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的前排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葛如海 张苏秀 洪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2-1389,共8页
为使约束系统在不同类型碰撞中都能对不同身材的前排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车型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前排乘员侧约束系统的仿真模型,由实车碰撞实验进行标定,且分别调入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和第95百分... 为使约束系统在不同类型碰撞中都能对不同身材的前排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车型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前排乘员侧约束系统的仿真模型,由实车碰撞实验进行标定,且分别调入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和第95百分位男性假人。运用响应面法建立6种工况的代理模型,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约束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第5百分位女性假人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加权伤害指标值分别降低了10.2%和19.5%,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分别降低了14.4%和12.7%,第95百分位男性假人分别降低了8.4%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系统 不同身材前排乘员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安全带预紧限力系统对前排乘员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葛如海 肖建中 张苏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了减轻前排乘客在正面碰撞中所受的伤害,对比卷收器、锚点、锁扣在预紧限力方式下的不同组合,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型轿车副驾驶位的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对碰撞伤害进行评估。同时采用WIC值来综合评价整个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 为了减轻前排乘客在正面碰撞中所受的伤害,对比卷收器、锚点、锁扣在预紧限力方式下的不同组合,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型轿车副驾驶位的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对碰撞伤害进行评估。同时采用WIC值来综合评价整个约束系统的保护效果。仿真结果显示:预紧限力锚点和预紧限力锁扣相组合的方式对前排乘客的综合伤害指标WIC值最小,为0.279,在这种组合下,其头部伤害指标HIC36、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C3ms、胸部压缩量Ccomp以及左右大腿Fleft和Fright值分别为:243.05、24.21 g、25.86 mm、1.03 k N、0.22 k N。对于其他组合,预紧限力卷收器和预紧限力锚点在胸部方面的伤害值会有所改善,预紧限力卷收器和预紧限力锁扣组合在头部方面伤害值表现比较好,而对于单个预紧限力卷收器和三者结合反而效果不是很好。依照上述结果可以进一步对安全带锚点和锁扣详细参数进行细致的研究,为更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员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排乘员 正面碰撞 预紧限力 伤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ro NCAP全宽正碰前排女性乘员气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滕滕 王大志 +2 位作者 卓鹏 刘军勇 庄晓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03-411,共9页
目前,前排女性乘员的乘坐比例渐多,如何有效地保护前排女性乘员的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全宽正面碰撞工况中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伤害指标,以乘员气囊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进行单级普通乘员气囊、拉带... 目前,前排女性乘员的乘坐比例渐多,如何有效地保护前排女性乘员的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全宽正面碰撞工况中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伤害指标,以乘员气囊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进行单级普通乘员气囊、拉带式乘员气囊、双级乘员气囊3种方案参数确定,同时进行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的约束系统滑车试验,以此研究不同方案乘员气囊对前排女性乘员的安全保护性能。研究表明,单级普通乘员气囊可以通过预缝合线方法有效控制气囊展开顺序并降低女性乘员颈部伤害,拉带式乘员气囊能够有效缓解女性乘员的头部伤害,双级乘员气囊能够有效避免前排女性乘员的胸部伤害风险。通过静态点爆和滑车试验的方法能够有效验证乘员气囊保护性能,为车型项目开发的前排乘员气囊选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约束系统 滑车试验 乘员气囊 前排女性乘员 评价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排女性乘员座椅防下潜性能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滕滕 王大志 +1 位作者 卓鹏 刘军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9-1323,1343,共6页
鉴于前排女性驾乘人员日益增多,而防下潜又是前排女性乘员安全性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座椅的防下潜性能,先后进行了座椅防下潜静压实验、单级和双级预紧安全带座椅滑车对比实验和整个约束系统动态滑车实验。... 鉴于前排女性驾乘人员日益增多,而防下潜又是前排女性乘员安全性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座椅的防下潜性能,先后进行了座椅防下潜静压实验、单级和双级预紧安全带座椅滑车对比实验和整个约束系统动态滑车实验。结果表明,前排座椅的静态刚度是乘员防下潜的基础条件;而双级预紧安全带能有效防止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乘员的下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下潜 静压实验 双预紧安全带 前排女性乘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