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手,提出“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范畴二重性”等基本概念,是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相对生产力
相对生产关系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被引量:
6
2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5-8,共4页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经济学含义
生产力发展
概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志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9,共2页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范畴
剩余
劳动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
4
作者
许国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9,共4页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出在“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个定义上。其一,这个定义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剩会价值各种涵义中最科学的涵义.不能最充分表达马克思的本意;其二...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出在“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个定义上。其一,这个定义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剩会价值各种涵义中最科学的涵义.不能最充分表达马克思的本意;其二,这个定义将剩余价值规定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范畴,失之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价值
规律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社会科学
5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1,共1页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后郝晓光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持续研究。在本期《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后郝晓光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持续研究。在本期《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一文中。针对“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作者提出不仅要从政治经济学、而且要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的全新观点。作者认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受生产关系的束缚不能参与商品的一般交换,劳动力价值等同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是雇佣资本的附属品,这时,劳动力价值是一种“相对生产关系的商品价值”,与这种劳动力价值对应的是一种“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然而,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劳动力商品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走向市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劳动力不再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成为资本的一般形式,这时,劳动力价值是一种“相对生产力的商品价值”,与这种劳动力价值对应的则应是一种“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用“劳动力价值二重性”的观点来消除“劳动力价值等于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的假设,用“剩余价值二重性”的观点来消除剩余价值等同于剥削的假设,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就不会仅停留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背荣上。这样,就为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生产力发展
剩余价值范畴
剩余价值
学说
劳动力
价值
劳动力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郝晓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文摘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手,提出“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范畴二重性”等基本概念,是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相对生产力
相对生产关系
二重性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被引量:
6
2
作者
郝晓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5-8,共4页
文摘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经济学含义
生产力发展
概念转化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志远
机构
安徽财贸学院成教院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9,共2页
文摘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范畴
剩余
劳动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分类号
F014.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
4
作者
许国新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9,共4页
文摘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出在“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个定义上。其一,这个定义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剩会价值各种涵义中最科学的涵义.不能最充分表达马克思的本意;其二,这个定义将剩余价值规定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范畴,失之偏颇。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价值
规律
资本论
分类号
F014.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社会科学
5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1,共1页
文摘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后郝晓光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持续研究。在本期《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一文中。针对“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作者提出不仅要从政治经济学、而且要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的全新观点。作者认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力商品受生产关系的束缚不能参与商品的一般交换,劳动力价值等同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是雇佣资本的附属品,这时,劳动力价值是一种“相对生产关系的商品价值”,与这种劳动力价值对应的是一种“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然而,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劳动力商品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走向市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劳动力不再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成为资本的一般形式,这时,劳动力价值是一种“相对生产力的商品价值”,与这种劳动力价值对应的则应是一种“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用“劳动力价值二重性”的观点来消除“劳动力价值等于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的假设,用“剩余价值二重性”的观点来消除剩余价值等同于剥削的假设,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就不会仅停留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背荣上。这样,就为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生产力发展
剩余价值范畴
剩余价值
学说
劳动力
价值
劳动力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分类号
F014.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李志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
许国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