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万立国 魏思聪 +3 位作者 张丽君 貟姗 马海燕 王寒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1,共6页
介绍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工作机制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了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对厌氧消化产甲烷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归纳了该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介绍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工作机制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了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对厌氧消化产甲烷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归纳了该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开发高效节能的微波及组合预处理+厌氧消化污泥处理工艺系统,并进行中试或生产性研究以及全面评价其技术经济与环境效益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微波预处理 组合工艺 消化 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有机污染物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能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赵铮铮 吴瑒 +2 位作者 郑雄 龙敏 陈银广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2-901,共10页
卤代有机化合物(HOPs)作为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最终富集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厌氧消化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手段,可转化有机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等高值产品.然而,HOPs对剩余污... 卤代有机化合物(HOPs)作为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最终富集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厌氧消化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手段,可转化有机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等高值产品.然而,HOPs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述,因此,采用系统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分析了HOPs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关键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HOPs因具有较高毒性而抑制厌氧消化关键阶段,导致甲烷产量降低;部分低毒性HOPs则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激素效应".HOPs主要通过影响增溶、水解、产酸和产甲烷四个关键阶段来调控厌氧消化效能,其中对产酸和产甲烷阶段的影响最为显著.HOPs可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关键酶活性和干扰代谢途径等方式影响厌氧微生物的功能.本研究揭示了HOPs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 剩余污泥 消化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在剩余污泥厌氧磷回收中的应用
3
作者 曾凡哲 郭宇佳 张圣泽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3-1153,共11页
基于磷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磷回收对资源管理、推动社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尿液为氮源,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同步回收剩余污泥厌氧生物释磷液和尿液中的磷,旨在优化回收反应条件并对鸟粪石成... 基于磷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磷回收对资源管理、推动社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尿液为氮源,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同步回收剩余污泥厌氧生物释磷液和尿液中的磷,旨在优化回收反应条件并对鸟粪石成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将鸟粪石结晶法与传统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A/A/O)工艺耦合,进行物料平衡分析并测定磷回收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当腐熟尿液与新鲜尿液的体积比值为10%、氮磷物质的量比n(N)∶n(P)为1∶1、镁磷物质的量比n(Mg)∶n(P)为1.2∶1、pH值为10.0、反应时间t=15 min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在该反应条件下,有大量白色沉淀物析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对沉淀物进行表征,发现其晶型为斜方形,且其沉淀特征峰与鸟粪石的标准特征峰高度吻合,表明该白色沉淀为鸟粪石。将鸟粪石结晶法与传统A/A/O工艺耦合后,出水磷质量浓度降低了91.36%,其中24.67%的磷以鸟粪石形式被成功回收。同时,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氮的占比有所降低,COD从23.3%下降到14.86%,氮质量分数从22.6%下降到10.5%。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磷回收方法,还展示了尿液资源化利用的巨大潜力,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尿 剩余污泥 生物释磷 磷回收 鸟粪石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对剩余污泥和屠宰废物厌氧共消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江涛 吴宇琦 宋秀兰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以剩余污泥和屠宰废物的厌氧共消化体系为对象,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NOR),考察了NOR对厌氧共消化过程中甲烷产率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研究了有机物的代谢途径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NOR质... 以剩余污泥和屠宰废物的厌氧共消化体系为对象,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NOR),考察了NOR对厌氧共消化过程中甲烷产率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变化,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研究了有机物的代谢途径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NOR质量浓度为10 mg/L和15 mg/L时,厌氧共消化50 d后,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由对照的(17.62±0.84)mL/(g·d)增至(24.26±0.84)mL/(g·d)和(23.06±0.87)mL/(g·d);当NOR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厌氧共消化过程的主要产甲烷菌为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arcina,甲烷主要生成路径为氢型产甲烷和乙酸型产甲烷;当NOR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脂肪酸合成和降解过程中绝大多数脂肪酸合成酶、裂解酶和氧化还原酶被富集,促进了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为后续甲烷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消化 剩余污泥 屠宰废物 微生物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剩余活性污泥促进厌氧消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劲锋 殷绚 +1 位作者 谷和平 吕效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简称污泥),考察了污泥絮体结构、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变化规律及超声波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声强大于1 040W/m2时,用超声波处理污泥30m in以上,污泥絮体被打碎,污泥絮体结构遭... 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简称污泥),考察了污泥絮体结构、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变化规律及超声波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声强大于1 040W/m2时,用超声波处理污泥30m in以上,污泥絮体被打碎,污泥絮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污泥中SCOD迅速增加,加速了污泥中有机质的水解反应;声强为2 000W/m2时,用超声波处理污泥60m in,中温((37±1)℃)厌氧消化10d,COD去除率为41%;厌氧消化25d的总产气量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污泥总产气量提高了53%;将发酵罐容积放大10倍,经超声波处理的污泥25d累积的总产气量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污泥总产气量提高了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剩余活性污泥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碱渣预处理强化炼厂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晋 梁家豪 +3 位作者 马文峰 郭绍辉 王庆宏 陈春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09-6619,共11页
热-碱预处理是强化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的有效手段。为降低处理成本,利用炼厂碱渣替代新鲜碱剂,研究了热-碱渣预处理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refinerywasteactivatedsludge,RWAS)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碱渣预处理显著促进了胞内有... 热-碱预处理是强化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的有效手段。为降低处理成本,利用炼厂碱渣替代新鲜碱剂,研究了热-碱渣预处理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refinerywasteactivatedsludge,RWAS)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碱渣预处理显著促进了胞内有机物的释放,蛋白质、多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温度和碱渣剂量的提升而增加,在温度90℃和碱渣剂量4%的条件下,蛋白质、多糖和挥发性脂肪酸分别可达1338.7mg/L、510.9mg/L和651.2mg/L。Pe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碱渣剂量对腐殖酸类物质荧光强度和类黑素产量呈正相关,与厌氧消化停滞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碱渣剂量会抑制RWAS厌氧消化性能。因此,热-碱渣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0℃、碱渣剂量1%。该条件下预处理RWAS厌氧消化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降解率可达66%,最大产酸量为736.2mg/L,甲烷和氢气产量分别是未处理RWAS的5倍和3倍,分别达95.3mL/g-VS(VS为挥发性固体)和11.5mL/g-VS。综上所述,热-碱渣预处理炼厂剩余活性污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炼厂碱渣 预处理 消化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促进石化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劲锋 殷绚 +1 位作者 谷和平 吕效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66-69,共4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分解石化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以下简称“污泥”),考察了超声波对污泥后续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可有效分解污泥,提高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C r),加速污泥的水解速度,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在2 000 W/m2... 采用超声波技术分解石化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以下简称“污泥”),考察了超声波对污泥后续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可有效分解污泥,提高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C r),加速污泥的水解速度,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在2 000 W/m2超声声强下处理60 m in的污泥,厌氧消化25 d累积产生的气体比未处理污泥产生的气体提高了60%以上。厌氧消化10 d,有机物去除率达到40%,比未处理污泥提前约10 d完成厌氧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超声波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杨阳 朱震霆 +4 位作者 杨翠萍 李世豪 张舒 范秀磊 万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9,共14页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回收能源。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3—2023年间收录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对当前...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对剩余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回收能源。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3—2023年间收录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对当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热点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剩余污泥成分、理化特性和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研究表明,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甲烷是该处理技术的重要目的,预处理技术与剩余污泥处理存在重要关联性;物理、化学和生物酶等不同预处理技术对产沼气量有较大影响,针对污泥本身的理化性质而采用更加合适的预处理技术,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消化 甲烷 预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渣预处理策略强化炼厂污泥厌氧消化效能
9
作者 李晋 胡水清 +3 位作者 翁艺斌 姜峻韬 王庆宏 陈春茂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6-3458,F0003,共14页
针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WAS)资源属性,并结合碱渣高碱度特性,提出碱渣预处理及热-碱渣、电解-碱渣和碱性发酵联合预处理策略,旨在提升WAS厌氧消化的甲烷产率。结果表明,碱渣能显著促进胞内有机物溶出,SCOD浓度从128 mg·L^(-1)增至29... 针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WAS)资源属性,并结合碱渣高碱度特性,提出碱渣预处理及热-碱渣、电解-碱渣和碱性发酵联合预处理策略,旨在提升WAS厌氧消化的甲烷产率。结果表明,碱渣能显著促进胞内有机物溶出,SCOD浓度从128 mg·L^(-1)增至2932 mg·L^(-1)。热-碱渣、电解-碱渣和碱性发酵联合预处理可进一步促进蛋白质、多糖和挥发性脂肪酸释放,改善了溶解性有机物可生化性,提升了单宁、芳香类和富含羧基脂环族化合物等难降解物质的生物转化效率,使得甲烷产率较单独碱渣预处理(58.3 ml·g^(-1)-VS)分别提高了62%、80%和97%。共现网络分析显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5、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和Raineyella在分解富含羧基脂环族化合物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经济效益评估,碱性发酵预处理方式净收益最大,可节省处理成本58.5 CNY·t^(-1),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了一条WAS与碱渣协同处理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剩余活性污泥 碱渣 预处理 消化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抑制产甲烷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雨 徐辉 +1 位作者 刘方剑 杨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46,共4页
首先阐述了抑制污泥厌氧产甲烷代谢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初始溶解氧、有机负荷、温度及pH。归纳了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内源抑制因素腐殖酸、氨氮及盐度,腐殖酸可通过竞争产甲烷菌的电子及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抑制产甲烷,氨氮主要依靠影响... 首先阐述了抑制污泥厌氧产甲烷代谢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初始溶解氧、有机负荷、温度及pH。归纳了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内源抑制因素腐殖酸、氨氮及盐度,腐殖酸可通过竞争产甲烷菌的电子及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抑制产甲烷,氨氮主要依靠影响产甲烷菌活性抑制产甲烷,盐度不仅影响产甲烷活性,而且也影响胞内有机基质释放。阐明了两种常用专性和非专性的外源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归纳了抑制污泥厌氧产甲烷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泥产酸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消化 挥发性脂肪酸 内源抑制因素 产甲烷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新策略:导电材料介导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进财 王欣芸 +3 位作者 孙鸿 董姗燕 田帅 朱易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924,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促进DIET产甲烷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制,总结了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的结构特征、电子传递机理和强化剩余污泥厌氧产甲烷效果。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促进DIET产甲烷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制,总结了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的结构特征、电子传递机理和强化剩余污泥厌氧产甲烷效果。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消化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征然 王佳伟 +3 位作者 高金华 文洋 郝姗 张含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分析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物化性质及厌氧消化性能,研究了热水解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污泥中的有机质主要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初沉污泥的脂肪含量高于剩余污泥,而糖类和蛋白质含量则低于剩余污泥。初沉... 通过分析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物化性质及厌氧消化性能,研究了热水解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污泥中的有机质主要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初沉污泥的脂肪含量高于剩余污泥,而糖类和蛋白质含量则低于剩余污泥。初沉污泥热水解前后厌氧消化产气率分别为365和376 L·kg^(-1)TS,剩余污泥分别为102和273 L·kg^(-1)TS。热水解对初沉污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经过热水解处理后,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VS去除率从29%提高至49%,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也从33%提高至48%。因此,热水解处理在提升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需针对不同污泥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热水解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剩余污泥 物化性质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对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世龙 姜思源 +6 位作者 刘宝震 徐学信 何桂琳 杨硕 唐英才 王燕河 王永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07-2412,共6页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过程。PAEs会因塑料制品分解释放等多种原因和途径进入污水,逐渐迁移到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富集。厌氧消化是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主要资...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过程。PAEs会因塑料制品分解释放等多种原因和途径进入污水,逐渐迁移到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富集。厌氧消化是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主要资源化处置方式,污泥中积累的PAEs会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水解、酸化、乙酸化和产甲烷阶段以及功能微生物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PAEs的种类繁多、浓度差异大且具有一定区域特性,需要详细分析不同种类PAEs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具体影响和作用的机制。总结了剩余污泥中PAEs的种类、来源情况及检出现状,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PAEs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以期为研究人员未来在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PAES 剩余污泥 消化 塑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高速转盘破解及破解液厌氧消化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进 谢里阳 +4 位作者 朱彤 徐成海 今井刚 谢元华 江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5,共6页
采用自主开发并设计制造的高速转盘剩余污泥破解装置进行剩余污泥破解实验,考察不同的运转条件对污泥粒径、破解率的影响,并对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发现:转盘在高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高黏度)的剩余污泥... 采用自主开发并设计制造的高速转盘剩余污泥破解装置进行剩余污泥破解实验,考察不同的运转条件对污泥粒径、破解率的影响,并对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发现:转盘在高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高黏度)的剩余污泥中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是导致污泥破解的主要因素,破解污泥的中值粒径可达15μm以下、破解率在50%以上。高速转盘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明显提高: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0 d的厌氧消化实验中,破解污泥CH4产生量与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去除率与未破解污泥的相比分别提高了近20%和12.1%;在不同投配比条件下(3.33%,5%,10%,20%)的半连续式厌氧消化实验中,各个投配比条件下破解污泥的CH4产量均明显提高,若注重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考虑,最佳投配比应介于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破解 高速转盘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剩余活性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文锦 孙水裕 +3 位作者 李楚华 郑莉 姚炜婷 占星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试验选取超声波声能密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城市污水剩余活性污泥(WAS)的缺氧/好氧消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超声辐照的WAS缺氧/好氧消化9天后,MLVSS去除率最高达50.9%,比未经超声辐照的提高了14.4... 试验选取超声波声能密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城市污水剩余活性污泥(WAS)的缺氧/好氧消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超声辐照的WAS缺氧/好氧消化9天后,MLVSS去除率最高达50.9%,比未经超声辐照的提高了14.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超声波强化WAS的缺氧/好氧消化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声能密度0.15 W/mL、超声时间10 min、超声间隔12 h。在最佳条件下,选取不同比例的污泥进行超声处理,研究了不同比例对WAS的缺氧/好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经过超声污泥的比例为30%时消化效果最佳,且消化效果随比例的增大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消化 超声波 剩余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剩余污泥微氧消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颖华 孙丰霞 +1 位作者 高廷耀 周增炎 《中国沼气》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为降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消耗,作者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在低溶解氧状况下的消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序批式的小试和连续流的中试实验。通过监测污泥体积的消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氧... 为降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消耗,作者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在低溶解氧状况下的消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序批式的小试和连续流的中试实验。通过监测污泥体积的消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氧消化的曝气量为好氧消化的1/2时,进泥浓度为20g·L-1,消化温度在30℃左右时,消化效果最好,有机物降解率超过50%,稳定化效果较好。污泥微氧消化工艺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消化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 污水厂 曝气量 效果 监测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高温共厌氧消化能量平衡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台明青 陆浩洋 袁可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20,共6页
利用酒精糟液易降解及其具有的热能资源优势,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高温共厌氧消化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当剩余污泥和酒精糟液以体积比3∶1混合、有机负荷率为1.73 g/(L·d)、污泥停留时间为12.5 d的条件下稳定运行... 利用酒精糟液易降解及其具有的热能资源优势,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高温共厌氧消化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当剩余污泥和酒精糟液以体积比3∶1混合、有机负荷率为1.73 g/(L·d)、污泥停留时间为12.5 d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时,污泥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为49.4%,日产气率为0.54 L/g,能量平衡值为39.73 k J/d,突破了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能量平衡为负值的瓶颈,充分利用了酒精糟液的热能资源。采用ChenHashimoto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评价厌氧消化过程,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和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混合高温共厌氧消化的动力学常数K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640 0,0.084 9 d-1和1.914 1,0.261 9 d-1,表明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混合高温共厌氧消化体系明显优于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酒精糟 高温共 能量平衡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法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
18
作者 胡景田 袁淑廉 +2 位作者 谢秀清 白继德 刘大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9-203,247,共6页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采用两段厌氧消化工艺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引进鞍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作为种泥,中温驯化约110天,投配率为4.7%,消化达到平衡时的有机物去除率为31%、产气量为0.22米~3/公斤有机物(产气中的甲烷含...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采用两段厌氧消化工艺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引进鞍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作为种泥,中温驯化约110天,投配率为4.7%,消化达到平衡时的有机物去除率为31%、产气量为0.22米~3/公斤有机物(产气中的甲烷含量为68%)、有机物负荷为1.1公斤/米~3日。污泥两段消化与传统消化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的处理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石油化工 废水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D-SNAD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实际工程启动研究
19
作者 周月 徐晓晨 +3 位作者 柳丽芬 赵凯歌 杨蒙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针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受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问题,构建了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与SNAD组合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在197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逐级增加水量,最终实现了400 m^(3)/d的设计处理水量... 针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受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问题,构建了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与SNAD组合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在197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逐级增加水量,最终实现了400 m^(3)/d的设计处理水量,出水COD和TN浓度分别为421.1和330.9 mg/L,出水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80.3%和88.0%,PND-SNAD工艺成功启动.碳氮平衡分析表明,PND单元对COD和TN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5.9%和42.6%,出水NH_(4)^(+)-N浓度降低至514.0 mg/L,有效改善了SNAD单元的进水水质.SNAD单元中,82.1%的TN通过厌氧氨氧化途径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ND单元絮状污泥中氨氧化菌相对丰度(0.194%)显著高于反硝化菌相对丰度(0.063%),有利于实现亚硝化.Candidatus Brocadia是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在SNAD单元生物膜上显著富集(相对丰度为2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消化 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 同步亚硝化-化-反硝化(SNAD) 脱氮除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剩余活性污泥好氧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少强 谢倍珍 刘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8-501,共4页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若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验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对剩余活性污泥(WAS)的好氧消化过程进行强化,选取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经超声辐照的WAS,其好氧...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若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验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对剩余活性污泥(WAS)的好氧消化过程进行强化,选取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经超声辐照的WAS,其好氧消化时间最短仅约为13d,比未经超声辐照的缩短了18.00d。对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强化WAS好氧消化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强度1.0W/cm2、超声时间10min、超声间隔8h。实验还研究了WAS达标前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总化学需氧量(TCOD)的变化情况,发现在相对较短的处理时间内,经低强度超声波强化处理的WAS的TCOD降解率仍然能与对照相近甚至高于对照,主要原因是低强度超声波强化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促进了其对有机物的吸收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消化 剩余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