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社会的女乐及其音乐艺术——《花国剧谈》中的女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5期55-60,共6页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乐人群体之一是女乐,她们色艺兼营、生活悲惨,但其音乐艺术成就在中国音乐史上十分辉煌。乐籍制度实施后,女乐的生活和执业都被制度强化了,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乐籍制度解体后的晚清。王韬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政论...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乐人群体之一是女乐,她们色艺兼营、生活悲惨,但其音乐艺术成就在中国音乐史上十分辉煌。乐籍制度实施后,女乐的生活和执业都被制度强化了,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乐籍制度解体后的晚清。王韬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政论家,并著有多种关于青楼女乐的笔记,《花国剧谈》即代表作之一,记述了晚清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著名女乐的多则事迹,对于其中女乐的音乐艺术也有较为细致的描绘,可谓研究女乐的重要史料。本文试图梳理《花国剧谈》中的女乐事迹及其音乐艺术,由此说明晚清女乐的特征及其对中国音乐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乐 乐籍制度 晚清 《花国剧谈 王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谈录》词语考释
2
作者 孙励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唐代笔记小说《剧谈录》语言质朴、简洁,为我们研究古白话词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本文分析和解释了其中的一些古白话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也有所补正。 《剧谈录》 古白话
关键词 剧谈录》 词语考释 古白话 词义 笔记小说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家冯叔鸾籍贯、生卒、婚姻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简贵灯 陈俊佳 《福建艺术》 2020年第9期25-30,共6页
时人评价“马二先生的剧谈是极有价值的,近年来他在小说界上也得着了非常的荣誉。”[1]事实上,冯叔鸾不仅在戏剧评论及小说创作伤成绩斐然,其在戏剧理论及剧本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就戏剧评论方面而言,冯叔鸾以“善评剧”名闻于上海剧评界。
关键词 小说界 本创作 评论 理论 冯叔鸾 剧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写《梅兰芳》三部曲
4
作者 徐城北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8-30,共3页
八十年代后期,我写过一系列有关四大名旦家族及其艺术的文章。稍后,就渐渐把笔锋凝聚到梅兰芳和梅兰芳文化现象之上。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因为梅处在近现代中国京剧发展的中轴线上,如果热心京剧,不深入研究梅是不可想像的;二是历来研究梅... 八十年代后期,我写过一系列有关四大名旦家族及其艺术的文章。稍后,就渐渐把笔锋凝聚到梅兰芳和梅兰芳文化现象之上。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因为梅处在近现代中国京剧发展的中轴线上,如果热心京剧,不深入研究梅是不可想像的;二是历来研究梅的人虽多,但就艺术谈艺术的居多,就文化发言的还少。要想研究梅,必须首先掂量一下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古典文明 三部曲 艺术 可想像 票房 “世纪末” 剧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