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剪荷载下注浆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与强度模型
1
作者 李小二 朱开鹏 +5 位作者 任志祥 徐玮 张文忠 马荷雯 李洁祥 田永超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4,共9页
实际工程中常见岩体沿着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注浆结构面的剪切强度是决定岩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为了研究注浆结构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开展了三维激光扫描、水泥注浆和直接剪切等系列试验,研究了不同法向应力、粗糙度、注浆厚度等条件下... 实际工程中常见岩体沿着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注浆结构面的剪切强度是决定岩体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为了研究注浆结构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开展了三维激光扫描、水泥注浆和直接剪切等系列试验,研究了不同法向应力、粗糙度、注浆厚度等条件下注浆结构面的变形、破坏与强度特征,建立了粗糙剪胀效应和充填黏结效应协同影响下的注浆结构面剪切强度模型。研究表明:注浆结构面呈现明显的剪切滑移破坏特征,初始阶段的剪切刚度较高,峰后曲线呈下凹形,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浆液结石体;提出了充填效应、黏结效应和异质结构面岩壁强度的表征方法,根据灌浆厚度与上下结构面围合区域的三维形貌特征表征充填效应,根据浆岩接触界面的水灰比、孔隙度和水化度表征黏结效应,根据浆液结石体与结构面岩壁的强度特征以及注浆结构面破坏特征确定异质结构面的岩壁强度;采用JRC-JCS模型表征结构面的粗糙剪胀效应,在此基础上,考虑结构面岩壁与浆液结石体力学特性差异以及浆液结石体的充填黏结效应,建立了注浆结构面剪切强度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大型岩体工程变形控制与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剪切力学性质 剪切强度 注浆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热-自然冷却后花岗岩节理的剪切力学性质
2
作者 王继祥 钟林君 +2 位作者 李璐 刘星 唐志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0586-10595,共10页
与地热场相关的高温显著影响地下岩石节理的力学性质,因此,高温循环热处理后节理力学性质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粗糙度大致相同的花岗岩节理进行400℃高温下不同次数的循环加热-自然冷却处理,并在不同法向应力下开展了直... 与地热场相关的高温显著影响地下岩石节理的力学性质,因此,高温循环热处理后节理力学性质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粗糙度大致相同的花岗岩节理进行400℃高温下不同次数的循环加热-自然冷却处理,并在不同法向应力下开展了直剪试验,分析了花岗岩节理剪切力学性质随循环热处理次数的变化特性,并基于电镜扫描技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从细观角度解释其高温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热处理次数的增加,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和剪切前后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的变化(ΔJRC)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剪切刚度呈减小趋势,而残余剪切强度和峰值剪切位移呈增大趋势。随着循环热处理次数的增加,矿物颗粒出现热膨胀并产生热硬化现象;而当循环热处理次数进一步增加(超过5次)时,矿物内的微裂纹不断发育与扩展。这导致了花岗岩节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研究成果可为变温环境下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节理 循环热处理 剪切力学性质 J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规则粗糙度的类岩石节理剪切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强 宁越 +2 位作者 王晶晶 班宇鑫 傅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5-642,共8页
使用水泥砂浆浇筑试样模拟含节理岩石,并设置不同角度的锯齿状节理,进行直剪试验研究其剪切力学特性,以及剪切强度与法向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节理面的剪切破坏形式主要受锯齿角度控制,起伏角度较大的节理面,主要发生剪断破坏;起伏角... 使用水泥砂浆浇筑试样模拟含节理岩石,并设置不同角度的锯齿状节理,进行直剪试验研究其剪切力学特性,以及剪切强度与法向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节理面的剪切破坏形式主要受锯齿角度控制,起伏角度较大的节理面,主要发生剪断破坏;起伏角度较小的情况下则多发生磨损破坏.剪切过程中出现剪胀现象,并在低法向应力和较大锯齿角度下较明显.同一法向应力条件下,节理面抗剪强度基本符合Mohr-Coulomb准则,使用该准则对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与节理面锯齿角度呈正相关.分别用Patton和Ladanyi模型分析试验结果,前者在节理面锯齿起伏较小的情况下拟合结果较好,后者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直剪试验 剪切力学性质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开挖效应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与能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佳奇 程立攀 +2 位作者 朱斌忠 田永超 黄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基于地下岩体工程开挖扰动的实际情况,开展考虑持续开挖效应,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应力调整过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更具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采用人工劈裂方法制备岩体结构面,开展了常规应力路径和持续开挖效应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系统... 基于地下岩体工程开挖扰动的实际情况,开展考虑持续开挖效应,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应力调整过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更具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采用人工劈裂方法制备岩体结构面,开展了常规应力路径和持续开挖效应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条件下结构面剪切力学性质、声发射特征和能量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荷载强度越大,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降整体上越大,但持续开挖效应下的剪应力降最大值仅为常规应力路径下剪应力降的48.57%;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剪切过程中声发射活动主要集中于结构面受剪破坏和剪应力降产生时,且声发射活动强度与开挖扰动强度正相关,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率极值明显小于常规应力路径下的相应值;持续开挖效应下试样裂纹发育密集度、结构面磨损区域及破坏程度均随开挖扰动强度增加而增加,但试样裂纹发育的密集程度和结构面破坏程度相对常规应力路径下的情况轻;考虑持续开挖效应的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时弹性应变能随扰动荷载增大而增大,均低于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弹性应变能值,持续开挖效应降低了结构面剪切破坏的强度,但更易引发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持续开挖效应 剪切力学性质 声发射 破坏特征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北机场高填方夯后碎块石土剪切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昊 黄达 +2 位作者 肖衡林 王俊杰 马文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重庆江北机场高填方边坡高度普遍为60~120 m,填料主要为砂、泥岩混合料,含石量非常高,也存在较多大粒径块石。对夯后填土开挖4 m深(强夯填土分层厚度)的大探坑,测试夯后填土的密度、物质组成,并拍照获取现场图像。通过筛分测试及图像... 重庆江北机场高填方边坡高度普遍为60~120 m,填料主要为砂、泥岩混合料,含石量非常高,也存在较多大粒径块石。对夯后填土开挖4 m深(强夯填土分层厚度)的大探坑,测试夯后填土的密度、物质组成,并拍照获取现场图像。通过筛分测试及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夯后填料的级配曲线及结构特征。从工程尺度,将夯后填料粒径小于60 mm的视为胶结物,通过重塑样直剪试验测试标定其剪切性质。基于现场照片的图像分析,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夯后填土大尺度颗粒流数值模型,考虑粒径60 mm以上的碎块石的真实分布,模拟研究了江北机场高填方体夯后高含石量填料的剪切变形、损伤演化及剪切强度特征,揭示了夯后填料临近峰值及峰后剪应力与法向位移波动特征、大块石及含石量对剪切带分叉及绕石和峰后剪切应力跌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碎块石土 剪切力学性质 数值模拟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触状态岩石节理的剪切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志成 王晓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12-2319,共8页
除粗糙度外,节理上、下面壁的接触状态是影响其剪切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采用水泥砂浆制备若干不同形貌的节理,对其上、下面壁沿剪切方向错开不同的位移量、形成不同的接触状态以模拟不同偶合度的节理,在常法向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 除粗糙度外,节理上、下面壁的接触状态是影响其剪切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采用水泥砂浆制备若干不同形貌的节理,对其上、下面壁沿剪切方向错开不同的位移量、形成不同的接触状态以模拟不同偶合度的节理,在常法向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剪切强度随错开位移量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少,但错开位移对峰值剪切强度的影响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减弱;峰值剪切位移随错开位移量的增加逐步变大;剪切刚度随错开位移量的增加逐步减少直至某一恒定值,且在高法向应力下错开位移量对剪切刚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采用几种不同的简单函数分析峰值剪切强度与错开位移量之间的关系,在偶合节理峰值剪切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接触状态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准则。与已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采用的描述节理接触状态的参数易于确定且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 节理 直剪试验 剪切力学性质 峰值剪切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