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CO_2前置段塞+N_2顶替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扬 杜志敏 +2 位作者 孙雷 潘毅 汤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7,共9页
SJ油田为一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低。受CO2气源不足以及油井管柱抗腐蚀能力差的限制,持续的CO2-EOR不适合SJ油田的实际情况。鉴于此,一个改进的对策是用N2推动的CO2前置段塞驱代替持续的CO2驱油。本文根据SJ油田先导试验区的流体特征,对... SJ油田为一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低。受CO2气源不足以及油井管柱抗腐蚀能力差的限制,持续的CO2-EOR不适合SJ油田的实际情况。鉴于此,一个改进的对策是用N2推动的CO2前置段塞驱代替持续的CO2驱油。本文根据SJ油田先导试验区的流体特征,对比了连续注入CO2驱油和N2推动的CO2前置段塞混相驱油的效果和机理。在注CO2、N2细管驱替效率及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测试基础上,通过注CO2、N2与地层原油多级接触混相驱机理相态模拟,长细管前置CO2混相驱替+后续N2段塞顶替驱替机理一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前置CO2段塞+后续N2顶替驱油时原油与注入气的互溶情况、气驱界面张力变化规律、气驱过程中C2—C6的中间烃组分在油气两相中的分布、气驱过程中油气两相的黏度以及密度变化。结果表明SJ油田实施前置CO2段塞+后续N2顶替驱油时,后续的N2与前置的CO2段塞不会出现严重的扩散弥散,注气前缘仍能保持CO2的富集并实现稳定的混相驱油即在注气总量相同的情况下,N2推动的CO2前置段塞驱可以获得与持续的CO2驱相同的驱油效果;同时减少了CO2的注入量,从而可减缓CO2长期注入对油井管柱产生的腐蚀。所得认识对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CO2-EOR 多级接触混相驱 CO2前置段塞N2顶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前置段塞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文祥 孙灵辉 +1 位作者 胡锦强 刑德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7,114,共4页
基于变异因数为0.65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分析了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段塞大小及固定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及碱三元体系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剂总成本... 基于变异因数为0.65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分析了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段塞大小及固定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及碱三元体系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剂总成本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质量浓度越高,其三元复合驱采收率越高,且出口含水率大于60%时,二元前置段塞聚合物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大小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没有影响,只是随着二元前置段塞的增加,岩心出口含水率下降;固定二元前置段塞,ASP段塞越大,出口含水率越低,其驱油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前置段塞 三元复合驱 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南一区葡Ⅰ组油层三元复合驱前置段塞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丽丽 梁云龙 +2 位作者 刘远亮 宋考平 高丽5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0-72,138-139,共3页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等注入参数。结果表明:前置段塞中聚合物的浓度、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均存在合理取值,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但应考虑到油层注入能力的限制,避免发生堵塞。该研究成果为该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Ⅰ类油层的挖潜能力、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前置段塞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Ⅰ类油层 南一区葡Ⅰ组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前置段塞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春泽 刘卫东 +5 位作者 孙灵辉 胡玮玥 杨烨 宋文波 许菲菲 陈思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7-1659,1664,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喇嘛甸区块的三元复合驱多段塞注入开发现状,进行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改变一元(聚合物)、二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种不同类型前置段塞中聚合物浓度,研究了不同前置段塞对多段塞注入三元复合驱整体驱油效果的影响。... 针对大庆油田喇嘛甸区块的三元复合驱多段塞注入开发现状,进行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改变一元(聚合物)、二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两种不同类型前置段塞中聚合物浓度,研究了不同前置段塞对多段塞注入三元复合驱整体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置段塞中聚合物浓度增加,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出口端最低含水率逐渐降低;聚表二元前置段塞对采收率的提高程度优于单一聚合物前置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段塞 采收率 最低含水率 驱油效果 三元复合驱 聚合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北东块二类油层三元试验前置段塞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春红 李洁 +1 位作者 李兴国 王育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针对喇北东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前置聚合物段塞注入后暴露出的平面渗流能力差异大、注采能力下降幅度大等问题,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高质量浓度的前置聚合物段塞在非均质二类油层不同井区应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对后期开采效... 针对喇北东块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前置聚合物段塞注入后暴露出的平面渗流能力差异大、注采能力下降幅度大等问题,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高质量浓度的前置聚合物段塞在非均质二类油层不同井区应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对后期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类油层前置聚合物段塞的注入参数设计,应该根据井组的油层物性和连通程度匹配合理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浓度,既要起到较好的调剖作用,又不能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浓度过高影响开采效果.研究认为喇北东块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前置聚合物段塞应采用1 200万、1 900万、2 500万相对分子质量,1.5~2.5g/L质量浓度的聚合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前置聚合物 注采能力 注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波 马收 +1 位作者 刘言亭 熊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2,共2页
腰英台油田不仅具有低孔、低渗透、层多而薄、微裂缝发育以及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还表现出明显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和压裂早期砂堵,制约了该区油藏的有效开发。结合腰英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 腰英台油田不仅具有低孔、低渗透、层多而薄、微裂缝发育以及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还表现出明显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和压裂早期砂堵,制约了该区油藏的有效开发。结合腰英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利用储层裂缝开启机理和压力降分析成果,通过分层地应力剖面研究及全三维压裂模拟、配套射孔优化、限流压裂、暂堵、双转向控缝和前置段塞等工艺的施实,较好地解决了该类储层压裂易早期砂堵的矛盾。现场应用60井次,有效率达80%,累积增产原油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薄层 微裂缝 限流 前置段塞 控缝降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高浅北区聚合物驱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8
7
作者 石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
为使冀东高浅北区首次聚合物驱顺利实施,针对高浅北区油层大孔道发育特点和边底水情况,进行了高浅北区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研究。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冀东高浅北区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聚合物驱聚合物段塞相对分子质... 为使冀东高浅北区首次聚合物驱顺利实施,针对高浅北区油层大孔道发育特点和边底水情况,进行了高浅北区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研究。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冀东高浅北区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聚合物驱聚合物段塞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冀东油田地质模型,模拟优选出适合冀东油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注入质量浓度、注入速度等注入参数。通过不同注聚方案对比,合理的注入参数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同时可最大限度避免油层堵塞,改善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注聚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改善厚油层的注聚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注入参数 前置段塞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