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者的预测编码缺陷:前馈联结异常还是反馈联结异常? 被引量:2
1
作者 荆伟 陈琦 +2 位作者 薛云卿 杨苗 张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33,共21页
依据预测编码理论,研究者提出预测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个体感知运动、认知学习和社交言语等多领域缺陷的基础,即孤独症的预测缺陷假说(Predictive Impairment inAutism,PIA)。在PIA中,研究者基于贝叶斯... 依据预测编码理论,研究者提出预测缺陷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个体感知运动、认知学习和社交言语等多领域缺陷的基础,即孤独症的预测缺陷假说(Predictive Impairment inAutism,PIA)。在PIA中,研究者基于贝叶斯和层级性推理分别提出“低先验”和“高且不灵活的预测误差精度”两个假说,然而上述假说并未得到一致证据支持。ASD个体在不同领域中不同先验的相对权重并非普遍降低,而是具有广泛的任务或情境敏感性。关于ASD个体是否具备基于环境波动调节预测误差精度的能力,也尚存分歧。此外,关于其潜在机制,是神经调节系统异常导致的自下而上前馈联结异常,还是预测脑区功能异常导致的自上而下反馈联结异常,尚无定论。由此可见,虽然该理论为ASD提供了统一的解释框架,但仍需更多研究证据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期为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预测编码 先验信念 感官输入 前馈/反馈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