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剪切带型金矿床时代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陈文 张彦 +3 位作者 秦克章 王清利 王义天 刘新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07-2016,共10页
东天山造山带中部的秋格明塔什-黄山巨型韧性剪切带内三个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康古尔金矿床、红石金矿床和红山金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床成矿作用和剪切带后期的走滑剪切变形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秋格明塔... 东天山造山带中部的秋格明塔什-黄山巨型韧性剪切带内三个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康古尔金矿床、红石金矿床和红山金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床成矿作用和剪切带后期的走滑剪切变形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剪切变形作用主活动期的时代为262.9~242.8Ma,而剪切带型金矿床金成矿作用发生在261.0~246.5Ma 之间,恰好落在剪切变形作用主活动期的时代范围之内。这种强烈的耦合关系证明了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晚期的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作用才是剪切带内一系列金矿床成矿作用的主因。金成矿和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之间的时间耦合关系在不同部位还有不同的表现。在剪切带中-西段的康古尔地区,快速抬升发生在261.5~262.9Ma,而康古尔金矿床主成矿期时代范围是261.0~252.5Ma,可以看出,康古尔金矿床成矿作用刚好发生于剪切带中-西段快速抬升之后。在剪切带东段,快速抬升发生在247.1~246.9Ma 期间,位于该剪切带东段北外带的红山金矿床主成矿期的年龄范围是246.9~246.5Ma,表明该金矿也是在剪切带东段快速抬升冷却之后形成的。金矿石 Ar-Ar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未能得到可靠的和早期韧性推覆剪切变形事件相对应的年龄,推测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的韧性推覆剪切变形事件可能仅导致了包括金在内的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但由于高温不利于金属元素沉淀和挤压环境不易存在容矿空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此阶段并没有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金矿床。只是到了华力西晚期—印支早期,在原韧性推覆剪切带内发生了走滑剪切变形活动,并产生了快速抬升冷却降温到350℃后,在地体缓慢冷却阶段,在脆-韧性剪切带内才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东天山 剪切带型金矿床 AR-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矿物中熔融包裹体与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兆麟 张文兰 +2 位作者 翟伟 孙凯 文拥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在新疆乔尕山及广东河台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含金石英脉及糜棱岩中首次发现熔融包裹体及流体 熔融包裹体,其均一化温度分别为780~960℃与600℃。用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对熔融包裹体子矿物成分进行分析,通过56个熔融包裹体231个测点分... 在新疆乔尕山及广东河台韧性剪切带金矿床的含金石英脉及糜棱岩中首次发现熔融包裹体及流体 熔融包裹体,其均一化温度分别为780~960℃与600℃。用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对熔融包裹体子矿物成分进行分析,通过56个熔融包裹体231个测点分析,鉴定出石英、白云母、黑云母、磁铁矿等十种子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物组合。子矿物常含Si、Al、Na、K、Au、Ag、Cu等元素。剪切带金矿床中熔融包裹体的发现为其成因研究提供了新依据,表明成矿与多阶段硅酸盐熔体及流体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熔融包裹体 电子探针 变质深熔 岩浆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剪切带型金矿床Ar-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 张彦 +3 位作者 刘新宇 秦克章 肖文交 韩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剪切带型金矿床 年代学研究 韧性剪切 康古尔金矿 金成矿作用 变形作用 快速抬升 红山金矿 耦合关系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成矿流体与碳、硫、铅同位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莉娟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玉往 朱和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93,共8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是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以科克萨依、康古尔、红石金矿为典型矿床,研究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成分、包裹体水的来源等,并进行了硫、铅同位素及近矿围岩碳同位素、矿体石英...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是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以科克萨依、康古尔、红石金矿为典型矿床,研究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成分、包裹体水的来源等,并进行了硫、铅同位素及近矿围岩碳同位素、矿体石英包裹体中CO2、CH4气体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铅为深源,暗示了本区金成矿物质的地幔来源。部分碳为有机碳,反映了本区年轻碳质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参与了金的迁移与成矿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在本区特定的后碰撞地质背景下,在构造挤压与伸展作用中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金成矿物质源于深源,成矿流体主要是变质水。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碳质围岩地层有机碳参与成矿,变质流体与岩浆热液及天水等流体的不同程度的混合与叠加,形成本区特征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金矿床Ar-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文 孙敬博 +4 位作者 纪宏伟 张彦 刘新宇 李洁 高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19-420,共2页
东天山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铜、镍、金、铁等多金属成矿带(杨兴科等,1997;姬金生等,1998;张连昌等,1998;秦克章等,2002;Maoetal.,2005),红石金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本文介绍了红石金矿的Ar-Ar测年结果,以期深化区内金矿... 东天山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铜、镍、金、铁等多金属成矿带(杨兴科等,1997;姬金生等,1998;张连昌等,1998;秦克章等,2002;Maoetal.,2005),红石金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床。本文介绍了红石金矿的Ar-Ar测年结果,以期深化区内金矿床成矿作用和容矿韧性剪切带剪切变形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1红石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红石金矿床产于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的西段,位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古尔金矿 韧性剪切 成矿作用 变形作用 红石 地质特征 剪切带型金矿床 东天山造山 关系研究 康古尔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曾钦旺 石少华 +4 位作者 钱滔 吴承东 潘军华 魏元泵 陈雨林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 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1)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2)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3)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4)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5)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层控热液矿 地下卤水多金属矿 MVT铅锌矿 卡林金矿 变质热液矿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五龙沟地区:一个与侵入体有关的大型金、多金属矿田 被引量:1
7
作者 夏锐 卿敏 +1 位作者 李文良 唐明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05-806,共2页
<正>东昆仑五龙沟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前的地质找矿工作以找铜多金属矿为主,对区内发现的铁、硫、铅锌多金属矿、辉钼矿、萤石矿点进行了系统的检查。1992年至今,岩金找矿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五龙沟地区潜在远景Au资源量... <正>东昆仑五龙沟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前的地质找矿工作以找铜多金属矿为主,对区内发现的铁、硫、铅锌多金属矿、辉钼矿、萤石矿点进行了系统的检查。1992年至今,岩金找矿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五龙沟地区潜在远景Au资源量为486.59 t(成都理工大学,2009),Cu-Pb-Zn总金属资源量为37.9×10~5t(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2003;原矿勘院,2002;2000)。五龙沟金矿床成矿深度为5.95~7.54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沟 金矿 金属矿物 剪切带型金矿床 多金属矿田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6
8
作者 邹光富 毛英 +2 位作者 毛琼 李芳 扬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35-1036,共2页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作者对西南三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等进行了讨论。1区域地质背景青藏高原东部的"三江"地区,属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 找矿方向 成矿作用 板块缝合 剪切带型金矿床 成矿 构造岩浆活动 成矿条件 金沙江 印度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