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7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前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同舫 张乾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F0002,共9页
从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研究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前提,有利于把握中国文化获得现代属性并重新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方式与文化形态并非单向决定论,而是呈现为双向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把握生产... 从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研究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前提,有利于把握中国文化获得现代属性并重新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方式与文化形态并非单向决定论,而是呈现为双向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把握生产方式变革对文化形态发展的根本性推动作用,并理解文化形态反作用于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既包括现代传媒的发展为文化形式的代际变迁提供技术性支撑,也包括机器体系和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为文化内容的时代转换厚植生产性前提。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激发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主体自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构能够重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促使人民群众自觉批判前资本主义文化形态和资本主义文化形态的弊病,激发其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历史性变革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实践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时代生产力的物质前提和主体向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下的新科技时代生产力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蓝江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科技时代生产力存在两个不同的向度:一是其发展的物质前提,即技术革命、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其主体向度,即我们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培育新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具有数字素养,能够利用新的劳动资料,面对新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思考面对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全球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时代生产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 物质前提 主体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前提决定论及其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
3
作者 肖士英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前提是事物演化及人行动的先决条件与基础。决定是一事物限定另一事物,使后者统一于前者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命题,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判定为在全部人类历史中... 前提是事物演化及人行动的先决条件与基础。决定是一事物限定另一事物,使后者统一于前者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命题,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判定为在全部人类历史中居于统摄性、总揽性、贯穿性地位的决定力量,把生成该历史前提判定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内涵,把该历史前提得以可能的内在要求及其满足活动的范围判定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外延,从而基于此建构起了作为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本然形态的历史前提决定论,有效地消解了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被误解和攻击的诱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时代,以“人民至上”统摄其全部内容和过程,把“人民的存在发展”确立为新历史时代得以可能的前提,建构起了“人民的存在发展”取向的历史前提决定论,形成了马克思历史前提决定论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前提决定论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的存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历史前提观经典形态及其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
4
作者 肖士英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共1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通过揭示历史前提的内容、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属性、内在要求、赖以被认识的社会力量、对实践的依赖性、周期性演进的存在形式,建构起了具有多重内容与多样性特征的唯物史观历史前提观经典形态。该经典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通过揭示历史前提的内容、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属性、内在要求、赖以被认识的社会力量、对实践的依赖性、周期性演进的存在形式,建构起了具有多重内容与多样性特征的唯物史观历史前提观经典形态。该经典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灵魂、初始性内容和概念框架,在唯物史观中居于统摄性基础性地位,构成其解释与改造世界的最终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判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潜在地把“人民的存在发展”判定为新时代得以可能的前提、把建设“五位一体”文明形态判定为该前提的内在要求,从而蕴含着唯物史观历史前提观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该创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得以永续存在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就,对化解人口萎缩、生存意义空虚、生存意愿塌陷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科学的历史前提观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前提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新时代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的认识论前提
5
作者 晏辉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文化主体性问题不但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界定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与外延,是揭示其发生及演化机制的认识论基础。在深入探讨文化主体性的现实语境之前,预先明确界定主体、主体性、主体文... 文化主体性问题不但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界定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与外延,是揭示其发生及演化机制的认识论基础。在深入探讨文化主体性的现实语境之前,预先明确界定主体、主体性、主体文化以及文化主体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工作,旨在消除认识上的模糊性,从而避免行动中的不确定性。在众多文化类型中甄选最为先进的文化,是认知层面的任务;而生成和运用先进文化,则需付诸实践。文化主体性究竟如何得以实现,还必须推动以属性和后果思维为主导的名词哲学向以过程或行动为根基的动词哲学的转变,从选择论迈向建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文化 文化主体性 认识论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教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前提与转向 被引量:2
6
作者 石修银 蔡春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7,59,共5页
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本研究从课堂教学的价值选择、教与学的过程的可见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层级三个方面,改进教学评价策略,引导教师实现深度教学,在“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前提 评价转向 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建设的前提意识之思——“哲学范式自我证成”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典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建设(以下简称“范式建设”)的研究,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学术研究,也是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研究。这种研究表明,范式建设研究就是哲学范式自我证成的过程,在此进程中首先要进...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建设(以下简称“范式建设”)的研究,既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学术研究,也是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研究。这种研究表明,范式建设研究就是哲学范式自我证成的过程,在此进程中首先要进行范式建设的前提意识之思:范式建设的理论前提之思表明,范式建设的理论前提研究离不开对“实践性”与“学术性”的理论性思维的关注。范式建设的问题意识之思表明,范式建设的问题意识研究离不开对“现实关切”与“真正哲学”的哲学理想的探讨。范式建设的理论根据之思表明,范式建设的理论根据研究离不开对“理论实践性”与“学徒学术性”的学术反思的研究。范式建设的学术性话语之思表明,范式建设的学术性话语研究离不开对“现实实践性”与“科学学术性”的理论融合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 范式建设 前提意识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前提视域中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及其中国化创新形态
8
作者 肖士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7,共11页
马克思判定“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得以可能的根本前提,判定该历史前提得以可能的内在要求显现为五方面具体内容。从马克思揭示的历史前提视域看,没有人的生命存在,就没有包括生产力在内的历史的一切。生产及生产力的主... 马克思判定“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得以可能的根本前提,判定该历史前提得以可能的内在要求显现为五方面具体内容。从马克思揭示的历史前提视域看,没有人的生命存在,就没有包括生产力在内的历史的一切。生产及生产力的主体是有生命存在的人,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与质量,决定生产及生产力存在的可能性与质量。因此,生产力的根本内涵,必然是作为生产人生命存在能力的生产力,其外延必然是由五种分支生产力构成,这五种分支生产力分别生产满足历史前提得以可能的五方面内在要求的产品生产力。生产人生命存在的生产力作为总体生产力,既统摄五种分支生产力,又通过五种分支生产力来存在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把“人民的存在发展”置于新时代历史前提地位,以“五位一体”建设为该历史前提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历史前提的如此规定性,决定了其必然把生产力的根本内涵判定为生产人民存在发展的能力,把分别生产五种文明建设产品的生产力,判定为生产人民存在发展的总体生产力的五种分支生产力,以这五种分支生产力为生产人民的存在发展的生产力的外延,从而形成了历史前提视域中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中国化创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前提 人生命存在 总体生产力 分支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真者语义下的反事实条件句——基于对前提语义学的辩护
9
作者 杜国平 涂美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164,165,共11页
反事实条件句在语义刻画中并不能用解释经典逻辑中的真值函项联结词的方式来解释,其语义解释依赖于语境,并在推理中具有非单调性的特征,同时还要规避“古德曼难题”。这要求语义模型对反事实条件句的刻画要更加细粒化。使真者理论将一... 反事实条件句在语义刻画中并不能用解释经典逻辑中的真值函项联结词的方式来解释,其语义解释依赖于语境,并在推理中具有非单调性的特征,同时还要规避“古德曼难题”。这要求语义模型对反事实条件句的刻画要更加细粒化。使真者理论将一个命题为真的原因解释为由客观世界中的特定实体所导致。因此,相比于可能世界语义学,更加细化的使真者语义学在刻画反事实条件句时可以更好地满足非真值函项性、语境依赖、非单调性的要求。使真者语义学中的“理想”构造可以刻画前提语义学中的聚合概念,解决原有前提集会遇到的困难,避免“古德曼难题”,由此为前提语义学提供了辩护,并解释了反事实条件句逻辑中的单调性、等值置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条件句 使真者语义学 前提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前提选择的新型图约简表示与图神经网络模型
10
作者 兰咏琪 何星星 +1 位作者 李莹芳 李天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99,共7页
自动定理证明器在证明问题时其搜索空间通常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前提选择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针对现有前提选择方法中逻辑公式图、图神经网络模型难以捕捉到公式图潜在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删除重复量词的简化逻辑公式图表... 自动定理证明器在证明问题时其搜索空间通常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前提选择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针对现有前提选择方法中逻辑公式图、图神经网络模型难以捕捉到公式图潜在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删除重复量词的简化逻辑公式图表示和具有注意力机制的项游走图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利用逻辑公式的语法和语义信息提高前提选择问题的分类精度。首先,将一阶逻辑猜想和前提公式转化为基于删除重复量词的简化一阶逻辑公式图;其次,利用消息传递图神经网络对节点和节点的项游走特征信息进行聚合和更新,随后使用注意力机制为图上的节点分配权重,进而调整图节点嵌入信息;最后,将前提图向量和猜想图向量拼接并输入二元分类器中实现前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MPTP数据集和CNF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8.61%和84.74%,超越现有最优的前提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前提选择 注意力机制 一阶逻辑公式 图约简表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逻辑中基于treelet图神经网络的前提选择
11
作者 马雪 何星星 +1 位作者 兰咏琪 李莹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80,共7页
前提选择是解决自动定理证明器面对大规模问题时性能降低的有效方法。当前面向一阶逻辑中前提选择的主流图神经网络忽略了逻辑公式图内部的节点顺序信息。针对此问题,将一种面向高阶逻辑公式的保序方法拓展到一阶逻辑中,并提出了一种基... 前提选择是解决自动定理证明器面对大规模问题时性能降低的有效方法。当前面向一阶逻辑中前提选择的主流图神经网络忽略了逻辑公式图内部的节点顺序信息。针对此问题,将一种面向高阶逻辑公式的保序方法拓展到一阶逻辑中,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reelet的图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信息聚合时一部分聚合中心节点的父、子节点信息,另一部分聚合节点顺序信息。实验分析表明:基于treelet的图神经网络模型在前提选择任务中比最优的主流图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提高了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逻辑公式 图神经网络 前提选择 二元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提性反思: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
12
作者 贾丽民 宋叶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何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对此,要想做出有力回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就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拉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整体性审视和前提性... 何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当今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对此,要想做出有力回应、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就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拉入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整体性审视和前提性反思,而不是做简单的重复性阐释。从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体呈现、未来趋势看,在“一元”与“多元”、“本土”与“外来”、“进行时”与“完成时”的辩证关系中思考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行前提性反思的关键所在。惟其如此,才能以客观、辩证、历史的立场研析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前提性反思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预设前提在苏格兰启蒙时期的基础
13
作者 杨渝玲 林心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架构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道德秩序和动力系统,亚当·斯密将其中的“同情共感”预设引入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并浓缩为“经济人”假设,以此为方法论基点构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然而,这一方法论预设在现实中却...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架构了人与社会发展的道德秩序和动力系统,亚当·斯密将其中的“同情共感”预设引入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并浓缩为“经济人”假设,以此为方法论基点构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然而,这一方法论预设在现实中却未得到有效澄清,甚至被本体论化,引发学术界的长期争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苏格兰启蒙思想则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根本出发点创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前提的批判与超越。与此同时,当代经济学方法论论争最终在“复归实践”上达成了基本共识。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代理论发展来看,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预设前提 苏格兰启蒙思想 经济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类型鉴定中岩层新老判断法的适用前提
14
作者 孙瑞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58,64,共5页
本文从学生对用岩层新老判断法鉴定褶皱类型的两点疑惑出发,结合近10年各省高考相关试题,分析学生产生疑惑的原因,指出在褶皱类型鉴定中使用岩层新老判断法需满足明确褶皱存在和排除特殊情况干扰两点前提。
关键词 褶皱类型 岩层新老 适用前提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 被引量:85
15
作者 谢诗芬 戴子礼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7,共6页
脱离或忽略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这一当代国际会计发展大趋势和重要的会计学前提(视角)来研究财务问题是不够全面和深刻的。价值是财务与会计的核心概念、本原逻辑和联结纽带;21世纪的财务变革正呼唤着“价值型会计模式”(即基于价值计量... 脱离或忽略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这一当代国际会计发展大趋势和重要的会计学前提(视角)来研究财务问题是不够全面和深刻的。价值是财务与会计的核心概念、本原逻辑和联结纽带;21世纪的财务变革正呼唤着“价值型会计模式”(即基于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并且这一模式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值 公允价值会计 财务变革 重要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竞争权与科斯定律的潜在前提——论公平竞争权的应然性及其本质属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唐兆凡 曹前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科斯与萨缪尔森关于交易双方对在交易费用为零且事先不确定利润在当事人间如何划分的前提下,使双方利润总量最大化的结果是否一定出现的问题曾进行一场论战,通过两种假设及推理,可以得出科斯定律成立且能普遍适用的条件———以公平竞... 科斯与萨缪尔森关于交易双方对在交易费用为零且事先不确定利润在当事人间如何划分的前提下,使双方利润总量最大化的结果是否一定出现的问题曾进行一场论战,通过两种假设及推理,可以得出科斯定律成立且能普遍适用的条件———以公平竞争权起码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为潜在的前提。在对物权、债权、公平竞争权的本质作深入的分析后可得知,公平竞争权属于商事主体的人格权的范畴。结合社会现实,我国应从私法角度强化公平竞争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 科斯定律 利润 萨缪尔森 交易费用 前提 总量 商事主体 私法 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质量、前提假设与因果模型——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加明 陈友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在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高质量的观察型数据的获取非常困难,导致后期进行的统计分析极有可能沦为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数字游戏。任何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的很多前提假设本身可能就不成... 在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高质量的观察型数据的获取非常困难,导致后期进行的统计分析极有可能沦为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数字游戏。任何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的很多前提假设本身可能就不成立,而且往往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前提假设可供任意选择,导致后期的分析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因而高度理想化的因果模型很难解释复杂的社会现实。应当通过定量研究范式的创新、定性研究范式的复兴以及大数据的运用,重构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数据质量 前提假设 因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理论前提,揭示概念内涵、朝向现代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Ⅰ) 被引量:7
18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2 位作者 王海军 孙鹏 张惠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年前景12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理论前提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新概念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公正: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建平 顾萍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2期59-63,共5页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底线要求”,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它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物种之间的种际公正,具体体现为两个维度的公正:在空间维度上...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底线要求”,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它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物种之间的种际公正,具体体现为两个维度的公正:在空间维度上,要促进国际公正、族际公正、域际公正、群际公正;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代际公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环境公正 实践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管理”产生前提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8
20
作者 傅长吉 丛大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39,共5页
管理的本质不是自然的、物质的、神赐的,而是人性的产物。管理是人的生命创造。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起点,区别于动物的生命存在是管理生成的基础。人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前提。
关键词 管理 前提 人的生命存在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