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华
周峰
+4 位作者
朱琦
王乾
吴雪梅
马健
王亚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1-01/2014-08收治的82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1-01/2014-08收治的82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研究组(44例47眼,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a随访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患儿视力分布的情况差异。结果:对照组中央视轴区混浊0级所占比例为37.5%,低于研究组的76.6%,研究组的1级、2级、3级、4级混浊分布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的中央视轴区混浊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视力检测≤0.5者19眼(47.5%),高于研究组7眼(14.89%),对照组>0.5者21眼(52.5%),低于研究组者40眼(85.11%),两组患儿术后1a的视力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第1mo,1a的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中央视轴区混浊程度,同时提高术后视力,能够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
术
后发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国英
李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8-1069,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0.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波
王从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观察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疗效。方法:对57例(63眼)非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前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除23例(26眼)婴幼儿无法查视力外,其余37眼中矫正视力≥0.5者28眼...
目的:观察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疗效。方法:对57例(63眼)非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前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除23例(26眼)婴幼儿无法查视力外,其余37眼中矫正视力≥0.5者28眼(76%),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随访6mo~3a,矫正视力≥0.5者41眼(65%),8眼(13%)见前部玻璃体轻度絮样混浊,未见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减少并发症,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老年性白内障
前部
玻璃体
切割
后发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
术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形成
矫正视力
有效预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华
周峰
朱琦
王乾
吴雪梅
马健
王亚芸
机构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眼科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25-8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中心2011-01/2014-08收治的82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研究组(44例47眼,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a随访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患儿视力分布的情况差异。结果:对照组中央视轴区混浊0级所占比例为37.5%,低于研究组的76.6%,研究组的1级、2级、3级、4级混浊分布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的中央视轴区混浊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视力检测≤0.5者19眼(47.5%),高于研究组7眼(14.89%),对照组>0.5者21眼(52.5%),低于研究组者40眼(85.11%),两组患儿术后1a的视力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第1mo,1a的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中央视轴区混浊程度,同时提高术后视力,能够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
术
后发性白内障
Keywords
congenital cataract
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
anterior vitrectomy
phacoemulsification
after cataract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国英
李鹏
机构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新乡医学院临床药理教研室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8-1069,10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0.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Keywords
congenital cataract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
anterior vitrectomy
分类号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波
王从毅
机构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55-105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疗效。方法:对57例(63眼)非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前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除23例(26眼)婴幼儿无法查视力外,其余37眼中矫正视力≥0.5者28眼(76%),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随访6mo~3a,矫正视力≥0.5者41眼(65%),8眼(13%)见前部玻璃体轻度絮样混浊,未见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联合应用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减少并发症,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形成。
关键词
非老年性白内障
前部
玻璃体
切割
后发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
术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形成
矫正视力
有效预防
并发症
Keywords
non-age related cataract
removal of anterior portion of vitreous
secondary cataract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研究
何华
周峰
朱琦
王乾
吴雪梅
马健
王亚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徐国英
李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的非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
马波
王从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