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璐 刘永琰 +3 位作者 张莉花 周琼 邵毅 刘克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8-541,549,共5页
目的研究青年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的相关性,探讨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27例(162眼)为研究对象,按角膜曲率>43 D或≤43 D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6... 目的研究青年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的相关性,探讨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27例(162眼)为研究对象,按角膜曲率>43 D或≤43 D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6例85眼,为高角膜曲率组;B组61例77眼,为低角膜曲率组。而按有无角膜散光又将入选患眼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67例94眼,为角膜散光组;Ⅱ组60例68眼,为无角膜散光组。再细分为4个亚组:AⅠ高角膜曲率散光组、AⅡ高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和BⅠ低角膜曲率散光组、BⅡ低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应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分析段系统检测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角膜前表面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垂直与水平彗差之和(Z3±1)及球差(Z40)的均方根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各高阶像差与角膜曲率和散光的相关关系。结果 A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4.53±0.95)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02±2.23)D;B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1.42±1.04)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0±2.26)D;Ⅰ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3.21±1.96)D,角膜散光绝对值(1.85±0.69)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6±2.28)D;Ⅱ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2.98±1.87)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4.93±2.20)D。经统计学处理,曲率相关分组中,A组与B组、AⅠ组与BⅠ组、AⅡ组与BⅡ组Z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AⅡ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7)。散光相关分组中,Ⅰ组与Ⅱ组、BⅠ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Z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曲率与Z40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00),无论是在Ⅰ组还是在Ⅱ组中均呈现这样的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597、P=0.000;r=0.701、P=0.000)。角膜散光与彗差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角膜前表面曲率与球差存在着明显正相关关系,散光对彗差也有一定影响。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屈光性手术或治疗中,角膜曲率较大的患眼,因其球差相对较高,更适合非球面技术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前表面 角膜曲率 散光 高阶像差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正再 欧阳红专 +4 位作者 李琳 张思文 周智玲 张琼芳 王孟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80-1581,共2页
目的:研究国人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的关系,为眼屈光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性资料358眼。采用日本TOMEY公司的TMS-4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前表面地形图检查,获取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及轴向;用日本TOPCON公司的RM8000自... 目的:研究国人近视人群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的关系,为眼屈光手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性资料358眼。采用日本TOMEY公司的TMS-4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前表面地形图检查,获取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及轴向;用日本TOPCON公司的RM8000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散瞳验光,获取眼球散光度数和轴向。结果:眼球散光与角膜前表面散光的比值为0.811±0.665;眼球散光<0.50D者150眼,散光度数差异、散光轴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散光度数、散光轴向均正相关;0.50D≤眼球散光<1.00D者122眼,散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度数无相关性,散光轴向正相关;眼球散光≥1.00D者86眼,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散光度数、散光轴向均正相关。结论:角膜后表面及晶状体对角膜前表面散光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角膜前表面散光与眼球散光正相关,散光度数越高,相关程度越高;角膜屈光手术根据眼球散光进行手术设计可能较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及白内障手术可根据角膜前表面散光确定手术切口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前表面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表面荧光法在牛奶美拉德反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晓倩 刘小鸣 周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57-160,164,共5页
在热处理中,牛奶中的乳蛋白容易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牛奶的色泽、风味、营养等发生变化。与传统化学检测法相比,前表面荧光法具有快速灵敏、前处理简便等优点。为了评估前表面荧光法在检测牛奶美拉德反应程度上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本... 在热处理中,牛奶中的乳蛋白容易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牛奶的色泽、风味、营养等发生变化。与传统化学检测法相比,前表面荧光法具有快速灵敏、前处理简便等优点。为了评估前表面荧光法在检测牛奶美拉德反应程度上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本文对比了不同热处理下牛奶的美拉德反应的荧光图谱和美拉德产物的含量,分析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以前表面荧光法和羟甲基糠醛含量建立模型对商业乳品进行预测,结果良好,为荧光检测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前表面荧光法可应用于牛奶前中期美拉德产物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表面荧光 美拉德反应 化学计量学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测量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柯红琴 刘磊 +3 位作者 栗静 李新宇 王虎杰 朱爱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评估LASIK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将52例(102眼)施行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按照承载因子(loading fator,LF;LF=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不同分为3组,LF〈... 目的研究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评估LASIK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将52例(102眼)施行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按照承载因子(loading fator,LF;LF=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不同分为3组,LF〈1.6者为A组(50眼),1.6≤LF〈1.7者为B组(25眼),1.7≤LF≤2.0者为C组(27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d、7d、1个月和3个月时用Pentacam测量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ndex of surface variance,ISV)、垂直不对称指数、高度不对称指数、圆锥角膜指数、中心圆锥角膜指数和高度偏心指数。结果3组患者术后ISV、垂直不对称指数和高度偏心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为P〈0.05),术后2~7d时达到最大,之后均有所下降,A组患者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仍有明显下降(均为P〈0.05),B、C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高度不对称指数值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圆锥角膜指数和中心圆锥角膜指数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3个月ISV与术前ISV的差值AISV与术前验光度数、LF和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517、0.464,均为P=0.000),但与角膜实际切削量、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和角膜前表面形态因子均无线性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不规则性较术前明显增大,但LF〈1.6的患者术后角膜不规则性恢复情况明显优于LF≥1.6的患者。LF是综合考虑了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的更全面的LASIK手术安全评价指标,LF≤2.0是安全的LASIK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PENTACAM 角膜前表面 承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晓彬 张海芳 董素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术前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组1:≥50~59岁(34例);...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术前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组1:≥50~59岁(34例);组2:≥60~69岁(58例);组3:≥70~79岁(66例);组4:≥80岁(42例)。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6mm直径内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球差,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200例(200眼)患者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球差值分别为0.268~0.897(0.534±0.122)μm、0.024~0.726(0.287±0.119)μm、0.019~0.681(0.276±0.121)μm和0.054~0.552(0.268±0.083)μm。4组患者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患者角膜前表面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4组患者的球镜值、角膜散光、角膜Q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4、0.203、0.188,均为P〈0.001),但球差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34,P=0.71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在不同个体间差异很大,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球差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高阶像差 角膜前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内光谱响应测量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 被引量:2
6
作者 马逊 刘祖明 +1 位作者 廖华 李景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1-956,共6页
根据发射区电流密度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发射区杂质服从高斯函数和余误差函数分布情况下短波内光谱响应与前表面复合速度的模型,该模型短波波长的选择与扩散结深有关。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扩散条件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进... 根据发射区电流密度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发射区杂质服从高斯函数和余误差函数分布情况下短波内光谱响应与前表面复合速度的模型,该模型短波波长的选择与扩散结深有关。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扩散条件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复合速度进行计算,结果与PC1D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太阳电池 内光谱响应 前表面复合速度 连续性方程 高斯函数 余误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头前表面平面度的检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忠立 张进明 +3 位作者 洪扁 胡安伦 章天霈 周毅冰 《上海计量测试》 2015年第5期2-5,共4页
针对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头前表面平面度检定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检定测量头前表面中心4 mm区域平面度的方法,并讨论了非垂直观察对干涉光程差和干涉条纹图片变形度的影响,这对国内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头前表面平面度... 针对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头前表面平面度检定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检定测量头前表面中心4 mm区域平面度的方法,并讨论了非垂直观察对干涉光程差和干涉条纹图片变形度的影响,这对国内接触式压平眼压计测量头前表面平面度的检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度 接触式压平眼压计 前表面 检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前表面三维荧光表征有机膜污染物质的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梓坚 余华荣 梁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一直以来膜污染都是膜过滤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的膜污染表征定量技术的开发有助于对膜污染过程的深入了解,并为膜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开发了采用前表面荧光法对有机膜污染物质进行直接测量的表征方法.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标... 一直以来膜污染都是膜过滤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的膜污染表征定量技术的开发有助于对膜污染过程的深入了解,并为膜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开发了采用前表面荧光法对有机膜污染物质进行直接测量的表征方法.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标准污染物进行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的超滤实验,结合使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超滤过程中膜表面累积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并评估其准确性.实验证实前表面三维荧光法能够准确地定量黏附在膜表面的BSA污染物,表征结果表明,在膜污染初期BSA的黏附相对较慢,随着过滤进行,膜表面形成滤饼层,黏附作用逐渐加快,造成膜阻力的增大也越来越快.用前表面三维荧光法定量有机膜污染物质,操作简便且准确直观,有望为膜污染的深入研究及膜污染的在线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有机膜污染 表征 前表面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ntacam的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及其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鸿钰 李军 宋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模拟角膜曲率和全角膜屈光力差值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7...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与模拟角膜曲率和全角膜屈光力差值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7例317眼。术前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及眼前节相关参数,检查质量合格者纳入研究。运用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与年龄、眼前节参数及角膜曲率差值ΔK(模拟角膜曲率-全角膜屈光力)的关系,并根据真实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及厚透镜公式计算矫正角膜折射指数。结果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为77.0%~86.0%(81.59±1.69)%,不同眼别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76、0.232)。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与角膜后表面半径(rp=0.528,P<0.001)、角膜不规则散光(γs=0.151,P=0.007)、眼轴长度(rs=0.149,P=0.010)均呈正相关,与角膜球差(γp=-0.271,P<0.001)、角膜中央厚度(γp=-0.218,P<0.001)、角膜后表面散光(γs=-0.164,P=0.003)均呈负相关,而与年龄、角膜前表面半径、前房深度、角膜前表面散光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越大,ΔK反而越小,说明模拟角膜曲率与全角膜屈光力的差异越小。矫正角膜折射指数值为1.3250~1.3305(1.3278±0.0001)。结论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中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存在偏离正常值情况,且与ΔK呈负相关。采用传统角膜折射指数计算角膜屈光力是不准确的,基于B/F Ratio得到的矫正角膜折射指数1.3278更能反映真实角膜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比值 角膜曲率 折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嘉进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记录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Pentacam检查的789例1 141眼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并记录相应的年龄、散光值、前房...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记录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Pentacam检查的789例1 141眼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并记录相应的年龄、散光值、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和角膜屈光力数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正相关(r=0.139,P<0.001);散光值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293,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067,P<0.05);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对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夹角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有明显差异,并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散光值、前房深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人工晶状体 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 全角膜散光轴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表面荧光光谱法在食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海峰 陈秀珊 +6 位作者 刘凤银 王宇 刘佳 梁岳 阮媚 高向阳 穆洪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9-316,共8页
前表面荧光光谱法(Front-face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FFFS)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损的特点,适用于非透明或非澄清的液体和固体样品,故在食品的质量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食品中荧光的物质基... 前表面荧光光谱法(Front-face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FFFS)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损的特点,适用于非透明或非澄清的液体和固体样品,故在食品的质量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食品中荧光的物质基础、前表面荧光光谱法分析的基本流程、前表面荧光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前表面荧光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并对前表面荧光光谱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表面荧光光谱法 化学计量学 食品质量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与矫治等效球镜度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冰冰 刘汉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76-2277,共2页
目的:研究LASIK术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发生的变化。方法:以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值)为标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量ΔK=K术前-K术后,按矫治等效球镜度数(SE矫治)将患者分成低、中度近视(SE矫治≤... 目的:研究LASIK术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发生的变化。方法:以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值)为标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量ΔK=K术前-K术后,按矫治等效球镜度数(SE矫治)将患者分成低、中度近视(SE矫治≤-6.00D)及高度近视(SE矫治>-6.00D)两组,计算ΔK/SE矫治,并与由经验公式推导出的0.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总体研究对象:低、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分别变化0.89±0.24D,0.94±0.28D和0.83±0.18D;切削的角膜组织分别为11.46±0.76μm,11.87±0.65μm和11.08±0.65μm;角膜的切削量与矫治等效球镜度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LASIK术后低、中度近视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变化大于高度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角膜前表面屈光力 矫治等效球镜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异质结背接触太阳电池前表面的场钝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嘉庆 宋志成 +2 位作者 郭永刚 屈小勇 张天杰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6,118,共7页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n型异质结背接触(HBC)单晶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在n型单晶硅衬底正面分别引入一层较薄的本征非晶硅层和一层n^+非晶硅层对电池前表面进行高质量的场钝化,分析了n^+非晶硅层的...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n型异质结背接触(HBC)单晶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在n型单晶硅衬底正面分别引入一层较薄的本征非晶硅层和一层n^+非晶硅层对电池前表面进行高质量的场钝化,分析了n^+非晶硅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以及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和带隙宽度对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n+非晶硅层厚度小于6 nm,掺杂浓度为1×10^19 cm^-3,本征非晶硅层的厚度为3 nm,带隙宽度大于1.5 eV时,电池前表面实现了良好的场钝化效果,HBC太阳电池获得了24.5%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太阳电池 异质结背接触 前表面 Silvaco-TCAD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表面场结构参数对IBC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婷婷 周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详细地分析了前表面场(FSF)表面浓度及扩散深度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了在不同的前表面复合速率(FSRV)、发射区覆盖比例(FE)及衬底电阻率(ρ)情况下,用FSF结构改善IBC太阳... 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详细地分析了前表面场(FSF)表面浓度及扩散深度对N型插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了在不同的前表面复合速率(FSRV)、发射区覆盖比例(FE)及衬底电阻率(ρ)情况下,用FSF结构改善IBC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效果,并给出了在各种情况下优化的FSF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IBC太阳电池FSF结构具有改善电池电学性能的作用。在不同的前表面复合速率、发射区覆盖比例及衬底电阻率情况下,前表面场结构对IBC太阳电池电学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同。在较高的前表面复合速率情况和较低的发射区覆盖比例情况下,前表面场对电池电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较高的衬底电阻率情况,前表面场对电池电学性能的改善效果略优于较低的衬底电阻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太阳电池 前表面场(FSF) 表面浓度 扩散深度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图测量的是整个角膜的屈光力还是前表面的屈光力?
15
作者 梅颖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第4期98-99,共2页
“健康中国2030”和“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建设中,健康管理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视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视光产业也在逐渐从传统的配镜业务向视光学疾病诊疗及眼健康管理方... “健康中国2030”和“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建设中,健康管理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视觉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视光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视光产业也在逐渐从传统的配镜业务向视光学疾病诊疗及眼健康管理方向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技术提升、现代化管理模式升级等方面的问题,当前视光产业论坛中,众多国内知名视光专家纷纷围绕时下视光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进行精彩分享,我们也撷取了一些精彩的发言整理成文章,希望能给眼镜行业的同仁带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力 角膜后表面 角膜前表面 曲率半径 晶状体核 地形图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及不同区域范围角膜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明明 夏飞 姜雅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6例156眼。术前及术后3mo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收集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环上和区域内ASF、TNP和TCRP,以及手术前后B/F ratio。结果: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而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以瞳孔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及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TNP、TCRP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术前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在2mm与6mm之间环上和4mm与6mm之间环上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在2mm与6mm区域内TCRP值均有差异(均P<0.0167);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环上TCRP值在2mm与6mm之间、4mm与6mm之间均有差异(均P<0.0167),而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区域内TCRP值仅在2mm与6mm直径范围内有差异(P<0.0167)。B/F ratio术前为81.79%±1.87%,术后3mo为80.68%±2.23%(P<0.001)。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的不同直径环上及区域内各项角膜屈光力参数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K值选择及基于角膜特性的人工晶状体个体化选择时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前表面屈光力 角膜真实净屈光力 总角膜屈光力 角膜表面曲率半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默迟 马雅玲 +1 位作者 庄文娟 梅惠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影响OrbscanⅡ中角膜后表面前凸量(后表面Diff值)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40眼近视患者眼行LASIK术,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于术前和术后1,3,6,12mo分...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影响OrbscanⅡ中角膜后表面前凸量(后表面Diff值)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40眼近视患者眼行LASIK术,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于术前和术后1,3,6,12mo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统计分析影响术后Diff值的主要因素。结果:逐步回归方程分析,切削百分比和术前角膜后表面Diff值是术后各时期Diff值的影响因素,术前眼压也是影响术后1mo时Diff值的因素之一。结论:认为LASIK术前重视角膜后表面前凸量,并在保证手术效果的情况下控制切削百分比,同时在术后严密监测眼压,必要时降低患眼眼压,可以尽量避免术后角膜扩张、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 角膜后表面 切削百分比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前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兵 刘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90,共5页
研究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粗化、敏化等前处理工艺及其参数优化。分别采用三氧化铬、高锰酸钾粗化,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结果表明:最优粗化工艺为粗化温度40℃、粗化时间10min、三氧化铬浓度80g/L、浓硫酸与三氧化铬混合... 研究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化学法镀银的粗化、敏化等前处理工艺及其参数优化。分别采用三氧化铬、高锰酸钾粗化,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结果表明:最优粗化工艺为粗化温度40℃、粗化时间10min、三氧化铬浓度80g/L、浓硫酸与三氧化铬混合比2∶1;最优敏化工艺为氯化亚锡浓度1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聚氨酯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板表面前处理方法对漆膜附着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 武传田 +3 位作者 王浩 丁若男 温福山 刘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了增加碳纤维复合板表面与常用漆膜的结合力,分别采用化学氧化法、等离子体法及中车475活化液对其表面前处理后,再涂覆SG65-7035/0环氧底漆或SG64-1002/3聚氨酯底漆,并应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均能提... 为了增加碳纤维复合板表面与常用漆膜的结合力,分别采用化学氧化法、等离子体法及中车475活化液对其表面前处理后,再涂覆SG65-7035/0环氧底漆或SG64-1002/3聚氨酯底漆,并应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均能提高板材的表面能,均能增强其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性,漆膜的附着力均达到4 MPa以上,环氧底漆的附着力高于聚氨酯底漆;碳纤维复合板先经打磨再经中车475活化液活化最有利于动车车体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碳纤维板 漆膜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表面前处理对嵌入式闪存器件寄生电阻的减小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江 顾培楼 +2 位作者 张雷 陈珏 奚晟蓉 《电子与封装》 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
分析了一个发生在0.13μm嵌入式闪存芯片中振荡器电路模块失效的案例。通过研究发现此失效与作为门极的多晶硅与后段金属互联线之间金属钨导线的接触电阻(晶体管寄生电阻)有关,而金属钨导线的接触电阻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晶硅表面... 分析了一个发生在0.13μm嵌入式闪存芯片中振荡器电路模块失效的案例。通过研究发现此失效与作为门极的多晶硅与后段金属互联线之间金属钨导线的接触电阻(晶体管寄生电阻)有关,而金属钨导线的接触电阻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晶硅表面刻蚀前处理工艺。通过对多晶硅表面前处理工艺的优化实验,探讨了金属钨导线接触电阻减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3um嵌入式闪存 钨导线 接触电阻 多晶硅表面刻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