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主旋律电影剧作与意识形态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邵君立
-
机构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2-15,共4页
-
基金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8年度一般项目:"中国电影学派视阈下的民族地区影像记录发展研究"(课题编号:XNYJY1812)研究成果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策的导向,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掀起了又一个高潮。梳理一下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它的三个方向:民族历史话语的再叙述、后革命时代英雄的赞歌和经济中国的模范传奇。这三个方向上的创作排序是有其固定方法的,它们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和剧作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如果说意识形态的力量愈被强化剧作的空间愈有限的话,那么按照这个顺序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获得的自由是呈现递增的。
-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剧作法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电影中的悬念及其运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朱玛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1期44-47,共4页
-
文摘
一、悬念及其作用 什么叫悬念?“悬”是牵挂的意思,“念”指思念、挂念。这里主要是指在小说、戏剧和电影欣赏中,读者和观众所产生的一种非常有趣的心里活动,既关切事件的发展、又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心的紧张心情。悬念,国外的一些电影艺术家又常常称之为“悬疑”,它既包含牵肠挂肚的惦念,又包含对人物和情节的思考、质疑,直到水落石出,谜底揭开,观众的悬疑才获冰释,并从中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审美快感。 古今中外的文艺家们早就在小说和戏剧作品中广泛运用悬念,因为它能引起观众和读者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心。文学艺术,要想打动人、教育人。
-
关键词
观众
故事影片
总体悬念
维克托
翠翠
弗朗克
戏剧和电影
故事片
剧作法
炸弹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