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纯粹理性批判》的前夜——康德“十年沉寂”考
- 1
-
-
作者
马彪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9,16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批判哲学的宗教之维研究”(20FZXB028)
南京农业大学资助项目“马克思之德国古典哲学渊源考:恶之检讨”。
-
文摘
康德在1770至1781年“十年沉寂”期间,除了发表3篇小文章之外没有任何重要作品问世,原因是此时的他正在筹划、写作《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这一历史事实,人们没有大的争议。不过,对于他何以要在这一时段写作第一批判,以及如何写作第一批判的问题,后世学者鲜有论及。虽然亦有康德传记作家翔实记录过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生活琐事,但对其哲学义理与理论演化的分辨梳理并不多见。然而,这一时段的积淀对康德思想形成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借助对康德在这一时期的往来书信、思想札记等材料的考证,人们不难发现:他在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以及宗教学说等方面的思考,不仅直接塑造了第一批判的理论架构和基本内容,还间接影响到了批判哲学时期的诸多作品。
-
关键词
前批判哲学时期
《纯粹理性批判》
认识论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宗教
-
Keywords
pre-critical philosophy period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pistemology
moral metaphysics
moral religion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康德早期之自然神学批判
- 2
-
-
作者
马彪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XB028)--康德批判哲学的宗教之维研究。
-
文摘
康德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始于1755年,而其关于自然神学的考察则早在第一批判之前的《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和《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中就已经显现。在前一著作中,康德在阐述上帝与宇宙秩序生成的关系时,反对因“上帝之手”的干预而形成事物井然有序的现状这一自然神学立场,主张用自然规律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运行问题。而在后一著作及同时期的诸多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在承继前一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对事物“本质”“自然”等概念的分析,具体探讨了自然对象、自然规律及上帝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借助“可能性”这一概念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诚然,关于康德前批判哲学时期的神学立场,已有不少讨论,但“建构的万有在神论”(constitutive panentheism)这一概括无疑更为契合康德的思想主旨,而其批判哲学时期基于范导性原则之上的上帝理念,无疑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关键词
康德
上帝
自然神学
前批判哲学时期
-
Keywords
Kant
god
physico-theology
pre-critical philosophy period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