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孟超 陈雪清 +6 位作者 董瑞娟 郑妍 徐天秋 吕静 钟妍 李颖 郭倩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3-638,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规律,探讨其与其它听觉及言语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接受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进行一年的随访,手术月龄12~66个月,平均35±3个月...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规律,探讨其与其它听觉及言语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接受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进行一年的随访,手术月龄12~66个月,平均35±3个月。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视觉交流及听觉注意4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对其听觉和言语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随术后开机时间延长,患儿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前6个月增长较快(P〈0.05),后6个月缓慢增长(P〉0.05);患儿主动交流和适时的视觉交流能力得分较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CAP和SIR得分与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相关。结论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患儿逐步建立了听/说的交流模式;前语言能力评估结果与CAP和SIR得分有相关性,三者结合可相互印证并能更全面准确地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早期听觉、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像分析法 前语言交流能力 儿童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颖 陈雪清 +6 位作者 刘海红 孟超 郭倩倩 郑妍 张华 吴燕君 孔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录像分析法"对聋儿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年龄为4-49个月,平均22.4±14.6个月。根... 目的本研究利用"录像分析法"对聋儿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年龄为4-49个月,平均22.4±14.6个月。根据选配助听器时的听力损失程度将儿童分为A组(中度听力损失,11名)、B组(重度听力损失,36名)、C组(极重度听力损失,13名)。另外根据耳聋儿童选配助听器时的年龄,将儿童分为a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41名)、b组(选配助听器时年龄>2岁,19名)。使用"录像分析法"分别在选配后0(初次选配时)、3、6和12个月对儿童的轮流交流、视觉交流、主动交流和听觉注意四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A、B、C三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及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而视觉交流及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轮流交流能力得分均呈显著增长(P<0.05)。a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无显著增长(P>0.05)。b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听觉注意能力得分呈显著增长(P<0.05)。a、b两组儿童选配助听器一年内视觉交流和主动交流能力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耳聋儿童使用助听器时间越长,前语言交流能力越好。聋儿听力损失程度越轻,选配助听器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速度越快。录像分析法可用于评估分析选配助听器后聋儿前语言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像分析法 前语言交流能力 儿童 助听器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昌亚 师国军 赵厚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31例进行随访调查,平均植入年龄为46.71±24.78月,术后1个月开机进行康复训练;采用视频分析法于开机后12个月对患儿的轮流... 目的探讨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31例进行随访调查,平均植入年龄为46.71±24.78月,术后1个月开机进行康复训练;采用视频分析法于开机后12个月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视觉交流及听觉注意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以下方面分组:按植入年龄分为≤36个月组16例,>36个月组15例;按术前有无正规康复训练(时间超过3个月)分为康复组14例,未康复组17例;按术前残余听力分为≤80dB HL组6例,>80dB HL组25例;按术前是否使用助听器(时间超过3个月)分为使用组21例,未使用组10例。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各组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差别。结果术前进行康复训练、术前佩戴助听器、术前残余听力好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前语言交流能力得分高于术前未进行康复训练、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残余听力差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P<0.05);植入年龄≤36个月组与>3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残余听力好、佩戴助听器、进行过正规康复训练的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其前语言交流能力较好,而植入年龄对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前语言交流能力 视频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超 尤妍颜 +4 位作者 郭倩倩 董瑞娟 孔颖 郑妍 陈雪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影响,初步获得不同年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规律。方法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将36例儿童分为三组:组1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12~24个月,平均18....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影响,初步获得不同年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规律。方法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将36例儿童分为三组:组1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12~24个月,平均18.4±3.7个月;组2包含13例受试者,植入年龄24~36个月,平均28.7±2.9个月;组3包含10例受试者,植入年龄36~48个月,平均42.8±4.0个月。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听觉注意和视觉交流四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三组儿童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都随开机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长趋势;在开机6个月时,组1和组2的轮流交流能力得分较组3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估阶段组间轮流交流能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机6个月和12个月时,组1和组2的听觉注意能力得分较组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估阶段组间听觉注意能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开机后第一年主动交流和视觉交流这两项前语言交流能力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植入年龄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的前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影响;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可以作为汉语言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主要指标,主动交流和视觉交流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前语言交流能力 录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感音神经性聋脑白质微观结构变化及其与人工耳蜗术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盛梅 李昌亚 +2 位作者 卓贤露 王晓云 赵厚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 分析CSNHL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及影响因素,探讨FA值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09-2020.01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CSNHL患儿和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听力正常儿童,利用DTI成像技术获得各脑白质纤维束的FA... 目的 分析CSNHL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及影响因素,探讨FA值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09-2020.01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CSNHL患儿和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听力正常儿童,利用DTI成像技术获得各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于人工耳蜗植入开机后1、3、6、9、12月评估CSNHL患儿的前语言交流能力。结果 1. CSNHL患儿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扣带、枕钳、左侧上纵束、右侧钩束、双侧下纵束、双侧下额枕束的FA值均降低(P<0.05),以右下额枕束和右下纵束FA值降低最为显著(P<0.01);2.助听组CSNHL患儿右下额枕束和右下纵束的FA值大于无助听组(P<0.05),而助听+语训组的FA值大于单纯助听组(P<0.05);3.CSNHL患儿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各项指标评估得分与术前患儿右下额枕束和右下纵束的FA值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CSNHL患儿脑白质各纤维束FA值普遍降低;早期助听或助听后同步进行语训可能影响CSNHL患儿中枢脑白质FA值改变,减少听觉剥夺;术前FA值可能作为一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潜在评估指标,对术后疗效可能具有一定预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感音神经性聋 扩散张量成像 人工耳蜗 前语言交流能力 视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