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炮检距剖面相位移时间偏移
1
作者 张叔伦 赵景霞 +2 位作者 孙沛勇 朱光明 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88,600,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频率—波数域共炮检距剖面叠前时间偏移算法。本文方法在常速条件下将零炮检距剖面的叠后相位移公式推广到非零共炮检距剖面 ,该公式是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到的。运用平均速度或叠加速度可使公式的使用范围适应纵向...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频率—波数域共炮检距剖面叠前时间偏移算法。本文方法在常速条件下将零炮检距剖面的叠后相位移公式推广到非零共炮检距剖面 ,该公式是用数值拟合方法得到的。运用平均速度或叠加速度可使公式的使用范围适应纵向速度变化。理论上本文的公式只在常速下是精确的 ,但合成记录和野外资料试算表明 ,即使速度变化较大 ,该方法也能有效成像 ,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减少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炮检距 剖面相位移 时间偏移 数值拟合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与剖面相资料建立储层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S区块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卫卫 党海龙 +3 位作者 张亮 高荣华 王强 刘双双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精细表征鄂尔多斯盆地S区块不同沉积微相环境下储层砂体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展布规律,综合利用沉积平面相与单井剖面相资料,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计算储层的三维精细相模型,再根据相模型控制采用高斯随机函数算法建立储层的属性参数模型... 为精细表征鄂尔多斯盆地S区块不同沉积微相环境下储层砂体在平面及垂向上的展布规律,综合利用沉积平面相与单井剖面相资料,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计算储层的三维精细相模型,再根据相模型控制采用高斯随机函数算法建立储层的属性参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相模型预测方面,工区平面上长8_2~1小层主要发育3条北东向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东部主要发育泥质沉积;垂向上长8_2~1小层中部发育一套连片分布、稳定性好、厚度为15~30m的主力砂体,长81小层内部主要发育3套厚度为5~10m且平面上广泛发育的泥质隔夹层。在提高模型精度方面,变差函数主、次变程分析中步长取值150m可搜索到平面上任意井点的属性参数。抽稀井相模型验证可知相模型偏差率最大为6.5%,最小为0.0%,平均为3.0%,相模型精度高,为区块后期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剖面相 控建模 地质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龙 陈红汉 +2 位作者 王家豪 熊万林 李新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1-55,137-138,共5页
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远沙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建立了测井相图版。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 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远沙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建立了测井相图版。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研究区的主要砂体类型。文章充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刻画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交油气后备储量及合理开发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单井 剖面相 沉积微 嫩江组 松辽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方法在提高地震分辨率及地震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国忱 印兴耀 +1 位作者 张广智 张繁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5-51,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在小波变换域(相空间)内进行地震波能量补偿,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文中还论述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特性,对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分析,形成小波分析相剖面。用垂直小波分析相剖面...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在小波变换域(相空间)内进行地震波能量补偿,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文中还论述了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特性,对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分析,形成小波分析相剖面。用垂直小波分析相剖面可以划分地震层序,进而研究沉积地层的沉积层序及内部精细结构;用水平小波分析相剖面可确定岩性的横向变化,为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定量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层序 沉积层序 小波分析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盆地永铸街气田沉积物源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儒明 陈宗太 +4 位作者 汪彦 陈明瞩 周移兴 李光恒 伍佳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2,共5页
根据研究区的基本资料和相应成果,在分析保山盆地基本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发现因保山盆地主控断层的西边在盆地演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隆升状态,从而造成不同地带砾岩的分布和含量存在差异,在钻测井、地震资料中的体现也不相同。通过多种方... 根据研究区的基本资料和相应成果,在分析保山盆地基本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发现因保山盆地主控断层的西边在盆地演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隆升状态,从而造成不同地带砾岩的分布和含量存在差异,在钻测井、地震资料中的体现也不相同。通过多种方法对永铸街气田的主物源方向进行论证后,认为永铸街气田的物源来自西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岩性 地震剖面 羊邑组 保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探测砂土中软黏土包的瑞雷波方法
6
作者 居炎飞 明道贵 关欣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填海造陆地基固结过程中容易形成软黏土包,给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砂土中的软黏土包进行定位。提出探测填海造陆地基砂土中软黏土包的瑞雷波方法。采用两道瑞雷波法提高瑞雷波检测的横向分辨率,同时在测试场... 填海造陆地基固结过程中容易形成软黏土包,给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砂土中的软黏土包进行定位。提出探测填海造陆地基砂土中软黏土包的瑞雷波方法。采用两道瑞雷波法提高瑞雷波检测的横向分辨率,同时在测试场地进行静力触探法检测,通过对比验证了瑞雷波法在软黏土包定位中的有效性。通过连续数次进行多道信号提取,绘制了较大范围内软基土体的两道瑞雷波相速度剖面热图,由热图可以直观地发现软黏土包及其基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包 静力触探 两道瑞雷波法 速度剖面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