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相PWM整流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发山 刘根锋 +1 位作者 张宏伟 耿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68-2070,共3页
考虑到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只有一相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完成网侧电流的单相旋转坐标变换和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实现网侧电流的矢量控制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MATLAB/Simulink... 考虑到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只有一相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完成网侧电流的单相旋转坐标变换和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实现网侧电流的矢量控制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基于RT-LAB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满足系统要求,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前馈解耦控制 单相坐标旋转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磁场定向前馈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志刚 路国锋 郝荣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7,236,共5页
针对大功率交流传动控制场合,在研讨其实现方案的基础上,就基于前馈解耦控制方式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系统进行了研究。研讨了异步电动机解耦方式与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影响电机解耦及磁场定向的因素,对转子电阻进行了辨识,并对所... 针对大功率交流传动控制场合,在研讨其实现方案的基础上,就基于前馈解耦控制方式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系统进行了研究。研讨了异步电动机解耦方式与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影响电机解耦及磁场定向的因素,对转子电阻进行了辨识,并对所述的矢量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控制系统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磁场定向 前馈解耦控制系统 辩识 矢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电流前馈解耦控制和滑模控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庆军 刘海舰 +2 位作者 赵冰冰 申兆丰 魏月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9,共6页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性以及工程设计难以实现等特点,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无功补偿效果易受补偿装置元器件参数的变化及外界的扰动的影响。以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电压环...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性以及工程设计难以实现等特点,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无功补偿效果易受补偿装置元器件参数的变化及外界的扰动的影响。以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其中电压环采用滑模控制,电流环采用新型的无电感参数前馈解耦控制。经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不受电感参数的影响,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滑模控制 无电感前馈解耦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解耦控制器在恒温恒湿空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超 张伟平 马玉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四输入、四输出的传递函数矩阵,并采用前馈补偿法设计解耦补偿器,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变换为对角矩阵,从而解除了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仿... 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四输入、四输出的传递函数矩阵,并采用前馈补偿法设计解耦补偿器,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变换为对角矩阵,从而解除了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仿真结果表明,该解耦控制器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改善和提高了系统的品质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解耦控制 恒温恒湿 传递函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轴带发电机整流器的前馈解耦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以建 许慧敏 +1 位作者 李硕 解传辉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轴带发电机效率,建立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整流器的轴带发电机整流系统.采用一种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三相SVPWM整流器.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组成的解耦模... 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轴带发电机效率,建立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整流器的轴带发电机整流系统.采用一种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三相SVPWM整流器.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组成的解耦模块能实现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使幅值和频率均变化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给出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PI)调节器的设计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上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控制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整流器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带发电机 前馈解耦控制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的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琳 聂子玲 +1 位作者 叶伟伟 许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0-1920,共11页
为解决五电平变换器电容电压不均衡且控制算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该文结合前馈解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以变换器电容均压控制和永磁同步电机dq电流控制为目标选择最优电压矢量,采用前馈补偿对中点电压和... 为解决五电平变换器电容电压不均衡且控制算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该文结合前馈解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以变换器电容均压控制和永磁同步电机dq电流控制为目标选择最优电压矢量,采用前馈补偿对中点电压和悬浮电容电压进行解耦控制,并将解耦后的值代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以实现电流跟踪的目的。通过突加突卸负载和正反转切换仿真和实验,从响应时间和悬浮电容电压偏移度等多角度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 前馈解耦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前馈解耦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皓宇 祝长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77-1787,共11页
为了消除电磁轴承支撑的刚性转子系统径向各自由度间的耦合,提出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径向四自由度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针对解耦后系统存在的不平衡振动,提出基于不平衡量辨识的转子不平衡补偿方法;为了提升解耦和不平衡补偿效果,利用... 为了消除电磁轴承支撑的刚性转子系统径向各自由度间的耦合,提出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径向四自由度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针对解耦后系统存在的不平衡振动,提出基于不平衡量辨识的转子不平衡补偿方法;为了提升解耦和不平衡补偿效果,利用最速跟踪微分器来获取前馈解耦控制器及不平衡量辨识器所需的微分信号.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前馈解耦控制器可以将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径向原来相互耦合的四自由度系统解耦为4个单自由度系统;利用所设计的不平衡量辨识器辨识出转子不平衡量并对其进行补偿,能够抑制转子系统的不平衡振动;采用最速跟踪微分器,不仅能够削弱测量噪声对解耦效果及不平衡补偿效果的影响,还能够提升控制系统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振动控制 主动电磁轴承(AMB) 前馈解耦控制 最速跟踪微分器 转子不平衡 不平衡量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前馈功率解耦控制策略下的Buck型复合式整流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红 申伟良 +2 位作者 管玉应 司明君 王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150,共6页
针对井下LED照明设备对低压直流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采用Buck型复合式H桥拓扑对AC-DC变换器的整流级进行了设计,使整流级既可以参与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又能够实现对纹波扰动的抑制。文章详细分析了Buck型复合式H桥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电路... 针对井下LED照明设备对低压直流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采用Buck型复合式H桥拓扑对AC-DC变换器的整流级进行了设计,使整流级既可以参与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又能够实现对纹波扰动的抑制。文章详细分析了Buck型复合式H桥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等效模型,推导了实际被控量的开关状态函数,提出了一种电压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对解耦电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和解耦电路参数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型复合式H桥拓扑 纹波扰动 功率解耦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68
9
作者 周华伟 温旭辉 +1 位作者 赵峰 张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1-99,10,共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但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影响转矩响应性能。传统的PI无法实现解耦,而电压前馈解耦策略对参数敏感,因此提...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矢量控制的目标是使PMSM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但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存在耦合,影响转矩响应性能。传统的PI无法实现解耦,而电压前馈解耦策略对参数敏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内模的滑模电流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使用内模控制策略控制理想电机解耦模型,保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使用积分滑模控制实现dq轴电流解耦,同时提高系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对参数摄动和外扰动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实现dq轴电流解耦,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并且具有优良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电流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宇博 王旭东 周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2-1652,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对电机参数敏感、抗扰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偏差解耦控制电流的耦合项,发现相对于传统电压前馈解耦,偏差解耦的耦合项简单且易于控制,解决了传统电压前馈... 为解决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对电机参数敏感、抗扰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流偏差解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偏差解耦控制电流的耦合项,发现相对于传统电压前馈解耦,偏差解耦的耦合项简单且易于控制,解决了传统电压前馈解耦控制解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电流滑模观测器的跟踪特性,将定子电流的估计值作为状态变量,反馈到系统输入端,用以补偿定子电流误差值。该方法不仅对电流环实现更好的补偿控制,还实现d、q轴电流完全解耦,保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电流偏差解耦控制 电流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解耦的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明辉 杨星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为了对注塑机料筒各段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提高注射制品质量,采用内模解耦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温度解耦控制。方法针对料筒各段温度之间的耦合,基于内模控制思想,采用逆矩阵变换对料筒温度进行解耦,设计出内模解耦控制器,并与传统前馈解... 目的为了对注塑机料筒各段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提高注射制品质量,采用内模解耦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温度解耦控制。方法针对料筒各段温度之间的耦合,基于内模控制思想,采用逆矩阵变换对料筒温度进行解耦,设计出内模解耦控制器,并与传统前馈解耦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模解耦控制策略较传统前馈解耦控制能更好地对料筒温度进行解耦控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抗干扰性和鲁棒性。结论该控制方案设计简单、可调参数少,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料筒温度 前馈解耦控制 内模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建华 张国基 +2 位作者 曹俊波 高殿荣 杜国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共8页
磁液双悬浮轴承是以电磁悬浮为主,静压为辅的一种新型支承轴承,能够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适于中速重载的场合。由于液体静压系统特性为小间隙、强阻尼、正刚度、斥力型,而电磁悬浮系统特性为大气隙、弱阻尼、负刚度、吸力型,且两... 磁液双悬浮轴承是以电磁悬浮为主,静压为辅的一种新型支承轴承,能够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适于中速重载的场合。由于液体静压系统特性为小间隙、强阻尼、正刚度、斥力型,而电磁悬浮系统特性为大气隙、弱阻尼、负刚度、吸力型,且两系统共同支承时相互耦合,互为干扰,大幅降低了支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本文拟研究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磁液两支承系统之间的耦合特性,揭示其耦合力的产生机理并设计解耦控制器。首先,本文介绍了磁液双悬浮轴承的结构特点、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的受力形式以及控制调节机理。然后,建立了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的数学传递函数,揭示磁液两支承系统之间的耦合特征及影响规律。最后,设计了类前馈解耦控制器及对角阵解耦控制器,并通过SimuOnd模块对比分析了两种解耦控制器的解耦效果。研究表明:两种解耦控制器均能够有效减小单自由度磁液两支承系统间的耦合程度,但类前馈解耦控制器比对角阵解耦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准确性,更适用于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磁液两支承系统的解耦控制。本论文能够为磁液双悬浮系统的稳定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双悬浮轴承 单自由度支承系统 解耦控制 前馈解耦控制 对角阵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复烤区温度与排潮率的解耦控制仿真研究
13
作者 李京娜 董静洁 冯丽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67-270,共4页
烟叶复烤是香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复烤过程中温度、水分直接影响了复烤后的烟叶指标和后续烟叶的制丝、打包等工序,复烤干燥区是一个复杂多变量强耦合系统。为了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针对云南某复烤厂仅控制温度而未考虑与湿度的... 烟叶复烤是香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复烤过程中温度、水分直接影响了复烤后的烟叶指标和后续烟叶的制丝、打包等工序,复烤干燥区是一个复杂多变量强耦合系统。为了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针对云南某复烤厂仅控制温度而未考虑与湿度的耦合性,并且其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采集大量现场数据,在获得干燥区排潮率软测量模型和温湿度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前馈解耦控制方法进行了干燥区温度与排潮率的控制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区温度与排潮率的前馈解耦控制与未解耦PID控制相比,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复烤 干燥区 温度 排潮率 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PI混合控制及解耦补偿的PMSM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龙记 邵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8-317,共10页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存在较大抖动和控制增益值导致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趋近律的滑模-PI混合控制策略。在传统指数趋近律基础上,设计了新型混合趋近律解决系统的抖动问题,电机启动时,结合PI调节器降低启动电流。针对三相永磁...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存在较大抖动和控制增益值导致启动电流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趋近律的滑模-PI混合控制策略。在传统指数趋近律基础上,设计了新型混合趋近律解决系统的抖动问题,电机启动时,结合PI调节器降低启动电流。针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的凸极效应和模型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解耦电流PI控制策略。电流环引入前馈解耦补偿,通过内模控制方式对电流环参数进行整定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解耦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能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新型趋近律 滑模-PI混合控制 前馈解耦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电路闭环的单相PWM整流器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孙毅超 赵剑锋 +1 位作者 季振东 姚晓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230,共9页
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广泛应用于三相PWM整流器场合。然而,在单相PWM整流器场合,由于主电路缺少一个自由度,为进行坐标变换需构造虚拟自由度。本文通过在控制系统构造离散的正交虚拟电路,实时计算得到与实际电压电流正交... 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广泛应用于三相PWM整流器场合。然而,在单相PWM整流器场合,由于主电路缺少一个自由度,为进行坐标变换需构造虚拟自由度。本文通过在控制系统构造离散的正交虚拟电路,实时计算得到与实际电压电流正交的虚拟分量,并对虚拟量进行反馈构成闭环控制。与传统通过实际物理量延时1/4个电网周期构造虚拟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引入延迟环节,且对虚拟量进行了虚拟闭环控制,动态性能大大提高。另外,探讨了虚拟参数差异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前馈解耦控制 虚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风电场的静止同步补偿器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杰 刘白杨 +2 位作者 高士然 王跃球 邹陆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6,共6页
针对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数学模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PI控制和前馈解耦控制相结合的STATCOM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STATCOM公共连接点电压和STATCOM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控制均采用了... 针对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数学模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非线性PI控制和前馈解耦控制相结合的STATCOM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STATCOM公共连接点电压和STATCOM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控制均采用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非线性PI控制,STATCO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控制采用了前馈解耦控制。电压外环非线性PI控制提高了装置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电流内环前馈解耦控制实现了对逆变器输出电流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控制策略时STATCOM在固定工况和工况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性能,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压控制策略 非线性PI控制 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联型变换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矢量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瑞 徐殿国 苏勋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111,共5页
当永磁同步发电机接并联型变换器时,由于并联变换器之间会相互影响,采用传统模型进行控制时会对发电机的运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文中给出了基于并联型变换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得出了其等效电路,分析了并联变换器之间的相互... 当永磁同步发电机接并联型变换器时,由于并联变换器之间会相互影响,采用传统模型进行控制时会对发电机的运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文中给出了基于并联型变换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得出了其等效电路,分析了并联变换器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到风电机组工作环境恶劣,根据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设计了滑模观测器,实现了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根据上述分析,设计了前馈解耦控制策略,既实现了d轴和q轴分量之间的解耦,又削弱了两并联变换器之间的耦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最后,对一组10kW直驱型风电平台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 并联型变换器 滑模观测器 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PWM整流技术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辛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54,175,共4页
针对不可控或半控整流引起电网大量谐波和无功日益严重问题,采用改进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设计,分析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及改进的前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与传统PWM... 针对不可控或半控整流引起电网大量谐波和无功日益严重问题,采用改进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设计,分析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及改进的前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与传统PWM整流器对比,并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进行了系统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整流器能快速获得稳定的直流母线输出电压,鲁棒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前馈解耦控制 直流母线电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卓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85-291,300,共8页
对使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抑制次同步振荡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对STATCOM及其控制系统在d、q坐标系建模时,直接使用机组轴系转速偏差作为iq附加指令反馈到控制器,不必如以前文献中介绍的预先需作变换,也能产生相应的次同步和超同... 对使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抑制次同步振荡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对STATCOM及其控制系统在d、q坐标系建模时,直接使用机组轴系转速偏差作为iq附加指令反馈到控制器,不必如以前文献中介绍的预先需作变换,也能产生相应的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与阻尼轴系次同步振荡。据此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框图设计,包括使用前馈解耦控制方法,以提高次同步电流跟踪能力。按复杂电力系统建模的数字仿真表明,按此控制策略的STATCOM具有良好的阻尼SSO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静止同步补偿器 阻尼控制 数字仿真 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缸系统反馈线性化分析与系统解耦
20
作者 袁朝辉 董胜 刘文风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0期1119-1124,1142,共7页
为解决汽车转向缸加载控制中出现的诸如强位置干扰、多通道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将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理论引入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中,对各通道耦合问题开展了以前馈补偿为基础的解耦控制,所设计的前馈补偿结构简单,解耦网络阶次低;针对... 为解决汽车转向缸加载控制中出现的诸如强位置干扰、多通道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将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理论引入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中,对各通道耦合问题开展了以前馈补偿为基础的解耦控制,所设计的前馈补偿结构简单,解耦网络阶次低;针对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将非线性系统精确反馈线性化与最优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最优控制器,该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问题转化为线性系统的综合问题,采用渐近输出跟踪方法实现系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耦合,但当系统存在高度非线性时,仅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控制不能达到高品质的性能要求,而进一步设计的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最优控制器考虑系统非线性时,系统能快速、准确达到预置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缸加载 电液伺服系统 前馈解耦控制 精确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