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权优化、会计功能与剩余公司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越 伍中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8,共5页
现实世界中的正交易费用引致了合同的不完全,催生了产权优化的客观需求。产权优化的终极目标是准确界定各产权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并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地加以调整以达到动态优化,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产权优化的关键是维持&qu... 现实世界中的正交易费用引致了合同的不完全,催生了产权优化的客观需求。产权优化的终极目标是准确界定各产权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并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地加以调整以达到动态优化,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产权优化的关键是维持"产权域秩序",主旨是产权保护,尤其是对"弱势产权"的保护。会计具有从微观层面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功能,界定产权是为了保护产权。市场、企业和法律作为界定产权的方式必须以会计为微观基础。会计从微观层面为企业产权优化奠定了坚实的计量基础。产权优化的集中领域是剩余产权及剩余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优化 会计功能 剩余公司治理 剩余产权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动态治理论纲 被引量:22
2
作者 伍中信 曹越 张荣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2,共6页
传统财务治理理论侧重于财务治理结构和权利分布状态等静态范畴的研究,而忽略了财务动态治理的专门研究。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企业... 传统财务治理理论侧重于财务治理结构和权利分布状态等静态范畴的研究,而忽略了财务动态治理的专门研究。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企业公平和效率的并行与平衡。财务动态治理是对传统财务治理的继承和超越,它是剩余公司治理的集中领域和公司动态治理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溯源于企业产权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以不完全合同中的完备部分和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划分为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剩余财权配置是财务动态治理的核心,财务动态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动态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公司治理 财务动态治理 剩余财权 企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