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海洋黏土界面剪切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聚坤 寇海磊 +1 位作者 许泓霖 雷胜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08,117,共6页
桩-土界面剪切性状制约着桩基受力特性,对研究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改进后的直剪仪,进行海洋黏土与钢板、混凝土板的界面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固结时间的海洋黏土与钢、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结... 桩-土界面剪切性状制约着桩基受力特性,对研究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改进后的直剪仪,进行海洋黏土与钢板、混凝土板的界面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固结时间的海洋黏土与钢、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表现出较好的弹塑性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表示;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含水率减小和固结时间增长,界面峰值剪切应力增大,所需峰值剪切位移增加,峰值剪应力的增加集中在固结开始后的14 d内;界面摩擦角和界面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界面摩擦角受固结时间影响不大,集中在20°~23°范围内,界面黏聚力随固结时间增加而增大,且集中在固结开始后的14 d内。研究成果可为海洋桩基工程沉桩阶段阻力估算及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土 界面剪切性状 含水率 固结时间 改进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间状态变量的含细粒砂土力学性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建群 胡大为 +2 位作者 李雄威 代国忠 施维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754,共8页
在探讨含细粒砂土内部结构和粒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引入粒间状态变量概念,对含细粒砂土力学性状随细粒含量的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当D_(rs)>>0时含细粒砂土类似于e=e_c时均质砂的不排水性状,具有较高的强度;当D_(rs)→0时含细粒砂... 在探讨含细粒砂土内部结构和粒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引入粒间状态变量概念,对含细粒砂土力学性状随细粒含量的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当D_(rs)>>0时含细粒砂土类似于e=e_c时均质砂的不排水性状,具有较高的强度;当D_(rs)→0时含细粒砂土最终性状具有不确定性;当D_(rs)<<0时含细粒砂土表现为剪缩性状。将南京砂中粗粒和细粒进行重新配制获得含不同细粒的砂土,对它们进行不排水剪试验;在利用粒间状态变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试验结果与预测分析进行比对,两者的吻合性较高。在e_c-logS_(us)空间内稳态线随粉粒的增加而向上移动,且各稳态线间呈平行状。因此,粒间状态变量能较好地反映无黏性土力链的变化,是描述砂土微观结构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间状态变量 含细粒砂土 剪切性状 稳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比影响下饱和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松 张文进 +1 位作者 肖淑霞 陈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0,共7页
利用合肥地铁站基坑黏土进行了5种超固结比(OCR)下的原状和重塑饱和土快剪试验,分析了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OCR下的剪切性状、抗剪强度及强度指标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OCR原状土多为应变硬化性状... 利用合肥地铁站基坑黏土进行了5种超固结比(OCR)下的原状和重塑饱和土快剪试验,分析了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OCR下的剪切性状、抗剪强度及强度指标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OCR原状土多为应变硬化性状,重塑土超固结时多为应变软化、欠固结多呈应变硬化性状;同竖向应力时,重塑土峰值抗剪强度随OCR增加而增大;同OCR时,重塑土峰值抗剪强度随竖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同前期固结应力(Pc)和OCR时,原状土峰值抗剪强度较重塑土大;重塑土按同OCR求抗剪强度指标时,OCR增大c减小、妒增大;重塑土按同Pc求抗剪强度指标时,Pc增加c先增大后减小、妒增大;原状土抗剪强度破坏曲线在Pc值处呈明显向下弯折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超固结比 重塑土 剪切性状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的砂–聚苯乙烯颗粒轻质填料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杨 邓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67-1471,共5页
砂–聚苯乙烯颗粒轻质填料由工程细砂和聚苯乙烯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有利于节省胶凝材料、降低土工填料附加应力和减小地基沉降,探讨该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对指导其工程实践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推导了考虑轻... 砂–聚苯乙烯颗粒轻质填料由工程细砂和聚苯乙烯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有利于节省胶凝材料、降低土工填料附加应力和减小地基沉降,探讨该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对指导其工程实践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推导了考虑轻质填料配比和围压特征的应力应变增量形式方程,结合轻质填料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中的应力应变特性,分析了所推导的应力应变增量形式方程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基于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的考虑轻质填料配比和围压特征的应力应变增量形式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材料偏应力–轴向应变–体变规律,能较好地反映材料的弹塑性、剪胀性和剪缩性,并结合轻质填土的变形机理给予相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填料 聚苯乙烯颗粒 三轴剪切性状 应力应变关系 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