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勇
黎兵
+3 位作者
周荣军
张毅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43,共12页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为1665km^3。同时,采用了输沙量、宇宙核素、数字高程模型、河流下切速率和裂变径迹等方法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结果表明,岷江流域的剥蚀速率应介于0.26~0.5mm/a之间,剥蚀厚度介于0.94~1.44km之间,剥蚀量介于21213.50~32636.16km^3之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的剥蚀一沉积体系中,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之间的比率介于5.11%~7.85%之间,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剥蚀量不相匹配,成都盆地属于半封闭盆地,因此,不能利用成都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充填体积恢复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沉积体系
岷江流域
成都盆地
沉积
通量
剥蚀
量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勇
黎兵
周荣军
张毅
A.L.Densmore
M.A.Ellis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enter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4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03013
40372084)
+2 种基金
中石化重大前瞻性研究项目(编号G0800-06-ZS-28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50616004)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08)资助的成果。
文摘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为1665km^3。同时,采用了输沙量、宇宙核素、数字高程模型、河流下切速率和裂变径迹等方法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结果表明,岷江流域的剥蚀速率应介于0.26~0.5mm/a之间,剥蚀厚度介于0.94~1.44km之间,剥蚀量介于21213.50~32636.16km^3之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的剥蚀一沉积体系中,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之间的比率介于5.11%~7.85%之间,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剥蚀量不相匹配,成都盆地属于半封闭盆地,因此,不能利用成都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充填体积恢复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
关键词
剥蚀-沉积体系
岷江流域
成都盆地
沉积
通量
剥蚀
量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东缘
Keywords
denudation
-
accumulation system
Minjiang River drainage system
Chengdu basin
sedimentary flux
denudation volume
Late Cenozoic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李勇
黎兵
周荣军
张毅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