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新时期戏剧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戈
《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36-40,共5页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十年的发展进程时,便会发现,戏剧这门艺术也如同其它艺术样式一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观念意识及表现形式,值得很好地去加以研究和总结。一、功能观的扩大在近几年戏剧观念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已经提到...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十年的发展进程时,便会发现,戏剧这门艺术也如同其它艺术样式一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观念意识及表现形式,值得很好地去加以研究和总结。一、功能观的扩大在近几年戏剧观念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已经提到。把戏剧作为配合政治中心、宣传政策的“形象化教材”,是使戏剧失去观众,产生被冷落的“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情形确实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念
戏剧史
表现形式
观众欣赏
艺术样式
剧场效果
话剧
高行健
演员表演
戏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艺术的结合部及其结合的艺术——淮剧《难咽的苦果》探索历程评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贺寿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剧场效应为主要体现尺度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艰难的境地。近几年来,由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崛起,戏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轰动效应几乎一去不返,能演百场的新戏寥若晨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淮剧《难咽的苦果》却能在19个月的时间...
以剧场效应为主要体现尺度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艰难的境地。近几年来,由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崛起,戏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轰动效应几乎一去不返,能演百场的新戏寥若晨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淮剧《难咽的苦果》却能在19个月的时间里,演满700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戏数易其稿的艺术探索之路,剖析其成功的必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探索
必然因素
淮剧
结合部
观众
审美中介
剧场效果
艺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建立京剧丑行独特唱腔体系之探索
3
作者
谢鲁
彭友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0-71,共2页
一、既成事实与历史使命过去京剧界“丑行不重唱”.明末李渔曾说:“丑与副净,则不论喉音,只取性情之活泼,口齿之便捷而已”。既然“没嗓子”,想重唱也重不起来!其实,《拾黄金》丑行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唱京剧许多行当、许多流派乃至其他...
一、既成事实与历史使命过去京剧界“丑行不重唱”.明末李渔曾说:“丑与副净,则不论喉音,只取性情之活泼,口齿之便捷而已”。既然“没嗓子”,想重唱也重不起来!其实,《拾黄金》丑行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唱京剧许多行当、许多流派乃至其他剧种的唱腔,而且模仿须维妙维肖足以乱真。遗憾的是,丑行往往不唱或唱得很少,即或唱,也往往采用怪声怪气怪腔怪调等耍滑稽、卖噱头办法博取廉价的剧场效果.久而久之,“丑行不重唱”合理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唱腔
历史使命
体系
声腔艺术
剧场效果
湖北省
探索
艺术特色
既成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幽默、感伤与生命感——评赵家捷的《傅尔的故事三部曲》
4
作者
谭霈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6,69,共4页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剧坛出现了进入新时期以后的第一个繁荣期,其显著标志是一批“问题剧”相继诞生,它们凭藉所提出的社会问题的及时性和尖锐性获得强烈的剧场效果。就在这时,南京的剧作家赵家捷奉献出他的喜剧作品《傅尔外传》,...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剧坛出现了进入新时期以后的第一个繁荣期,其显著标志是一批“问题剧”相继诞生,它们凭藉所提出的社会问题的及时性和尖锐性获得强烈的剧场效果。就在这时,南京的剧作家赵家捷奉献出他的喜剧作品《傅尔外传》,与当时诸多的“问题剧”相比较,它完全是另一种姿色,另一种格调。或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曲
生命感
繁荣期
剧作家
喜剧
剧场效果
问题剧
评论
作品
及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5
作者
朱寿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1,共8页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朱寿桐内容提要:'96中国戏剧交流会参演剧目呈现了一系列回归戏剧本体的鲜明路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几乎所有剧目的上演都先得在“剧”的属性上寻...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朱寿桐内容提要:'96中国戏剧交流会参演剧目呈现了一系列回归戏剧本体的鲜明路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几乎所有剧目的上演都先得在“剧”的属性上寻找恰当的定位,“戏”的成分被明显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家
现实主义
剧场
性
剧目
戏剧本体
人物关系
戏剧交流
剧场效果
戏剧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期戏剧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戈
出处
《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36-40,共5页
文摘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十年的发展进程时,便会发现,戏剧这门艺术也如同其它艺术样式一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观念意识及表现形式,值得很好地去加以研究和总结。一、功能观的扩大在近几年戏剧观念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已经提到。把戏剧作为配合政治中心、宣传政策的“形象化教材”,是使戏剧失去观众,产生被冷落的“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情形确实是这样。
关键词
戏剧观念
戏剧史
表现形式
观众欣赏
艺术样式
剧场效果
话剧
高行健
演员表演
戏剧功能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艺术的结合部及其结合的艺术——淮剧《难咽的苦果》探索历程评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贺寿光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摘
以剧场效应为主要体现尺度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艰难的境地。近几年来,由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崛起,戏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轰动效应几乎一去不返,能演百场的新戏寥若晨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淮剧《难咽的苦果》却能在19个月的时间里,演满700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戏数易其稿的艺术探索之路,剖析其成功的必然因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探索
必然因素
淮剧
结合部
观众
审美中介
剧场效果
艺术型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建立京剧丑行独特唱腔体系之探索
3
作者
谢鲁
彭友和
机构
湖北省京剧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0-71,共2页
文摘
一、既成事实与历史使命过去京剧界“丑行不重唱”.明末李渔曾说:“丑与副净,则不论喉音,只取性情之活泼,口齿之便捷而已”。既然“没嗓子”,想重唱也重不起来!其实,《拾黄金》丑行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唱京剧许多行当、许多流派乃至其他剧种的唱腔,而且模仿须维妙维肖足以乱真。遗憾的是,丑行往往不唱或唱得很少,即或唱,也往往采用怪声怪气怪腔怪调等耍滑稽、卖噱头办法博取廉价的剧场效果.久而久之,“丑行不重唱”合理化了。
关键词
京剧
唱腔
历史使命
体系
声腔艺术
剧场效果
湖北省
探索
艺术特色
既成事实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默、感伤与生命感——评赵家捷的《傅尔的故事三部曲》
4
作者
谭霈生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6,69,共4页
文摘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剧坛出现了进入新时期以后的第一个繁荣期,其显著标志是一批“问题剧”相继诞生,它们凭藉所提出的社会问题的及时性和尖锐性获得强烈的剧场效果。就在这时,南京的剧作家赵家捷奉献出他的喜剧作品《傅尔外传》,与当时诸多的“问题剧”相比较,它完全是另一种姿色,另一种格调。或许。
关键词
三部曲
生命感
繁荣期
剧作家
喜剧
剧场效果
问题剧
评论
作品
及时性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5
作者
朱寿桐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1,共8页
文摘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朱寿桐内容提要:'96中国戏剧交流会参演剧目呈现了一系列回归戏剧本体的鲜明路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几乎所有剧目的上演都先得在“剧”的属性上寻找恰当的定位,“戏”的成分被明显地...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家
现实主义
剧场
性
剧目
戏剧本体
人物关系
戏剧交流
剧场效果
戏剧性因素
分类号
J802.1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新时期戏剧观念的变化
吴戈
《思想战线》
198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戏曲艺术的结合部及其结合的艺术——淮剧《难咽的苦果》探索历程评述
贺寿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建立京剧丑行独特唱腔体系之探索
谢鲁
彭友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幽默、感伤与生命感——评赵家捷的《傅尔的故事三部曲》
谭霈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戏剧的回归——’96中国戏剧交流会剧目展评
朱寿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