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莱希特抑或什克洛夫斯基?——论西西《肥土镇灰阑记》中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历君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2期58-63,共6页
1986年底,正值布莱希特逝世三十周年,香港的布莱希特热也达至高潮。该年12月9日,"第七届国际布莱希特研讨会"和"国际布莱希特戏剧节",均在香港隆重揭幕。其中,由市政局、香港艺术中心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合办的&... 1986年底,正值布莱希特逝世三十周年,香港的布莱希特热也达至高潮。该年12月9日,"第七届国际布莱希特研讨会"和"国际布莱希特戏剧节",均在香港隆重揭幕。其中,由市政局、香港艺术中心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合办的"国际布莱希特戏剧节",邀请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陈颙导演,来港演出布莱希特的名作《高加索灰阑记》。同年同月,西西写成了她的《肥土镇灰阑记》。虽然根据现已出版的文字资料,我们无法证明这次演出与西西的《肥土镇灰阑记》有任何关系,但有趣的是,在《肥土镇灰阑记》中,布莱希特的影子却无处不在。为要深入梳理《肥土镇灰阑记》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之间的关系,本文尝试借助帕维在《关于舞台的翻译问题》中阐述的剧场翻译理论,对《肥土镇灰阑记》作细致的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 布莱希特 什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理论 剧场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