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决策冲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静 徐萌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5,共6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决策行为冲突,为制定决策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3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后...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决策行为冲突,为制定决策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3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妊娠孕妇的分娩决策行为冲突包括决策认知受限是行为冲突前因(分娩决策复杂、信息限制)、知情决策不足是行为过程冲突诱因(价值观冲突、多元决策主体冲突)、决策冲突行为及体验(决策行为表现、决策情感体验)。结论:剖宫产后妊娠孕妇在分娩决策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护士应制定适宜的决策支持策略,以期尽可能降低其决策冲突,提升决策质量,以降低盲目再次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决策 决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子宫完全破裂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屈在卿 周训琼 马润玫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子宫完全破裂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OLAC孕妇,共1770例,其中发生子宫完全破裂6例(0.34%)。记...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子宫完全破裂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OLAC孕妇,共1770例,其中发生子宫完全破裂6例(0.34%)。记录子宫完全破裂病例患者的相关情况及母儿不良结局。结果:6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新生儿窒息率33.33%(2/6),产后出血率66.67%(4/6),输血率50.0%(3/6),无母亲死亡病例,窒息新生儿经抢救后结局均良好。结论:严格评估TOLAC适应证以降低子宫破裂发生率,提高监测水平,及时及早地发现子宫破裂的情况,减少母儿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子宫完全破裂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头盆不称因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志华 范佳颖 +2 位作者 程曦 董涛威 曲晓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相对头盆不称(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单胎妊娠经阴道成功分娩的7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前次剖宫产指... 目的:探讨相对头盆不称(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单胎妊娠经阴道成功分娩的7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前次剖宫产指征分为RCPD组(133例)和非RCPD组(632例),并对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RCPD组与非RCPD组身高(157.84±4.69 cm vs 159.43±4.95 cm)、分娩孕周(38.1±2.44 w vs 38.70±1.76 w)、第二产程时长(42.14±34.87 min vs 34.00±29.46 min)、钳产助产比例(24.81%vs 14.24%),分娩前后Hb下降均值(17.50±11.78 g vs 15.57±11.81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PD组中90例获得前次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质量数据(3311.67±412.26 g)高于本次VBAC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025.00±560.1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PD因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阴道试产绝对禁忌证,合理控制新生儿体质量、适宜的分娩时机、安全有效运用助产技术可促进这部分人群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盆不称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26
4
作者 陈诚 常青 王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2010年收治的3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分为"高...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2010年收治的3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分为"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和"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同时将"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VBAC组)和再次剖宫产组(RCS组),并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孕妇中,"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86例,"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256例,其中VBAC组12例,RCS组244例。RCS组中因社会因素手术者117例,占47.95%;VBAC组孕妇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RCS组(P<0.05)。RCS组新生儿因RDS转NICU的发生率、NICU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VBAC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孕期应行详尽检查,筛选出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高危"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其余应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再次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产前评估 分娩方式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柏晓玲 李建琼 +3 位作者 罗忠琛 孙贵豫 许吟 张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6,53,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再通过便利抽样法从该3所医院抽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43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再通过便利抽样法从该3所医院抽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43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对本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决策倾向得分为(3.79±1.17)分,年龄、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既往阴道分娩史及医生对分娩方式的建议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决策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阴道试产感知风险、风险倾向与分娩方式决策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均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风险倾向对分娩方式决策的中介效应值为0.108(P<0.05),95%CI(0.062,0.162),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比值为0.13。结论年龄越小、居住地为乡镇和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有阴道分娩史、医生没建议分娩方式和医生建议阴道分娩的孕妇更倾向于决策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感知风险越低和风险倾向越高的孕妇更倾向选择阴道试产,且风险倾向在阴道试产感知风险和分娩方式决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风险决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莉莉 翟巾帼 +2 位作者 陶杰 周丽花 刘轩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究决策辅助手册联合在线分娩决策支持的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产检的9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 目的探究决策辅助手册联合在线分娩决策支持的多元共享决策模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产检的9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孕期宣教的基础上接受多元共享决策干预。分别对两组分娩决策冲突程度、分娩方式偏好、分娩后决策后悔程度和最终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多元共享决策干预后,决策冲突量表得分降低(P<0.001),在分娩方式偏好调查中表示“不确定”的人数减少,选择经阴道生产的人数增加;最终观察组孕妇行剖宫产者30人(68.2%),阴道分娩者14人(31.8%);观察组孕妇对本次分娩决策后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女性开展多元共享决策可降低其决策冲突程度、增强阴道试产意愿并帮助其做出理性科学的分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共享决策 决策辅助工具 选择性再次剖宫产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动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建琼 柏晓玲 +1 位作者 罗忠琛 楼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试产的动机,为制定促进该人群选择阴道试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拟行阴道试产的孕妇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医生建议行阴道试... 目的深入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试产的动机,为制定促进该人群选择阴道试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拟行阴道试产的孕妇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医生建议行阴道试产,知晓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知识,自身与朋友的阴道分娩经历,剖宫产的不良体验,避免再次手术和有再次妊娠的计划。结论医护人员应了解孕妇选择阴道分娩的动机,实施针对性干预策略促进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选择阴道分娩,避免盲目选择再次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动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述 周玮 +3 位作者 杨赟萍 魏琳娜 徐玉婵 李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临床决策,提高VBAC成功率,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方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临床决策,提高VBAC成功率,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中心TOLAC孕妇共452例,其中VBAC孕妇342例,TOLAC失败孕妇110例,根据最终分娩方式从各随机选取110例孕妇分为VBAC组和TOLAC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BAC的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①总体VBAC率为75.67%(342/452),TOLAC失败率为24.33%(110/452)。②产前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VBAC组与TOLAC失败组孕妇的孕周分别为(38.44±2.13)、(38.96±1.34)周,既往因不良孕产史行引产分别为11.82%、2.80%,存在妊娠合并症为32.73%、2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5.15±1.69、3.71±1.52),既往阴道分娩史(32.73%、20.56%),自然临产(86.36%、17.76%)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③母婴妊娠结局单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3191.82±489.00)、(3334.15±375.9)g,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408.75±142.31)、(560.85±168.61)mL,VBAC组均低于TOLAC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LAC失败组中有7例不全子宫破裂。2组妊娠结局中输血、产褥感染、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病例。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OR=0.122,95%CI=0.010~1.441)、既往阴道分娩史(OR=0.034,95%CI=1.297~715.194)、早产(OR=186.54,95%CI=2.225~15638.578)及自然临产(OR=52.37,95%CI=8.949~306.517)均是VBAC的影响因素。结论:VBAC的影响因素为孕妇的孕周、既往阴道分娩分娩史、既往因不良孕产史引产、存在妊娠合并症、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自然临产、早产史。VBAC组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TOLAC失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阴道分娩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人群的妊娠间隔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立阳 李佳钋 +1 位作者 侯悦 乔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间隔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母婴结局的影响,以利于产科医生为剖宫产后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妇女提供有关妊娠间隔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单胎妊娠孕妇1515例,按照再次妊娠间隔分为... 目的:研究妊娠间隔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母婴结局的影响,以利于产科医生为剖宫产后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妇女提供有关妊娠间隔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单胎妊娠孕妇1515例,按照再次妊娠间隔分为0~12个月、13~24个月、25~60个月、大于60个月4组,分别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并按照调整因素的不同建立三个模型,观察不同妊娠间隔对不同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1515例患者中,大于60个月组所占比例最多,为54.7%(n=828),而0~12个月组所占比例最少,为1.3%(n=19)。在调整混杂因素最多的模型中,较短的妊娠间隔(0~12个月)会增加早产的风险(OR 4.30,95%Cl 1.27~14.60),而过长的妊娠间隔(大于60个月)则会增加早产(OR 2.13,95%Cl 1.10~4.13)、胎膜早破(OR 2.42,95%Cl 1.01~5.8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OR 2.65,95%Cl 1.07~6.60)。其他并发症在最终的模型中并未发现与妊娠间隔有明显关联。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较短的妊娠间隔(小于12个月)会增加早产的风险,而较长的妊娠间隔(大于60个月)则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此结论可以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提供有关妊娠间隔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间隔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早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前置胎盘的风险 被引量:59
10
作者 蒋学风 罗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6-587,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前置胎盘 妊娠 风险 剖宫产率上升 剖宫产 妇产科医师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院剖宫产手术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练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上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人群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也带来产后出血等相关...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上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人群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也带来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增加。随着产科疾病谱的变化,分娩方式的决策更为复杂。因此,剖宫产术的规范化应用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指南解读 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 相关并发症 规范化应用 产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囊阻断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顾蔚蓉 李笑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649,共4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合并胎盘植入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分娩时往往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短时间内患者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有效减少产时出血、并为保留子宫创造条件,是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提... 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合并胎盘植入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分娩时往往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短时间内患者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有效减少产时出血、并为保留子宫创造条件,是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问题。血管球囊阻断技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将球囊导管置于主要供血动脉阻断血供,起到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和缩短手术时间的作用。目前相关的报道大多数为回顾性研究,且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和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球囊阻断技术 前置胎盘 手术中 应用 产时出血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洪婧贞 洪淑蓉 +2 位作者 胡继芬 庄红梅 杨长兴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阴道试产结局的风险。方法:参考《头位分娩评分法》及《bishop评分法》,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简称改良评分法),绘制并与Weitein's法、Flamm法的ROC曲线... 目的: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患者阴道试产结局的风险。方法:参考《头位分娩评分法》及《bishop评分法》,建立瘢痕子宫产前预测改良评分法(简称改良评分法),绘制并与Weitein's法、Flamm法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根据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得到最佳截断点,并以此分析改良评分法分值与试产结局的关系。结果: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0.988)明显大于Weitein's法(0.577)和Flamm法(0.616),3种诊断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评分法的ROC曲线得到最佳截断点为18分,改良评分法评分>18分的阴道分娩率(94.8%)高于评分≤18分(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93例)的评分(22.33±1.94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39例)的评分(14.35±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评分法的诊断效率较传统方法高,能较好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 瘢痕子宫 产前预测 改良评分法 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子宫瘢痕情况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紫露 邓芯茹 董晓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1-685,共5页
目的:将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用于检测子宫下段瘢痕最薄处僵硬度,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分娩... 目的:将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用于检测子宫下段瘢痕最薄处僵硬度,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分娩前进行SWE检查,根据剖宫产术中判断是否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分为先兆子宫破裂组(19例)和正常组(161例),根据孕妇是否有瘢痕压痛症状分为瘢痕压痛组(45例)和无瘢痕压痛组(135例)。比较各组子宫瘢痕最薄处弹性值、厚度、瘢痕压痛、分娩结局,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对预测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①先兆子宫破裂组弹性模量平均值大于正常组(42.25±6.02 kPa vs.19.21±7.98 kPa,P<0.05),先兆子宫破裂组中弹性图像评分为3分、4分的比例(31.58%、68.42%)高于正常组(16.1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瘢痕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0.63 mm vs.1.67±0.95 mm,P>0.05)。瘢痕弹性模量平均值预测先兆子宫破裂的最佳截断值为34.27 kPa,灵敏度100.0%,特异度94.4%。②瘢痕压痛组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高于无瘢痕压痛组(22.22%vs.6.67%,P<0.05)。瘢痕压痛组弹性模量平均值大于无瘢痕压痛组(31.16±8.83 kPa vs.18.47±9.06 kPa,P<0.05),瘢痕弹性模量平均值预测瘢痕压痛的最佳截断值为25.93 kPa,灵敏度88.9%,特异度73.3%。结论:SWE技术评估子宫下段瘢痕僵硬度及功能是可行的,瘢痕弹性值相较于瘢痕厚度、瘢痕压痛症状对于瘢痕功能评估性能更好,对于先兆子宫破裂的预测价值更大,对临床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瘢痕弹性 子宫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