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江涛
项燚伟
+7 位作者
陈汾君
邓成刚
徐晓玲
程鑫
杨会洁
谢梅
唐启银
王海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稳产、调整阶段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围绕“层间储量均衡动用、平面边水均衡推进、降低井筒压损与废弃压力”思路,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评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储层强敏感性使渗流通道闭塞、边水非均衡指进式侵入、划分单元与开发井网对储量动用控制差、排采与集输工艺不适宜导致气藏废弃压力高等;②低丰度剩余气挖潜、人工干预边水侵入、细分加密提高储量动用、积液积砂助排清堵降阻、增压外输是提高采收率主体技术;③调补建产、内控外排、砂水同治、三级增压等取得显著效果,持续精细挖潜、精准治水和井网重构、注剂驱替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结论认为,形成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高效支撑了涩北气田实现了年产天然气超过50×108m3,连续稳产12年的创举,为打造青海“绿色能源高地”,保障甘青藏三省区天然气供给需求和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疏松砂岩
气
田
边水侵入
细分层系
剩余气挖潜
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开发井网效果评价与调整对策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国亭
贾爱林
+2 位作者
郭智
孟德伟
冀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9,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统评价,因此未来天然气井网优化调整对策尚不明确。为此,充分利用区内1.8×104余口气井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进程中井网的持续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直井规则、混合、水平井整体、加密试验与欠完善等5种类型,并采用加密井增产气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井网的特征和开发效果,提出了高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500 m×650 m、600 m×600 m井网下,天然气的采收率较高,但优化调整面临较大风险;(2)600 m×800 m井网较优,既可达到较高的天然气采收率,又具备优化调整空间;(3)混合开发井网占比高,但储量碎片化严重,优化调整潜力有限;(4)水平井整体井网的优化调整可能性较低。结论认为,针对成熟天然气开发区需加强剩余气精细挖潜与井网精准调整技术攻关,针对未开发区应强化储层结构精准描述与可视化部署、差异化井网实施与储量极致动用技术研究,从而为气田长期稳产及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提供支撑,也为我国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气
田
致密
气
藏
井网特征
混合井网
开发效果
提高采收率
剩余气挖潜
差异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被引量:
10
3
作者
曾大乾
游瑜春
+12 位作者
李中超
宿亚仙
张睿
姜淑霞
石志良
张纪喜
刘国萍
彭松
王丹丹
李辉
李玉丹
余启奎
李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1,共10页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含硫碳酸岩盐气田为例(以下简称普光气田),对气田开发调整的关键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储层精细表征及建模、剩余气精细表征与挖潜、控水、控硫、增压开采等5个方面形成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揭示了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孔-渗特征,形成了“相控+震控”储层精细建模技术,精细表征了储层非均质性空间展布;②建立了普光气田5种类型剩余气分布模式,确定了普光气田储层非均质性控制纯气区剩余气分布,受井网完善程度和高渗条带分布控制,水侵区剩余气分布呈现小零散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剩余气挖潜技术;③提出了普光气田采取“高部位控产、低部位排堵结合”的控水治水对策,实现水侵前缘均匀推进;④明确了储层硫沉积主要发生在近井地带(小于6 m),可导致渗透率最大下降70%~80%(表皮增大6.5~12倍),实验证实了重复酸压治硫效果好于注入溶硫剂;⑤建立了考虑产水及硫沉积的气井多相渗流产能评价方法,确定了气田增压潜力、增压幅度、增压时机及增压方式。结论认为,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的实施,确保了气田自“十四五”以来稳产目标的实现,研究成果对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气
田
开发调整
礁滩相储层精细表征
剩余
气
定量分布与
挖潜
水侵规律与治理
硫沉积规律与治理
低压
气
井增压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江涛
项燚伟
陈汾君
邓成刚
徐晓玲
程鑫
杨会洁
谢梅
唐启银
王海成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复杂天然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21DJ1705)。
文摘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是国内最为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气田开发过程中,受出水、出砂影响,采收率偏低,提高采收率工作始终贯穿于该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但仍然存在瓶颈问题和不适应性。为此,在系统梳理涩北气田试采、建产、稳产、调整阶段开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围绕“层间储量均衡动用、平面边水均衡推进、降低井筒压损与废弃压力”思路,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在评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是储层强敏感性使渗流通道闭塞、边水非均衡指进式侵入、划分单元与开发井网对储量动用控制差、排采与集输工艺不适宜导致气藏废弃压力高等;②低丰度剩余气挖潜、人工干预边水侵入、细分加密提高储量动用、积液积砂助排清堵降阻、增压外输是提高采收率主体技术;③调补建产、内控外排、砂水同治、三级增压等取得显著效果,持续精细挖潜、精准治水和井网重构、注剂驱替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结论认为,形成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高效支撑了涩北气田实现了年产天然气超过50×108m3,连续稳产12年的创举,为打造青海“绿色能源高地”,保障甘青藏三省区天然气供给需求和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疏松砂岩
气
田
边水侵入
细分层系
剩余气挖潜
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践
Keywords
Qaidam Bas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gas field
Edge water invasion
Layer fine division
Residual gas potential tapping
Enhanced gas recovery
Technical practice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开发井网效果评价与调整对策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国亭
贾爱林
郭智
孟德伟
冀光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9,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科技专项“致密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21DJ2106)、“复杂天然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1DJ1704)。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统评价,因此未来天然气井网优化调整对策尚不明确。为此,充分利用区内1.8×104余口气井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进程中井网的持续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直井规则、混合、水平井整体、加密试验与欠完善等5种类型,并采用加密井增产气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井网的特征和开发效果,提出了高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500 m×650 m、600 m×600 m井网下,天然气的采收率较高,但优化调整面临较大风险;(2)600 m×800 m井网较优,既可达到较高的天然气采收率,又具备优化调整空间;(3)混合开发井网占比高,但储量碎片化严重,优化调整潜力有限;(4)水平井整体井网的优化调整可能性较低。结论认为,针对成熟天然气开发区需加强剩余气精细挖潜与井网精准调整技术攻关,针对未开发区应强化储层结构精准描述与可视化部署、差异化井网实施与储量极致动用技术研究,从而为气田长期稳产及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提供支撑,也为我国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苏里格
气
田
致密
气
藏
井网特征
混合井网
开发效果
提高采收率
剩余气挖潜
差异化部署
Keywords
Sulige gas field
Tight gas reservoir
Well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Mixed well pattern
Development effect
Enhanced gas recovery
Remaining gas potential tapping
Dif ferential deployment
分类号
TE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被引量:
10
3
作者
曾大乾
游瑜春
李中超
宿亚仙
张睿
姜淑霞
石志良
张纪喜
刘国萍
彭松
王丹丹
李辉
李玉丹
余启奎
李童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编号:U19B6003)
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项目“礁滩相高含硫气藏储层精细表征及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编号:P20077kxjgz)
中国石化首席科学家工作室项目“普光气田剩余气分布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编号:P23198)。
文摘
中国石化已在四川盆地成功开发了普光和元坝两大高含硫气田,但进入“十四五”以来气田开发进入稳产中后期,面临水侵及硫沉积日益严重、剩余气分布复杂、部分气井油压接近外输压力等新问题。为实现气田稳产和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以普光高含硫碳酸岩盐气田为例(以下简称普光气田),对气田开发调整的关键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储层精细表征及建模、剩余气精细表征与挖潜、控水、控硫、增压开采等5个方面形成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揭示了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孔-渗特征,形成了“相控+震控”储层精细建模技术,精细表征了储层非均质性空间展布;②建立了普光气田5种类型剩余气分布模式,确定了普光气田储层非均质性控制纯气区剩余气分布,受井网完善程度和高渗条带分布控制,水侵区剩余气分布呈现小零散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剩余气挖潜技术;③提出了普光气田采取“高部位控产、低部位排堵结合”的控水治水对策,实现水侵前缘均匀推进;④明确了储层硫沉积主要发生在近井地带(小于6 m),可导致渗透率最大下降70%~80%(表皮增大6.5~12倍),实验证实了重复酸压治硫效果好于注入溶硫剂;⑤建立了考虑产水及硫沉积的气井多相渗流产能评价方法,确定了气田增压潜力、增压幅度、增压时机及增压方式。结论认为,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的实施,确保了气田自“十四五”以来稳产目标的实现,研究成果对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含硫
气
田
开发调整
礁滩相储层精细表征
剩余
气
定量分布与
挖潜
水侵规律与治理
硫沉积规律与治理
低压
气
井增压开采
Keywords
High-sulfur gas field
Development adjustment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reef flat reservoir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apping of remaining gas
Water invasion laws and control
sulfur deposition laws and control
Low-pressure gas well pressurized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李江涛
项燚伟
陈汾君
邓成刚
徐晓玲
程鑫
杨会洁
谢梅
唐启银
王海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开发井网效果评价与调整对策
王国亭
贾爱林
郭智
孟德伟
冀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光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曾大乾
游瑜春
李中超
宿亚仙
张睿
姜淑霞
石志良
张纪喜
刘国萍
彭松
王丹丹
李辉
李玉丹
余启奎
李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