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子齐 魏吉凯 +3 位作者 王桂成 孙颖 杨红刚 常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1,共3页
针对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该区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指出了主力油层剩余油储量丰度较高。阐明了剩余油主要在断层遮挡、构造高部位或断鼻上倾方向富集;受沉积微相影响,平面上剩余油... 针对文中油田文15块沙三段上亚段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该区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指出了主力油层剩余油储量丰度较高。阐明了剩余油主要在断层遮挡、构造高部位或断鼻上倾方向富集;受沉积微相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河道边缘、侧翼及前缘的Ⅱ类和Ⅲ类储层中;纵向上正韵律层水淹模式水下分流河道中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油层注水开发中高渗透层的层间干扰导致相对低渗透层剩余油分布更为突出;注采井网不完善及水驱损失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剩余油滞留。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总体比较零散,平面上主要以豆粒状、团块状和条带状分布富集;纵向上集中分布在部分动用相对较低的主力油层中,油层动用不充分,呈现严重的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储量丰度 构造断裂带 沉积微相 层间干扰 注采不完善 挖潜方向 文15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子齐 庞振宇 +1 位作者 李伟峰 李文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3,共7页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分析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分析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分布,利用吸水剖面动用状况分析剩余油的剖面分布规律。阐述了该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分析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分析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分布,利用吸水剖面动用状况分析剩余油的剖面分布规律。阐述了该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高、构造复杂带与层内河道边缘、相变带二、三类储层及其韵律性控制,以及层问干扰、注采不完善及水驱损失影响。指出该区特高含水油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分布总体比较零散,平面上主要以豆粒状、豆荚状或团块状、条带状分布富集;纵向上集中分布在部分动用相对较低主力油层中,油层动用不充分,呈现严重的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储量丰度 吸水动用 构造相变带 层间干扰 注采不完善 挖潜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控制在地球化学录井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何宏 靳世久 +2 位作者 郝庭柱 薛京生 李莺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研究了单片机控制在地球化学录井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对地球化学录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用地球化学方法测定并计算油层孔隙度、剩余油储量、驱油效率和水洗程度等地球化学参数.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作了较详细描述.系... 研究了单片机控制在地球化学录井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对地球化学录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用地球化学方法测定并计算油层孔隙度、剩余油储量、驱油效率和水洗程度等地球化学参数.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作了较详细描述.系统具有结构先进合理和功能完善等特点,其接口单元解决了传统接口单元采集板零点和标度尺校正精度低和过程麻烦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录井测试系统 单片机控制 油层孔隙度 剩余油储量 驱油效率 水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