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徐霞飞 杨建梅 +1 位作者 彭丹 徐斐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指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肝病生存质量调查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接受前馈控制护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升,预后效果更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 乙型肝炎肝硬化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论下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于佳芳 金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理论下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理论下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前馈控制理论下肠内营养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机体营养状态、炎性因子水平及病情状态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腹泻、腹胀、呕吐、胃潴留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理论下肠内营养护理模式可提升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急性病情和慢性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论 肠内营养护理 脓毒症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曾丽云 罗春霞 邓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48-151,194,共5页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 目的 通过随机试验设计,探究持续腹内压监测联合前馈控制理论在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持续腹内压监测与前馈控制理论。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干预后第1、3、7、14天的腹内压变化情况、营养状态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以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7、14天,试验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第14天,试验组NRS200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良好耐受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等耐受和不耐受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合持续的腹内压监测和前馈控制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在早期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化患者营养状态并减少营养缺乏的风险,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监测 前馈控制理论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真莉 廖雪梅 徐静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7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7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给予患者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和复苏期低体温发生率、复苏期躁动寒战发生率、复苏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1 h后、手术结束时及病房交接时体温升高、心率减慢、血压降低(P<0.05),低体温发生率、躁动寒战发生率降低,术后复苏时间及肌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显著,对促进机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保温护理 骨科手术 复苏期 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模型前馈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祎璠 曹越 司风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 为了对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宽负荷运行时进行更精确地前馈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引导神经网络(PGNN)的预测前馈信号模型,并基于间隙度量法确定了多模型的负荷段分配。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预测方法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方法对负荷区段进行合理划分,结合过热器机理引导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可以对强耦合、大惯性的过热汽温宽负荷前馈信号进行精准预测。结果表明:在机组宽负荷运行时,随着负荷降低控制对象的非线性程度逐渐增强,需要更多的模型数量,采用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前馈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与当前工况相适应的前馈信号,有效提升过热汽温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过热汽温 前馈控制 深度神经网络 多模型间隙度量PG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构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干预措施及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茜巍 马琴 帕热旦木·托乎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干预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构建ESRD血液透析患者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模式,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SRD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 构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干预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构建ESRD血液透析患者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模式,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ESRD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协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小组构建的前馈控制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营养生化指标[白蛋白(ALB)、血钙、血磷],统计干预期间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两组ESCA评分、ALB、血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两组血磷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模式可增强ESRD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前馈控制 营养状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前馈控制方案快速计算分析
7
作者 张保航 张召 +1 位作者 雷晓辉 魏宏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明渠调水工程中为适时适量的满足下游用水需求,需要提前制定控制方案。前馈控制方案的设计往往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调度人员难以快速做出决策。基于蓄量补偿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刁河节制闸至十二里河节制闸段作前馈控制,基于蓄量... 明渠调水工程中为适时适量的满足下游用水需求,需要提前制定控制方案。前馈控制方案的设计往往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调度人员难以快速做出决策。基于蓄量补偿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刁河节制闸至十二里河节制闸段作前馈控制,基于蓄量补偿计算结果,分析了初始流量、分水流量与前馈控制时间的关系,构建了单、双变量的前馈控制时间快速计算公式。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蓄量补偿控制下游水位偏差的影响,得到初始流量、分水流量与下游水位最大偏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针对工程运行中的极端工况,原蓄量补偿控制的下游水位偏差过大的问题,采用二次蓄量补偿规则对渠池进行前馈控制,有效减小了下游水位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调水 蓄量补偿法 前馈控制 快速计算公式 二次蓄量补偿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部参数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前馈控制及扰动抑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其新 王嘉祺 朱永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28,共12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延迟效应会降低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裕度。引入Smith预估补偿器可以补偿延迟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但Smith预估补偿器要求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已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提出时变模型自适...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延迟效应会降低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裕度。引入Smith预估补偿器可以补偿延迟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但Smith预估补偿器要求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已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提出时变模型自适应预估方法,分别对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进行自适应估计,实现Smith预估补偿器的全参数自适应。设计基于位置输出超前值预测和扰动抑制的滑模前馈控制器,与全参数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控制相结合,确保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降低系统对参数不确定的敏感性,并提高系统的抗扰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及多种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有着更高的跟踪精度,即使在非理想条件下,对参数不确定依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随机扰动依然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SMITH预估补偿 全参数自适应估计 位置输出超前值预测 滑模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窄波束天线前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操礼长 谢学东 +2 位作者 王小旗 邓德鑫 韩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随着毫米波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高频点高速率的卫星载荷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大。基于毫米波卫星信号的高动态窄波束的特点,地面伺服系统的高动态条件下稳定跟踪成为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考虑到目前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无法满足窄波... 随着毫米波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高频点高速率的卫星载荷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大。基于毫米波卫星信号的高动态窄波束的特点,地面伺服系统的高动态条件下稳定跟踪成为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考虑到目前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无法满足窄波束信号的稳定跟踪,需对伺服控制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针对大口径窄波束天线跟踪的特殊要求,分析复合控制的动态特性,并结合工程应用情况提出仿真模型,优化实用性复合控制方案,满足高动态窄波束天线的高精度稳定跟踪要求,为后续大口径窄波束天线地面高精度跟踪提供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高精度跟踪 窄波束 大口径 高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计前馈控制的主动抑振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曦 张乾 +1 位作者 肖楠 陈瑶瑶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超精密运动台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其伺服精度与主动抑振能力直接决定了半导体设备的性能.针对超精密运动台高速运动时,测量基准因动力学特性受到机器内部噪声的激励而产生振动,导致超精密运动台在这些模态下跟随误差变大的问题,... 超精密运动台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部件,其伺服精度与主动抑振能力直接决定了半导体设备的性能.针对超精密运动台高速运动时,测量基准因动力学特性受到机器内部噪声的激励而产生振动,导致超精密运动台在这些模态下跟随误差变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前馈控制的主动抑振方法,利用加速度计对被测对象加速度信号实时采集的特性精准测量谐振频点,使用相位延迟滤波器解决信号延迟,并通过设计前馈控制器对振动信号进行有效衰减.以实验室设备为例,通过MATLAB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仿真验证,以及整机性能验证,确认基于加速度计前馈控制的主动抑振方法对解决高频振动引起伺服误差较差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前馈控制 主动抑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优化和PID变参数改造的热电AGC优化控制研究
11
作者 王力 姚澎 +3 位作者 张磊 匡柳 陈思勤 江晓然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在电力行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火力发电厂面临着提供既经济又优质的电力的双重挑战。从供电端来看,用户期望获得稳定且质量上乘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其用电需求及其变化。这就要求电网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电压和频率,以确保电能的质量。然而... 在电力行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火力发电厂面临着提供既经济又优质的电力的双重挑战。从供电端来看,用户期望获得稳定且质量上乘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其用电需求及其变化。这就要求电网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电压和频率,以确保电能的质量。然而,电网本身并不产生电能,它主要负责电能的传输和分配。因此,电能的质量最终依赖于发电端。为了确保发电端能够向电网提供高质量的电能,优化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是一个有效的策略。AGC控制系统的优化不仅能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还能确保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电力质量的高标准要求。本研究以中卫电厂的火电机组为例,开展针对锅炉主控静态前馈控制的优化改造,同时执行针对锅炉主控PID变参数和中间点过热度PID输出上下限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优化控制 前馈控制 PID变参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红梅 经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98-200,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比较两组进入麻醉复苏室(T_(1))、进入麻醉复苏室10 min(T_(2))、出麻醉复苏室(T_(3))时镇静、躁动程度[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评分组间、时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常规组T_(1)、T_(2)、T_(3)比较,试验组T_(1)、T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_(2)时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护理策略预防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13
作者 吕晓兰 刘泽梅 章月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策略预防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84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入院,39例)与观察组(2...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策略预防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84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入院,39例)与观察组(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入院,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馈控制护理策略,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程度[舒适状况量表(GCQ)、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记录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GCQ、自我管理能力及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应用于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中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护理策略 化疗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在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钟莉 王建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在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150例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1组应用... 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在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150例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1组应用红外线照射及常规护理,对照2组应用前馈控制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三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随访2个月后手部功能、瘢痕程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干预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2组(P<0.05);三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1、2组(P<0.05);三组VSS各条目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2组(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满意度优于对照1、2组(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前馈控制干预可缓解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手部功能,减轻瘢痕严重程度,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烧伤 瘢痕增生 红外线照射 前馈控制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邵英 邓璐路 赵丹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75-24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接受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情绪[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脊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脊椎功能量表(JOA)]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JOA评分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2/4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9/40)](χ^(2)=5.165,P<0.05)。结论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脊椎功能,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念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趣诱导联合前馈控制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李星 颜艳梅 唐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童趣诱导联合前馈控制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纳选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含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童趣诱导联合前馈控制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纳选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含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童趣诱导联合前馈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以及雾化吸入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10 d后,组间SF-36各项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经对比,均显示为观察组明显更优(P均<0.05);组内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经对比,均为干预10 d后更佳(P均<0.05)。组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经对比,均为观察组更早(P均<0.05)。组间干预期间的总依从率经对比,显示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童趣诱导联合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并提高其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雾化吸入 童趣诱导 前馈控制护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调速器功率前馈控制修正方法
17
作者 王本红 朱斌 +1 位作者 程诗明 邓友汉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满足电网AGC和一次调频的要求,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广泛采用功率调节模式。在现有功率调节模式下,当水头与开度变化时,难以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功率控制中引入前馈来提高响应速度。但前馈控制为开环控制,为提高... 为满足电网AGC和一次调频的要求,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广泛采用功率调节模式。在现有功率调节模式下,当水头与开度变化时,难以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功率控制中引入前馈来提高响应速度。但前馈控制为开环控制,为提高前馈控制的精准度,本文提出了水电机组功率前馈控制自动修正方法。仿真计算和现场应用证明该控制方法控制快速、超调小,且具有较高的稳态调节精度,较好地改善了水电机组功率调节的控制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调速器 功率调节 前馈控制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F管理结合前馈控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对术后早期应激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香香 张姣艳 +1 位作者 夏震 徐云秀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4F管理结合前馈控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对术后早期应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样本。用随机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4F管理结合前馈控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对术后早期应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样本。用随机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两组,对照组采用4F管理方案,研究组采用4F管理结合前馈控制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Hb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HQ-9、DDS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4F管理结合前馈控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得到显著控制,心理应激情况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F管理 前馈控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管理 心理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念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19
作者 林慧 张寒 +2 位作者 刘利芳 王思乐 谭露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在腰椎管狭窄症(LS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LSS行腰椎管手术的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在腰椎管狭窄症(LS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LSS行腰椎管手术的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念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腰背肌群功能、腰椎功能、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腰背屈伸比(F/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理念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群障碍,促进腰背功能康复,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前馈控制理念 核心稳定训练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策略、童趣化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霍华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策略、童趣化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症状转归及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在遵义市播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60例肺炎患儿,...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策略、童趣化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其症状转归及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在遵义市播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6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实施前馈控制策略、童趣化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依从行为、症状转归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前馈控制策略、童趣化沟通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其症状转归,具有良好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雾化吸入 前馈控制策略 童趣化沟通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