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红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采用宫腔镜与阴式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142例PCS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6~10天住院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比较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采用宫腔镜与阴式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142例PCS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6~10天住院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阴式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瘢痕缺陷矫形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6%(66/71),观察组为95.77%(68/7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1%(1/71),对照组为11.27%(8/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瘢痕缺陷矫形术与阴式修补术治疗PCSD效果相当,宫腔镜手术中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康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阴式修补术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被引量:18
2
作者 蒋清清 于鹏 谢红斌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阴道彩超及宫腔镜诊断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患者8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放置举宫杯后分离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宫腔镜定位后切除子宫切口...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阴道彩超及宫腔镜诊断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患者8例,在全麻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放置举宫杯后分离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宫腔镜定位后切除子宫切口瘢痕缺陷部位组织,缝合子宫肌层,再用宫腔镜进行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86.24±2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3.25±28.24)ml,术后经期由原来的(13.00±3.65)d缩短至(5.85±1.54)d(P<0.05)。1例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宫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杨文娟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金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行剖宫产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瘢痕子宫再... 目的:分析医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金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行剖宫产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72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剖宫产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占60.0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3株(占30.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7株(占9.33%);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对莫西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结论: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妊娠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琼 邹叶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96-99,218,共5页
目的对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改善孕妇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8例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 目的对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改善孕妇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8例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给予观察组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取得100%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周内复查B超均提示子宫前壁剖宫产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术后均无月经淋漓或月经量改变等异常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患者血β-HCG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及治疗费用上,观察组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应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血β-HCG水平 月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罗飞 文丹丹 李华 《巴楚医学》 2019年第4期25-27,33,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法在瘢痕子宫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19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瘢痕子宫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472例。其中,对照组245例采用传统方法手入宫腔取胎头,试验组227例采用切口外子宫... 目的:探讨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法在瘢痕子宫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19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瘢痕子宫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472例。其中,对照组245例采用传统方法手入宫腔取胎头,试验组227例采用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比较两组在取胎头时间、子宫切口撕裂率、切口血肿形成率、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子宫切口撕裂率、切口血肿形成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取胎头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产钳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切口外子宫下段取胎头法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增加术中产钳助产率,但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子宫下段 取胎头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仲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后 临床分析 远期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剖宫产 AIEM 剖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能发生致命性的大出血和子宫破裂,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或生育能力。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剖宫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樊宇英 王伦志 +1 位作者 唐磊 张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核磁共振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庆丽 李志刚 闫淑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PC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PCSD患者,其中37例行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为对照组,另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PCS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PCSD患者,其中37例行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为对照组,另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治疗后月经量和经期、盆腔感染发生率、术后1 a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9/39)]与对照组[94.59%(35/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82.05%(32/39)]高于对照组[56.76%(21/37)](P<0.05);试验组阴道流血时间、经期较对照组短,月经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盆腔感染发生率[0(0/39)]低于对照组[16.22%(6/37)](P<0.05);试验组术后1 a妊娠率[74.36%(29/39)]高于对照组[51.35%(19/37)](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治疗PCSD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阴道流血时间,调节月经周期及月经量,预防盆腔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 宫腔镜下切口憩室矫形术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腹腔镜治疗 被引量:13
10
作者 蔡如玉 谢红 黄美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2011-05~2012-05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切除术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9±7)min,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2011-05~2012-05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切除术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9±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5±18)ml,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9个月,术前6例经期均延长(14-23 d),平均(18.2±3.1)d术后缩短至5-9 d,平均(7.0±1.4)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可显著缩短患者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宪瑞 林志金 +1 位作者 王明波 宋云霓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者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98例患者资料,针对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行阴式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行宫、腹腔镜手术治...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者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98例患者资料,针对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行阴式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并发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30±3.10)ml,比对照组(35.36±4.23)ml少,肛门排气时间(3.10±0.07)d,比对照组(4.30±1.10)d短,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且总并发症率8.16%比对照组26.53%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者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使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 腹腔镜 宫腔镜 阴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淑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7期3128-3129,共2页
目的探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均进行剖宫产。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均进行剖宫产。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使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性恶露时间、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较少,住院时间、止血时间、血性恶露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分娩过程中,采用阿氏切口联合背带式缝合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子宫阿氏切口 背带式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亚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5 mg/次,1次/d,持续用药5 d,观察组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并在动脉中注入50 mg甲氨蝶呤。比较两组住院、包块消失、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统计治疗前后病灶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包块消失及β-HCG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直径均较治疗前变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4/46),观察组为6.52%(3/4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有效清除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病灶,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皇甫政彤 苏忠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3期4292-4293,共2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诊疗的58例CSP患者,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和负压吸引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诊疗的58例CSP患者,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和负压吸引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负压吸引组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宫腔镜组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率。结果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负压吸引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负压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d宫腔镜组患者血清β-hCG转阴率为93.10%(27/29),高于负压吸引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与负压吸引组13.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电切术 负压吸引清宫术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淑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32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治疗有效18例,治愈率56.2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复发,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31.25%,两组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有效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疗效好且并发症和复发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秀华 高玉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CSP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IE)联... 目的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CSP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UAIE)联合清宫术,观察组接受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月经复潮时间、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低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CSP,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和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子宫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陷形成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锦霞 凌秋渊 +1 位作者 刘秀梅 黄珊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3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分娩并选择剖宫产方法的产妇17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女性在剖宫产分娩之后的1年之内是否出现子宫瘢痕缺陷,分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分娩并选择剖宫产方法的产妇17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女性在剖宫产分娩之后的1年之内是否出现子宫瘢痕缺陷,分为研究组(形成子宫瘢痕缺陷,44例)及对照组(未形成子宫瘢痕缺陷,132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陷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比较两组孕产妇资料发现,产前子宫后位、手术切口距离女性宫颈内口之间的距离、女性产褥阶段的感染史、子宫外科手术史、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切口的最终缝合方式是导致P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以剖宫产术后有无PCSD形成为应变量(无=0、有=1),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子宫后位、手术切口距离女性宫颈内口之间的距离、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最终缝合方式、女性产褥阶段的感染史、子宫外科手术史是导致P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PCSD形成受产前子宫后位、手术切口距离女性宫颈内口之间的距离、女性产褥阶段的感染史、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最终缝合方式、子宫外科手术史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重视术后复查,围绕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PCS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 子宫瘢痕缺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剖宫产切口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桂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子宫切口的多种临床处理,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切口加固缝合的多种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620±120)ml,所有患者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子宫切口的多种临床处理,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切口加固缝合的多种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620±120)ml,所有患者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新生儿死亡。产后42 d来院复查超声子宫下段切口均未异常发现,无一例术后晚期大出血。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时切口的加固缝合,降低了术中大出血及产后宫腔积血的风险。瘢痕子宫剖宫产时充分术前准备,充分医患沟通,经验丰富的医生术中随机应变的处理及子宫切口加固折叠缝合是非常正确,值得各级产科医生学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切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荣兰 魏莉娟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清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CSPDS+子宫修补术治疗,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CSP效果更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 子宫修补术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宫瘢痕修剪联合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970-297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子宫瘢痕修剪联合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陵县妇幼保健院接收的85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子宫切... 目的分析原子宫瘢痕修剪联合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陵县妇幼保健院接收的85例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观察组在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基础上联合原子宫瘢痕修剪。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比较术后6~12个月阴道异常流血情况,术后1 a子宫瘢痕憩室再次发生情况及憩室大小、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6.82%(3/44)]较对照组[24.39%(10/41)]低(P<0.05)。观察组子宫瘢痕憩室再次发生率[2.27%(1/44)]较对照组[19.51%(8/41)]低(P<0.05)。观察组憩室小于对照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原子宫瘢痕修剪联合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应用于再次剖宫产术中,可减少子宫瘢痕憩室的再发,增加残余肌层厚度,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双层连续缝合 子宫瘢痕修剪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