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C具有静脉栓塞与感染几率低以及失血量少等优势[1]。但是,阴道分娩带来的产痛极大影响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近几年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越来越高,实施分娩镇痛可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更易接受阴道试产[2]。但是国内对VBAC行分娩镇痛仍持有不同态度。鉴于此,本文对接受分娩镇痛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而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分娩镇痛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相对头盆不称(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单胎妊娠经阴道成功分娩的7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前次剖宫产指...目的:探讨相对头盆不称(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单胎妊娠经阴道成功分娩的7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前次剖宫产指征分为RCPD组(133例)和非RCPD组(632例),并对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RCPD组与非RCPD组身高(157.84±4.69 cm vs 159.43±4.95 cm)、分娩孕周(38.1±2.44 w vs 38.70±1.76 w)、第二产程时长(42.14±34.87 min vs 34.00±29.46 min)、钳产助产比例(24.81%vs 14.24%),分娩前后Hb下降均值(17.50±11.78 g vs 15.57±11.81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PD组中90例获得前次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质量数据(3311.67±412.26 g)高于本次VBAC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025.00±560.1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阴道试产绝对禁忌证,合理控制新生儿体质量、适宜的分娩时机、安全有效运用助产技术可促进这部分人群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展开更多
文摘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产科争论焦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包括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与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两种。有研究表明,再次剖宫产会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而VBAC具有静脉栓塞与感染几率低以及失血量少等优势[1]。但是,阴道分娩带来的产痛极大影响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近几年来,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对分娩镇痛的需求越来越高,实施分娩镇痛可减少产妇的顾虑,使其更易接受阴道试产[2]。但是国内对VBAC行分娩镇痛仍持有不同态度。鉴于此,本文对接受分娩镇痛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从而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分娩镇痛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探讨相对头盆不称(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单胎妊娠经阴道成功分娩的7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前次剖宫产指征分为RCPD组(133例)和非RCPD组(632例),并对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RCPD组与非RCPD组身高(157.84±4.69 cm vs 159.43±4.95 cm)、分娩孕周(38.1±2.44 w vs 38.70±1.76 w)、第二产程时长(42.14±34.87 min vs 34.00±29.46 min)、钳产助产比例(24.81%vs 14.24%),分娩前后Hb下降均值(17.50±11.78 g vs 15.57±11.81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PD组中90例获得前次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质量数据(3311.67±412.26 g)高于本次VBAC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025.00±560.1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阴道试产绝对禁忌证,合理控制新生儿体质量、适宜的分娩时机、安全有效运用助产技术可促进这部分人群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