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晶状体蛋白抗体与超声乳化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灿伟 黄旭东 +4 位作者 姜雅琴 高婧 孙先勇 张杰 任建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体液免疫应答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α晶状体蛋白抗体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家兔4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对照组(摘除正常眼球),其余家兔行超声乳化术,术后通过分层抽样分为A组(摘取术...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体液免疫应答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α晶状体蛋白抗体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家兔4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对照组(摘除正常眼球),其余家兔行超声乳化术,术后通过分层抽样分为A组(摘取术后1d眼球)、B组(摘取术后1周眼球)、C组(摘取术后2周眼球)及D组(摘取术后1个月眼球),每组8只,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d、1周、2周、1个月通过裂隙灯观察房水闪辉及角膜水肿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及虹膜中IgG抗体。另备健康家兔40只均行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d、1周、2周、1个月抽取家兔房水样品,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房水中α晶状体蛋白抗体的含量。结果角膜和虹膜中IgG抗体的积分光密度值(OD):对照组:角膜:388.00±23.80,虹膜:1.04±0.46;A组:角膜:470.60±105.07,虹膜:177.70±123.32;B组:角膜:402.40±39.18,虹膜:42.41±6.83;C组:角膜:410.70±39.40,虹膜:5.15±1.21;D组:角膜:396.02±36.85,虹膜:1.34±0.74。各实验组虹膜中IgG抗体均较对照组升高,但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家兔角膜IgG抗体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中重度水肿的家兔角膜中IgG抗体的OD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家兔。白内障术后1d,只在6只重度角膜水肿、显著房水闪辉的家兔房水中检测到α晶状体蛋白抗体。术后1周仅在1只房水闪辉仍较重的家兔房水中检测到α晶状体蛋白抗体,术后2周均未检测到。结论白内障术后体液免疫应答与房水闪辉及角膜水肿有关,针对α晶状体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只在白内障术后重度前房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前房炎症反应 α晶状体蛋白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观察
2
作者 贺竹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 评价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 ,探讨其临床护理观察的要点。方法对 34例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进行 810nm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 ,能量为 15 0 0~ 2 2 5 0mW ,时间为 2s ,范围 <180° ... 目的 评价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 ,探讨其临床护理观察的要点。方法对 34例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进行 810nm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 ,能量为 15 0 0~ 2 2 5 0mW ,时间为 2s ,范围 <180° ,观察 3~ 6个月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眼压为 (5 1± 3.7)mmHg ,经过第 1次治疗后的眼压是 (18± 2 .1)mmHg(P <0 .0 1) ,最后统计的眼压是 (17± 1.6 )mmHg(P <0 .0 1)。并发症主要是前房炎症反应 ,在 2周左右消失。结论 透巩膜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而且操作方便 ,患者痛苦小。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主要是观察视力和眼压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透巩膜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 并发症 前房炎症反应 护理 CTDC 激光光凝 睫状体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