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提性反思: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
1
作者 贾丽民 宋叶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何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对此,要想做出有力回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就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拉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整体性审视和前提性... 何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对此,要想做出有力回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就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拉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整体性审视和前提性反思,而不是做简单的重复性阐释。从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体呈现、未来趋势看,在“一元”与“多元”、“本土”与“外来”、“进行时”与“完成时”的辩证关系中思考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行前提性反思的关键所在。惟其如此,才能以客观、辩证、历史的立场研析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前提性反思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永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提性反思 教师危机 专业发展 反思性知识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业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间加汗水搭上健康,考试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教育(偏枯)异化了。尽管(偏枯)异化了的教育只是教育中的部分反教育现象,但其害甚巨!须返本开新:让教育与政治形成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人文关怀与科学探索相得益彰的桥梁;让真知交往成为智慧的对话与提升;让教师充满自信弘扬人生;让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偏枯 返本开新 前提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