻尼装置的全仿真层状剪切模型箱具有良好的真实场地无限边界条件的模拟效果,可体现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反应是由速度和位移控制的特点;针对不同试验中所选择的模型土种类的不同,该模型箱可调整其自身性能,以满足试验对降低模型箱边界效应的要求。该模型箱的研制为今后其他岩土地震工程问题研究中试验箱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模型 振动台试验 位移和速度 边界效应 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降解过程及链剪切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佳薇 陈静静 +1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0,共8页
利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GPC-MALLS)研究了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一步法和分步法降解方式下褐藻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参数的变化,分析并确定了链剪切模型及低相对分子质量褐藻胶降解条件。结果表明Cellul... 利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GPC-MALLS)研究了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一步法和分步法降解方式下褐藻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参数的变化,分析并确定了链剪切模型及低相对分子质量褐藻胶降解条件。结果表明Cellulase无法单独作用于褐藻胶。alginate lyase表现为多次剪切模型和中央剪切模型,alginate lyase分步降解法(iA)提高了酶利用率。alginate lyase降解条件:一步法反应控制在2 h内,分步法控制在5 h内,酶添加量为2.56~10.24 U/mg。分步法中进一步探究了alginate lyase和Cellulase的协同作用,加酶间隔时间为0 min(iACS),30 min(iACM),60 min(iACE)。结果表明:alginate lyase主要作用于Mw≥1×10^(5)的相对分子质量组分,Cellulase主要作用于1×10^(4)~1×10^(5)的相对分子质量组分。iACE法中产物PDI保持稳定且无限趋近于2,呈现出随机剪切模型。iACS和iACM法中使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组分增加,PDI值上升至5.14和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纤维素酶 剪切模型 褐藻胶 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板机刀片剪切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增明 谢敏 +1 位作者 施亚玲 陈本真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66-69,78,共5页
为了研究剪板机刀片磨损问题,建立了刀片运动时的剪切模型。模型以波动力学为基础,给出了其性能评价指标,并从满足剪板机剪切要求与理想状态两方面分析了剪板机刀片的剪切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相关方程,计算出了刀片磨损的影响因素... 为了研究剪板机刀片磨损问题,建立了刀片运动时的剪切模型。模型以波动力学为基础,给出了其性能评价指标,并从满足剪板机剪切要求与理想状态两方面分析了剪板机刀片的剪切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相关方程,计算出了刀片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刀片的力学分析提供了数学基础,为刀片及剪板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片 剪板机 剪切模型 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后贯通型锯齿状红砂岩节理面剪切本构模型
11
作者 王桂林 王力 +1 位作者 王润秋 任甲山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20,共15页
库岸岩质边坡因受库水位波动影响,节理面受到干湿循环的作用,干湿循环后的节理面剪切强度成为控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干湿循环后岩体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等方面研究不充分。以三峡库区红砂岩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干湿... 库岸岩质边坡因受库水位波动影响,节理面受到干湿循环的作用,干湿循环后的节理面剪切强度成为控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干湿循环后岩体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等方面研究不充分。以三峡库区红砂岩为例,通过开展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红砂岩的节理直剪试验,获得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的强度变形特征,建立了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修正Iwan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节理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形态表现为初始压密、线弹性变形、峰前软化、峰后破坏和残余变形5个阶段;通过引入Logistic模型,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的节理面损伤过程,较好地描述规则锯齿状节理面压密阶段剪切变形行为;干湿循环次数与修正后节理面Iwan剪切损伤本构模型参数存在对数关系;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修正Iwan节理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能有效预测干湿循环后节理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岩质边坡剪切滑移破坏机制研究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节理面 干湿循环 剪切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影响下粗糙土-岩接触面剪切损伤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振贤 丁瑜 +1 位作者 夏振尧 彭博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2,共7页
合理描述根系和岩面粗糙度影响下土-岩接触面的剪切行为是开展土岩混合边坡稳定评价的关键。基于Weibull分布并考虑含根率、粗糙度的影响建立了土-岩接触面剪切统计损伤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含根率、粗糙度对接触面剪切刚度的影响... 合理描述根系和岩面粗糙度影响下土-岩接触面的剪切行为是开展土岩混合边坡稳定评价的关键。基于Weibull分布并考虑含根率、粗糙度的影响建立了土-岩接触面剪切统计损伤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含根率、粗糙度对接触面剪切刚度的影响函数及模型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了含根率、粗糙度和模型参数m、w 0对接触面剪切变形和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根系与粗糙度均能抑制接触面损伤发展从而提高接触面强度;提出的损伤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根系和粗糙度影响下土-岩接触面剪切损伤演化和剪切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土-岩接触面剪切性能分析及土岩混合边坡稳定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接触面 含根率 WEIBULL分布 粗糙度 剪切损伤模型 生态防护 土岩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软-硬节理峰值剪切强度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祥 邓志颖 +2 位作者 崔志猛 何忠明 林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61-1870,共10页
岩体中常存在强度不同的界面,其剪切强度影响岩体稳定,剪切强度的评估较为重要。利用3D技术打印的树脂节理板,浇注含不同粗糙度软-硬节理的不同强度水泥砂浆试样,在常法向应力下进行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的剪切应力-位移的试验... 岩体中常存在强度不同的界面,其剪切强度影响岩体稳定,剪切强度的评估较为重要。利用3D技术打印的树脂节理板,浇注含不同粗糙度软-硬节理的不同强度水泥砂浆试样,在常法向应力下进行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的剪切应力-位移的试验曲线与模拟曲线相一致。基于试验结果,引入比例系数T表征软-硬节理的组合壁面强度CCS,引入影响因子μ描述节理粗糙系数JRC、节理壁面强度JCS和法向应力σ_(n)对软-硬节理峰值剪切强度τ_(p)的综合影响效果,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推导出一种估算软-硬节理峰值剪切强度的模型。试验发现:软-硬节理的残余剪切强度τr主要由JCS较低侧控制,且这种控制作用随JRC增大而增强;CCS值小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率先达到峰值和进入残余阶段。研究表明:软-硬节理峰值剪切强度模型综合了JRC、JCS和σ_(n)对节理τ_(p)的影响机制,可用来评估粗糙软-硬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节理 直剪试验 节理粗糙系数 节理组合壁面强度 峰值剪切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岩的蠕变特性实验及非线性剪切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于永江 张伟 +2 位作者 张国宁 蒋腾飞 张春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80-1788,共9页
富水软岩巷道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巷道支护困难,建立描述该类软岩特性的流变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通过不同含水率软岩的直剪蠕变试验表明:在同一剪应力水平下,随着含水率的上升,软岩瞬时弹性模量、极限变形模量和黏滞系数将下降,... 富水软岩巷道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巷道支护困难,建立描述该类软岩特性的流变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通过不同含水率软岩的直剪蠕变试验表明:在同一剪应力水平下,随着含水率的上升,软岩瞬时弹性模量、极限变形模量和黏滞系数将下降,蠕变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加速蠕变的破坏时间缩短;在同一含水率条件下,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软岩瞬时剪切位移量、蠕变变形量和衰减蠕变段的曲率半径都逐渐增大。依据含水软岩蠕变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能够描述含水软岩蠕变特性的非线性剪切流变模型,基于BFGS算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该成果可为深部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的富水软岩巷道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含水率 剪应力水平 参数识别 非线性剪切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令心 杨桦 江近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9-16,共8页
详细评述了有关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剪切滞变模型,并推荐了两种剪切滞变模型用于描述多竖线单元剪力墙模型中的水平弹簧.
关键词 剪力墙 剪切滞变模型 滞回曲线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剪切流变力学特性试验与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明芳 胡斌 +2 位作者 蒋海飞 欧光劲 甘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11-3120,共10页
利用JQ200岩石剪切流变仪,对西藏邦铺矿区花岗岩进行室内剪切流变试验,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花岗岩的剪切流变曲线。基于试验曲线,对花岗岩的剪切位移规律和平均流变速率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花岗岩剪切流变的长期抗剪强度,并与瞬时抗剪强... 利用JQ200岩石剪切流变仪,对西藏邦铺矿区花岗岩进行室内剪切流变试验,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花岗岩的剪切流变曲线。基于试验曲线,对花岗岩的剪切位移规律和平均流变速率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花岗岩剪切流变的长期抗剪强度,并与瞬时抗剪强度作比较。采用五元件黏弹性剪切流变模型对花岗岩流变的黏弹性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模型的流变参数。然后,提出一个新的黏塑性模型(VR模型),将其与五元件黏弹性剪切流变模型串联起来,建立新的岩石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同时,用新的岩石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对花岗岩流变全程曲线进行拟合。模型拟合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新模型具有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剪切流变 VR模型 岩石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粉细砂与钢板接触面剪切统计损伤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7
作者 石泉彬 杨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91-2599,共9页
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损伤分析是解决冻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关键。以自研大型多功能冻土直剪仪为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冻结温度、法向应力、粗糙度条件下人工冻结粉细砂与钢板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 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损伤分析是解决冻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关键。以自研大型多功能冻土直剪仪为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冻结温度、法向应力、粗糙度条件下人工冻结粉细砂与钢板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从岩土材料内部所含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出发,将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有机结合,构建冻结粉细砂与钢板接触面剪切统计损伤模型,确定模型参数通解。该模型能较好模拟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变形中线弹性、应变硬化、应变软化及残余强度等典型特征,能有效考虑冻结温度、法向应力和粗糙度对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可为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冻结强度预估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统计损伤模型 冻土 接触面 直剪试验 冻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试件尺寸效应的塑性剪切应变梯度模型 被引量:40
18
作者 王学滨 潘一山 宋维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1-713,共3页
利用剪切应变梯度塑性理论 ,假设剪切带内部的岩石为剪切破坏 ,建立了单轴受压岩石试件尺寸效应的塑性剪切应变梯度模型 ,并模拟了剪切带倾角、参数k1和k2 对单轴受压岩石试件软化段应力 -应变关系的影响规律。局部化是尺寸效应的原因。
关键词 岩石试件 塑性剪切应变梯度模型 单轴压缩 梯度塑性理论 剪切破坏 剪切应变 尺寸效应 应变局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令心 郭丰雨 李小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对比评价现有可用于剪力墙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结合现有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试验结果,选取了带捏缩的修正Takeda模型作为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细部滞变规则。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剪切滞变模型 试验 滞变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头带有质量块的悬臂梁在冲击载荷下的两种剪切失效模型
20
作者 余同希 赵亚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3-97,共5页
剪切失效是强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失效的重要模式。本文给出了计及梁的转动惯量时端头带有质量块的悬臂梁结构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后发生剪切失效的无量纲判据。分析表明,在初始速度间断面上是否发生剪切失效取决于质量块初始动能和质量块尺... 剪切失效是强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失效的重要模式。本文给出了计及梁的转动惯量时端头带有质量块的悬臂梁结构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后发生剪切失效的无量纲判据。分析表明,在初始速度间断面上是否发生剪切失效取决于质量块初始动能和质量块尺寸与梁厚之比,而与梁的长度无关。梁的转动惯量对于剪切失效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剪切失效模型 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