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一世纪门槛前的思考——论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艳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0-23,共4页
正如我们无法将西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分界线一样,试图将我国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作出这样的划定也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文学倾向... 正如我们无法将西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分界线一样,试图将我国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作出这样的划定也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文学倾向或思潮。后新时期文学则是指我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新兴的一种文学倾向与思潮。虽然两者的起止时间相距近二十年,但它们却同时交汇于九十年代的今天。这种交汇便必然形成了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共同的倾向与特征,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东西方文学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 前现代主义 作家 王朔 文学倾向 秋菊 深度模式 余华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诗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艳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体的存在。2.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因为没有了本意,因此一切的理解都是误解;中国诗学却重视“诗无达诂”理论,即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3.语言无意义与意在言外。在后现代主义那里,语言已成为本体,不论它是意义的生成,还是意义的虚无;在中国诗学中,语言却总是工具、媒介,没有语言根本就进入不了文学审美的过程,而拘泥于语言则永远不会达到“忘言”、“忘象”的最佳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语言 中国诗学 本体论 本体怀疑 现代主义诗学 诗学理论 中国传统 前现代主义 西方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后现代主义和通俗文学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禄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前现代主义 通俗小说 西方后现代主义 通俗文学 侦探小说 科学小说 言情小说 西部小说 图书出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解情缘:从创刊人到总顾问——彭定安先生与《社会科学辑刊》
4
作者 高立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33-135,共3页
不解情缘:从创刊人到总顾问①——彭定安先生与《社会科学辑刊》高立胜《社会科学辑刊》系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从1979年创办迄今已有18个春秋了。从《辑刊》与辽宁社会科学院的学术联系来看,对外... 不解情缘:从创刊人到总顾问①——彭定安先生与《社会科学辑刊》高立胜《社会科学辑刊》系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从1979年创办迄今已有18个春秋了。从《辑刊》与辽宁社会科学院的学术联系来看,对外,它是我院向社会展示学术成果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社会科学院 彭定安 总顾问 海因里希·伯尔 中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 结构艺术 现代主义文化 前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