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体表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继红 梁健 林月娟 《护理研究》 2004年第6期979-980,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最佳深度的方法。 [方法 ]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 ,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最佳深度的方法。 [方法 ]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 ,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流情况以及拔管时的实际长度。 [结果 ]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对照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观察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发际—剑突与脐中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插管 ,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 ,可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测量 胃肠减压 前额发际一剑突与脐中点测量法 传统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早产儿留置胃管长度测量方法改进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香芝 肖敏 +4 位作者 郭金叩 赵国霞 梁秀英 张春燕 于海燕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鼻饲早产儿留置胃管长度的最佳测量方法,减少喂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0例鼻饲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胃管置入长度对照组采用"发际-剑突"测量法、观察组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法。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鼻饲早产儿留置胃管长度的最佳测量方法,减少喂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0例鼻饲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胃管置入长度对照组采用"发际-剑突"测量法、观察组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法。结果对照组抽出胃液率40.0%、观察组8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儿均无腹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喂养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印堂穴-脐"测量早产儿胃管置入长度优于常规"发际-剑突"测量法,可减少喂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鼻饲 印堂穴-测量法 -测量法 胃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