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碱度对不同来源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任晓岚 李素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2,共3页
酸碱度对杜氏利什曼原虫鞭毛体 (以下简称鞭毛体 )生长情况的影响 ,前人做过许多实验 ,但对不同来源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对比观查 ,尚未见报道。本文阐述了酸碱度对不同来源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 pH值 4 6 ,8 6时 ,鞭毛体... 酸碱度对杜氏利什曼原虫鞭毛体 (以下简称鞭毛体 )生长情况的影响 ,前人做过许多实验 ,但对不同来源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对比观查 ,尚未见报道。本文阐述了酸碱度对不同来源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 pH值 4 6 ,8 6时 ,鞭毛体的生长受到抑制 ,以球型形态多见。鞭毛体是利什曼原虫的体外培养形态 ,了解酸碱度对鞭毛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尤其是对抗锑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鞭毛体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性及各种株间的生长差异 ,为黑热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朵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酸碱度 生长 抑制 球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报道(十三) 利什曼病
2
作者 马世春 马继红 +5 位作者 董浩 徐一 魏巍 孙雨 池丽娟 王晓英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20期40-40,共1页
利什曼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一些带病昆虫叮咬传播。利什曼病一般情况下不能治愈,感染了利什曼病的人很容易在皮肤上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2009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报告的利什曼病案例已经急剧增长到6.5万人左右,而妇女和儿童成... 利什曼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一些带病昆虫叮咬传播。利什曼病一般情况下不能治愈,感染了利什曼病的人很容易在皮肤上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2009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报告的利什曼病案例已经急剧增长到6.5万人左右,而妇女和儿童成了利什曼病在阿富汗攻击的最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病 人畜共患病 白蛉叮咬 昆虫叮咬 不规则发热 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鞭毛 动物宿主 自然疫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利什曼原虫病检查与防控 被引量:1
3
作者 时文贤 赵瑞彬 张继彪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10期44-45,共2页
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虫体寄生于宿主巨噬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病原由吸血昆虫白蛉通过叮咬传播。1病原犬利什曼原虫病由鞭毛虫纲锥体虫科利什曼属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利什曼原虫生活... 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虫体寄生于宿主巨噬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病原由吸血昆虫白蛉通过叮咬传播。1病原犬利什曼原虫病由鞭毛虫纲锥体虫科利什曼属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利什曼原虫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呈柳叶形,狭长,直径12~16μm,虫体内有一较大圆胞核和棒状动基体,动基体处有一根弯曲的鞭毛游离虫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病 动基 慢性寄生虫病 网状内皮细胞 吸血昆虫 前鞭毛体 柳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的杜氏利什曼原虫人及犬分离株培养观察
4
作者 李国茹 吴远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从四川汶川地区分离的两株杜氏利什曼原虫(人分离株和犬分离株)前鞭毛体在培养中的生物学特征。犬株的生长迟缓期较长,为6~7天,人株仅2天。人株和犬株前鞭毛体达到增殖高峰的时间分别在培养6天和10天。人株梭状前鞭毛体大小(... 本文报道了从四川汶川地区分离的两株杜氏利什曼原虫(人分离株和犬分离株)前鞭毛体在培养中的生物学特征。犬株的生长迟缓期较长,为6~7天,人株仅2天。人株和犬株前鞭毛体达到增殖高峰的时间分别在培养6天和10天。人株梭状前鞭毛体大小(长×宽)为6.68~10.02×1.17~1.84μm(平均8.77×1.59μm),成熟前鞭毛体为11.69~18.37×1.17~1.67μm(平均14.41×1.59μm)。犬株梭状前鞭毛体为8.35~11.69×1.67~2.00μm(平均10.25×1.93μm),成熟前鞭毛体为13.36~21.71×1.50~2.17μm(平均15.97×1.85μm)。两株原虫前鞭毛体的大小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者的生长曲线亦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