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古生界上泥盆统底和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估算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响响
林畅松
+1 位作者
刘景彦
崔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2500m以上,总体上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草湖凹陷西北地区和东部鼻状隆起核部剥蚀幅度最大,剥蚀量大于2500m;T50剥蚀量为100~1000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剥蚀量高值区位于草湖凹陷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草湖凹陷
构造不整合面
剥蚀
量
估算
地层结构外延
剥蚀量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古生界上泥盆统底和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估算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响响
林畅松
刘景彦
崔永刚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西部新区资助项目(编号:XBKY04-44)
文摘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2500m以上,总体上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草湖凹陷西北地区和东部鼻状隆起核部剥蚀幅度最大,剥蚀量大于2500m;T50剥蚀量为100~1000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剥蚀量高值区位于草湖凹陷东部。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草湖凹陷
构造不整合面
剥蚀
量
估算
地层结构外延
剥蚀量变化率
Keywords
Tarim basin, Caohu depression, structural unconformable surface, evaluation of denudation, formation-structural extrapolation, variation rate of denud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古生界上泥盆统底和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估算
张响响
林畅松
刘景彦
崔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