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耀桐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5期63-64,共2页
怎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教材需要注意的问题。任勇同志《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本刋1983年第六期,以下简称《作用》)对现有教材的写法提出质疑,认为... 怎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教材需要注意的问题。任勇同志《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本刋1983年第六期,以下简称《作用》)对现有教材的写法提出质疑,认为必须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剩余价值学说未系统形成的基础上闸述第二发现对科社的创立作用。对《作用》的质疑和观点,笔者谈谈一些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四十年代 十九世纪 教材 作用问题 马克思主义 论述 发现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勇 《社会主义研究》 1983年第6期57-58,共2页
至今,无论是编写或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问题,"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已成定论。但是,从马克思、恩格斯... 至今,无论是编写或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问题,"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已成定论。但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四十年代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 唯物史观 恩格斯 五十年代 理论基础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
作者 王新龙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5期59-62,共4页
一些早已定论成为基本常识的问题,遇到新的“挑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新课题,这是理论发展史上常见的情形。比如: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前两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但... 一些早已定论成为基本常识的问题,遇到新的“挑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新课题,这是理论发展史上常见的情形。比如: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前两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但是最近有的同志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剩余价值学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应“包含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见《光明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对象 马克思恩格斯 组成部分 科学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吗?
4
作者 张秉夫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1期76-77,共2页
最近,有一位同志在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8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在谈到剩余价值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时,作者认为:剩余价值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史的关系和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关... 最近,有一位同志在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8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在谈到剩余价值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时,作者认为:剩余价值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史的关系和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关系是不同的;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史的关系,可按传统的讲法去理解,但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关系却不同了,“剩余价值学说却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而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本身的内容,在论述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时应该在其中讲述剩余价值学说。”并为此论题提出了从下论据,请容我边介绍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共产主义 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论题 学杜 无产阶级革命 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和运用毛泽东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学说
5
作者 李效贤 《财贸研究》 1983年第S1期17-19,57,共4页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表现矛盾对立面之间本质关系的两种基本属性,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马克思说:“一个关系包含对立时,不只...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表现矛盾对立面之间本质关系的两种基本属性,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马克思说:“一个关系包含对立时,不只有对立性,而且有诸对立物的统—性”。(《剩余价值学说史》第3卷第114页)恩格斯说:“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学说 辩证关系 卷第 肃反扩大化 对立性 革命干部 阶级斗争扩大化 本质关系 《矛盾论》 苏联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学说的形成
6
作者 古克武 《财贸研究》 1983年第1期21-28,共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卓越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建立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科学体系。在此同时,也大大开阔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奠立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成果,不但包括前资本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卓越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建立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科学体系。在此同时,也大大开阔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奠立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成果,不但包括前资本主义的有关内容。而且包括他们对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的科学预见。后者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资本主义 未来社会 科学预见 《反杜林论》 价值学说 哲学手稿 资产阶级社会 自由人联合体 剩余价值学说 哲学的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要想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意义,就必须理解作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真实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出发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所在就成为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 要想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意义,就必须理解作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真实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出发透彻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所在就成为当前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汉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经济思想史上最负盛名的三大经济学理论,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在解释和走出此次金融危机之时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次贷危机和华尔街的贪婪就是奉行经济自由主义的结... 经济思想史上最负盛名的三大经济学理论,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在解释和走出此次金融危机之时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次贷危机和华尔街的贪婪就是奉行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本是医治有效需求不足的一剂良药,但失业率高、政府债务危机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自由主义经济学 导读 剩余价值学说 经济自由主义 有效需求不足 国家干预 经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元思考——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秉镯 郎廷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61-170,共9页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文本中,恩格斯从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切入,紧紧抓住空想社会主义何以不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何以科学、何以产生、何以实现等问题展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元思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因缺少现实基础而终归为空想,...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文本中,恩格斯从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切入,紧紧抓住空想社会主义何以不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何以科学、何以产生、何以实现等问题展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元思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因缺少现实基础而终归为空想,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科学,英法经济政治关系的唯物辩证法批判使科学社会主义得以产生,资本主义癌变与无产阶级的使命担当使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感
10
作者 张若辰 《广东经济》 2017年第3X期256-256,共1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应对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笔谈)——马克思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前途
11
作者 巴加图里亚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对这一理论和这一实践的关系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表明,就主要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所有制关... “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对这一理论和这一实践的关系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表明,就主要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所有制关系;社会阶级结构;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理论 社会主义 全球化 劳动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1985年第1—6期总目录
12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总目录 科学社会 乡政权 讨论综述 领导体制改革 国外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三义 等院校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淑老师兼启蒙老师
13
作者 刘涤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0-40,共1页
在学术上,我是长期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熏陶而成长起来的。直到四十年代后期,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肤浅地知道一些名词和概念,如剩余价值、雇佣劳动等等;至于深一层的内容则几乎是一无所知。1947年末从美国回到珞珈山,这时自己... 在学术上,我是长期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熏陶而成长起来的。直到四十年代后期,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肤浅地知道一些名词和概念,如剩余价值、雇佣劳动等等;至于深一层的内容则几乎是一无所知。1947年末从美国回到珞珈山,这时自己微弱地怀有心向共产党、迎接解放的思想倾向,但经济学术思想体系则完全是资产阶级的。原来我在哈佛大学时,有一位研究统计、数学根基很好的姓蒋的好友,他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同一事象(如利息、利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经济学 学术思想体系 雇佣劳动 思想倾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根基 四十年代 启蒙老师 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资本耗散与企业亏损
14
作者 杨隆骞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5年第4期42-43,共2页
耗散性是资本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把资本定义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增值性作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条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于狭义资金(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资本)的理解,无一... 耗散性是资本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把资本定义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增值性作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条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于狭义资金(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资本)的理解,无一例外地都介绍了资本的物质性、社会性、垫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本 耗散性 马克思 经济理论 企业亏损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前提条件 生产能力 增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主持人语
15
作者 陈世华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3年第2期3-4,共2页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发行,马克思主义也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很快传到了日本。讽刺的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使日本的原始积累很快走向了全面对外侵略战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弊端,在东... 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发行,马克思主义也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很快传到了日本。讽刺的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使日本的原始积累很快走向了全面对外侵略战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弊端,在东方日本进行了完完全全的实践,使日本近代150年的历史成为“吸血”的历史。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也为人类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继巴黎公社之后的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中国人民也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与日本的侵略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 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主义 中日甲午战争 唯物史观 德国汉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到《资本论》——伊藤诚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形成研究评析
16
作者 夏玉凡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6,23,共4页
伊藤诚在《马克思危机理论形成》一文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基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三个文本的考察,他认为资本过剩论和商品过剩论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但马克... 伊藤诚在《马克思危机理论形成》一文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基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三个文本的考察,他认为资本过剩论和商品过剩论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但马克思未能在其著作中呈现出完整的危机理论,缺乏这样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就无法理清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因此有必要沿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路径去探寻其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诚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剩余价值学说史》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问答
17
《社会主义研究》 1980年第5期35-39,共5页
1.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社会主义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 1.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社会主义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为什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呢?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刻革命,也引起了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变革。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理论基石。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在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包含有向历史唯物主义趋近的合理因素,但本质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们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一切思想家一样,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了,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由此得出了三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者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