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型结构的抗震强度折减系数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靖 蔡健 方小丹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71,共8页
为了研究剪切型结构抗震强度需求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延性折减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采用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 为了研究剪切型结构抗震强度需求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单自由度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延性折减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采用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剪切型多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以基于中国建筑抗震规范设计的代表不同抗震能力要求的RC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RC框架结构的体系超强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场地类别、位移延性水准和结构振动周期对单自由度体系的延性折减系数有显著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明显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RC框架结构的超强系数一般随结构楼层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抗震设防烈度的增大而减小,内框架的超强系数比边框架的超强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抗震 强度折减系数 延性折减系数 超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剪切型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伯权 赖明 白绍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8,共10页
本文利用Monte-Carlo数字模拟原理,以同一集系的多条地震加速度时程为输入,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结构低周疲劳特性、首超破坏与累积损伤破坏合一的地震破坏准则,通过时程反应分析,直接统计反应量的随机特征来寻求结构的抗震可靠度,避免了... 本文利用Monte-Carlo数字模拟原理,以同一集系的多条地震加速度时程为输入,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结构低周疲劳特性、首超破坏与累积损伤破坏合一的地震破坏准则,通过时程反应分析,直接统计反应量的随机特征来寻求结构的抗震可靠度,避免了建立地面运动简化模型和求解强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带来的近似与误差。在可靠度分析中采用了一次二阶矩的验算点法,将结构抗震可靠性统一到可靠指标β上来分析,便于在工程中实际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剪切型结构 可靠性分析 概率分布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剪切型结构的参数识别与损伤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测量响应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结构参数识别的方法 ,然后根据剪切型结构的特点 ,提出了该类结构的参数识别策略与损伤检测方法 ,即根据需要可一次或分次识别结构的所有参数 ,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识别的结构刚度...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测量响应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结构参数识别的方法 ,然后根据剪切型结构的特点 ,提出了该类结构的参数识别策略与损伤检测方法 ,即根据需要可一次或分次识别结构的所有参数 ,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识别的结构刚度值 ,进行结构损伤判别及识别损伤位置与损伤程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即使测量响应存在较高的随机噪声 ,本文方法识别的结构刚度值仍具有很高的精度 ,并能准确实现结构损伤判别与定位 ,显示了该方法用于实际工程结构损伤检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剪切型结构 神经网络 参数识别 损伤检测 结构振动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参数损伤模型下剪切型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亚峰 杜永峰 赵宝东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利用两参数损伤模型研究了结构抗震可靠性,通过统计地震损伤模型中反应量得到地震烈度概率分布、结构最大延性系数μm及极限延性系数μu的概率分布,建立结构抗震可靠性概率公式,在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指定损伤范... 利用两参数损伤模型研究了结构抗震可靠性,通过统计地震损伤模型中反应量得到地震烈度概率分布、结构最大延性系数μm及极限延性系数μu的概率分布,建立结构抗震可靠性概率公式,在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指定损伤范围内结构可靠度,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参数损伤模型 剪切型结构 抗震可靠性 地震损伤模型 地震等级 损伤指数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切型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赖明 杨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3-24,共12页
在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对结构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最大值分布拟合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抗倒塌破坏的可靠度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各统计量的置信区间。通过对结构破坏概率的分析,讨论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 在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对结构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最大值分布拟合的基础上,对结构的抗倒塌破坏的可靠度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各统计量的置信区间。通过对结构破坏概率的分析,讨论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关于以时程分析法进行二阶段设计时地震波输入数量的限值问题;本文还就结构响应的概率分布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剪切型结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模态识别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周志勇 刘承宗 赵惠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3-77,共5页
提出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的模态识别方法,它利用递归算法对结构进行解耦,只用实测的1个或2个模态数据即可识别结构物理参数.利用这种方法所识别的物理参数考虑了结构各杆件、各楼层之间的动态耦合效应及柱轴向变形的影响,使简化... 提出结构动力模型物理参数的模态识别方法,它利用递归算法对结构进行解耦,只用实测的1个或2个模态数据即可识别结构物理参数.利用这种方法所识别的物理参数考虑了结构各杆件、各楼层之间的动态耦合效应及柱轴向变形的影响,使简化模型更接近原始模型,从而提高了动力反应的计算精度.给出了具体工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参数识别 物理参数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结构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
7
作者 蔡健 王慧英 补国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4-211,共8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调整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以剪切型集中质量MDOF体系模型为分析对象,通过地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是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通过调整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折减系数,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高模态效应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以剪切型集中质量MDOF体系模型为分析对象,通过地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MDOF体系因高模态延性需求集中而影响延性折减系数的规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MDOF修正系数估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MODF体系由于高模态效应的影响,其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系统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基本振动周期是影响MDOF修正系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折减系数 多自由度体系 高模态 剪切型结构 非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阻尼模型水平剪切型结构的时域解析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焦浩鑫 丁肇伟 陈龙珠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0-727,共8页
近些年来提出的数值方法虽克服了应用复阻尼模型求解动力响应时可能出现的发散现象,但其计算过程繁杂且不能表达出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论文参照三对角Toeplitz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学解法,推导出水平剪切型结构各阶... 近些年来提出的数值方法虽克服了应用复阻尼模型求解动力响应时可能出现的发散现象,但其计算过程繁杂且不能表达出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论文参照三对角Toeplitz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学解法,推导出水平剪切型结构各阶自振频率、振型函数的解析形式。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Fourier变换,得到复阻尼理论下结构的传递函数解析式,直观地表达出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复阻尼模型的解析计算方法克服了时域发散问题,并与时域数值计算方法的位移响应时程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时程曲线吻合程度较高,位移峰值也基本一致。同时,对比两种方法在底层刚度变化时的动力响应,解析方法的计算曲线更光滑,避免了数值方法的离散误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阻尼 水平剪切型结构 动力响应 时域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剪切型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
9
作者 刘子萍 刘方强 戴贤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5-101,共7页
本文根据子结构法思想提出了相互作用体系在频域内的运动方程,同时应用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和间接边界元法推导了格林影响函数,从而进一步推导了地基土的动力刚度系数。文中通过计算带埋置的刚性矩形基础的平面剪切型结构的地震动... 本文根据子结构法思想提出了相互作用体系在频域内的运动方程,同时应用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和间接边界元法推导了格林影响函数,从而进一步推导了地基土的动力刚度系数。文中通过计算带埋置的刚性矩形基础的平面剪切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并与基底固定的计算结果作比较,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 相互作用 地震反应 剪切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多自由度结构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靖 蔡健 方小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通过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采用集中质量剪切型多自由度模型,分析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应用于相应多自由度体系需要的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多... 通过修正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的方法研究了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采用集中质量剪切型多自由度模型,分析了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应用于相应多自由度体系需要的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多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明显比其相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抗震延性折减系数小,修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构的楼层数、位移延性系数和结构基本振动周期;分析结果也表明修正系数的离散性随结构楼层数、基本周期和位移延性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相对保守的修正系数回归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折减系数 修正系数 多自由度体系 剪切型结构 非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Chang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数值模拟
11
作者 傅博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79,共8页
提出了使用无条件稳定显式Chang积分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包括子结构定义及试验流程。进行某12层剪切型结构的整体结构及子结构方法的时程分析,整体结构分析结果作为子结构方法分析结果的参照。对于无时滞的情形,采用两种... 提出了使用无条件稳定显式Chang积分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包括子结构定义及试验流程。进行某12层剪切型结构的整体结构及子结构方法的时程分析,整体结构分析结果作为子结构方法分析结果的参照。对于无时滞的情形,采用两种误差指标来量化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积分时间步长及时程分析类型对结果的影响。最后,考虑时滞对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不存在时滞时,即便在较大的积分时间步长的情况下,子结构方法的分析结果依然可以较好地吻合整体结构的分析结果;当系统存在时滞时,时滞对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算法 结构振动台试验 剪切型结构 数值模拟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态参数估计剪切型建筑的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平 吴知丰 马兴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不完整模态多数估计结构损伤的方法。不完整模态体现在模态数少于自由度数,测点数少于自由度数。通过不完整模态参数建立了完整的剪切型模型,然后利用结构变化后产生的广义残余力来估计结构的损伤。该方法的优点:(1... 提出了一种利用不完整模态多数估计结构损伤的方法。不完整模态体现在模态数少于自由度数,测点数少于自由度数。通过不完整模态参数建立了完整的剪切型模型,然后利用结构变化后产生的广义残余力来估计结构的损伤。该方法的优点:(1)不仅可以估计刚度损伤还可以估计质量的变*化;(2)利用的是不完整模态。最后用该方法对一个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的结果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损伤估计 剪切型结构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构参数识别的两阶段方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冯新 周晶 陈健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227,共6页
针对测量信息不完备的剪切型结构 ,建立了一种两阶段系统识别的复合反演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两部分 :子结构地震动反演和结构参数识别。首先 ,选取可观测的子结构 ,利用一维地震动作用于结构的力学特性 ,将子结构动力方程的有限元列式进... 针对测量信息不完备的剪切型结构 ,建立了一种两阶段系统识别的复合反演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两部分 :子结构地震动反演和结构参数识别。首先 ,选取可观测的子结构 ,利用一维地震动作用于结构的力学特性 ,将子结构动力方程的有限元列式进行变换 ,得到适合于最小二乘法的简单形式 ,解决了测量信息不完备及结构参数未知条件下的地震动反演问题。其次 ,根据子结构反演得到的地震动输入 ,采用结构参数时域识别技术中的加权整体迭代 -广义卡尔曼滤波器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复合反演 结构参数 参数识别 剪切型结构 结构 卡尔曼滤波器 高层建筑 安全评价 时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作用下高层结构随机地震反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陆铁坚 李芳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3-627,共5页
根据地震作用的概率统计特征,研究剪切型高层结构在地震动的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反应。建立了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振动方程,推导出在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结构体系... 根据地震作用的概率统计特征,研究剪切型高层结构在地震动的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反应。建立了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振动方程,推导出在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结构体系反应的各项统计特征量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实际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的摇摆分量对高层结构的位移影响较大,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多雏地震动 功率谱密度函数 随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线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凤霞 何政 欧进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58-66,共9页
关键词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集中质量法 ANSYS软件 钢筋混凝土剪切型结构 自振特性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参数识别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永峰 李万润 李慧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9-633,691,共5页
基于模糊理论提出了考虑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物理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不确定性参数的有限个离散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利用数据拟合方法建立隶属度函数;其次,通过截集法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区间分析,得到不确定性参数的区间估计;最... 基于模糊理论提出了考虑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物理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不确定性参数的有限个离散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利用数据拟合方法建立隶属度函数;其次,通过截集法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区间分析,得到不确定性参数的区间估计;最后,利用矩阵特征值反问题方法识别结构的刚度矩阵。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考虑测试数据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能较好地识别结构刚度,并给出结构刚度区间,使得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工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隶属度 结构物理参数 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比例阻尼结构参数识别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建有 陈键云 林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8,i001,共5页
在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中,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起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其阻尼形式同结构的比例阻尼假定不同。同样,对于施加隔振、减震措施的建筑结构,其系统阻尼也不再满足比例阻尼假定,在结构参数识别中将阻尼阵假定为与刚度阵形式相似的... 在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中,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起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其阻尼形式同结构的比例阻尼假定不同。同样,对于施加隔振、减震措施的建筑结构,其系统阻尼也不再满足比例阻尼假定,在结构参数识别中将阻尼阵假定为与刚度阵形式相似的方法不能反映实际结构参数。从研究结构的阻尼模型发发,引入了节点堆积阻尼,这样形成的阻尼与刚度、质量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剪切型结构为例对此做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引入堆积阻尼后,进行参数识别的结构动力学方程是一个非线性识别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平均的非线性迭代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算法 非比例阻尼 结构动力学方程 结构参数识别 剪切型结构 非线性迭代 地震响应 地下结构 辐射阻尼 无限地基 建筑结构 减震措施 系统阻尼 阻尼模型 识别问题 最小二乘 刚度阵 阻尼阵 独立性 堆积 节点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波动理论分析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胜利 张硕英 韩福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4,共4页
基于结构侧向位移的剪切波动方程 ,提出分析多层剪切型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新方法。首先在层局部坐标中建立波动方程 ,对其作傅氏变换 ,得到频域内位移和剪力关于层状态向量的方程 ;然后依据层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和力平衡条件建立传递矩... 基于结构侧向位移的剪切波动方程 ,提出分析多层剪切型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新方法。首先在层局部坐标中建立波动方程 ,对其作傅氏变换 ,得到频域内位移和剪力关于层状态向量的方程 ;然后依据层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和力平衡条件建立传递矩阵联系各层的状态向量 ;最后由边界条件求解状态向量 ,并利用傅氏逆变换得到结构的位移和剪力。算例分析表明此方法比模态叠加法更精确、应用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动方程 传递矩阵 地震反应分析 多层剪切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损伤定位的比例柔度矩阵分解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永辉 欧进萍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826,共8页
提出了基于比例柔度矩阵LU分解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该方法从结构振动响应入手,首先识别出结构前几阶模态振型和频率,构建结构比例柔度矩阵;然后对损伤前后的比例柔度矩阵差进行LU分解;最后基于U矩阵和曲率方法构建损伤指标对损伤进行... 提出了基于比例柔度矩阵LU分解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该方法从结构振动响应入手,首先识别出结构前几阶模态振型和频率,构建结构比例柔度矩阵;然后对损伤前后的比例柔度矩阵差进行LU分解;最后基于U矩阵和曲率方法构建损伤指标对损伤进行定位。基于某20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损伤定位研究;并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一个6层集中质量剪切型框架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和脉冲激励试验。模拟和试验下的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结果均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对结构损伤进行定位。该方法只需要损伤前后测点的振动响应数据,不需要结构有限元模型,避免了复杂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建模和模型修正工作;并且构建一个满足精确度的比例柔度矩阵只需要结构的前几阶低阶模态参数,而低阶参数的识别准确性相对较高,这些优点均为该方法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比例柔度矩阵 LU分解 曲率 剪切型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体系隔震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克俭 柳炳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23-27,共5页
基底隔震技术目前已逐步得到应用,为了避免滑动减震的盲目性,需要预先判断结构的减震效果,针对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多层和中高层基底隔震体系,提出了以隔震系数定量评价结构隔震效果,并给出了隔震系数计算方法。
关键词 基底隔震 剪切型结构 隔震效果 隔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