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效率视角的浙江省2030年碳排放配额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李泽坤
任丽燕
马仁锋
刘永强
姚丹
-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究中心
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
基金
宁波市软科学项目(2017A10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171)。
-
文摘
测算浙江省1995—2015年的碳排放总量,构建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合情景分析法对浙江省2030年的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最后以情景预测值为总量限定在效率视角下进行碳配额并分析各市剩余碳排放空间。结果表明:(1)人口总量、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和煤类能源占比对碳排放总量起促进作用,人口总量、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和煤类能源占比每增加1%,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会分别增加3.578%、0.588%、0.295%和1.310%;(2)保持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情景3最符合现实发展要求,情景3下,浙江省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将达到47902.57万吨;(3)ZSG-DEA模型的碳配额结果显示,2030年宁波市碳配额最多,其次为杭州市,丽水市碳配额最少。从绝对剩余碳排放空间看,宁波市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大,其次为杭州市,舟山市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小。从相对剩余碳排放空间看,丽水市相对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大,其次为绍兴市,舟山市需在201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排9.47%。
-
关键词
碳配额
STIRPAT
情景预测
ZSG-DEA模型
剩余碳排放空间
-
Keywords
quota allo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STIRPAT
scenario prediction
ZSG-DEA model
residual carbon emission space
-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