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操沈彬 王淑莹 +3 位作者 吴程程 杜睿 龚灵潇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3-1159,共7页
接种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污泥,以剩余污泥发酵上清液中有机物作为反硝化过程电子供体,通过批次试验研究碳氮比(ρ(COD)/ρ(NOx--N)及pH对反硝化过程N-NO2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ρ(NO3--N)为30 mg/L,ρ(COD)/ρ(... 接种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污泥,以剩余污泥发酵上清液中有机物作为反硝化过程电子供体,通过批次试验研究碳氮比(ρ(COD)/ρ(NOx--N)及pH对反硝化过程N-NO2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ρ(NO3--N)为30 mg/L,ρ(COD)/ρ(NOx--N)为1-3时,NO2---N积累量和积累速率随(ρ(COD)/ρ(NOx--N)增加明显升高,继续提高(ρ(COD)/ρ(NOx--N)对NO2--N积累影响很小,在反应过程中最大积累量达到(18.85±1.13)mg/L;p H对反硝化过程N-NO2?积累有明显影响,p H=7时N-NO2?积累速率最大,而NO2--N积累量按p H顺序依次为:p H=9,6,8,7。另外,本试验考察的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系统污泥在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率(wNAR)维持在78%--95%范围内,并且反应初始(ρ(COD)/ρ(NOx--N)对其影响很小,可能是由于该系统的长期碳源电子供体有限,反硝化和发酵条件的引入导致反硝化菌合成硝态氮还原酶能力远远大于亚硝态氮还原酶的还原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发酵耦合反硝化 剩余污泥发酵液 亚硝态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