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开展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开展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共7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患者经过显微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疗时机为1-3 d患者的预后优秀率为53.8%...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开展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共7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74例患者经过显微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疗时机为1-3 d患者的预后优秀率为53.8%,3-8 d患者的预后优秀率为40.0%,而治疗时机〉8 d的患者预后优秀率为30.4%;治疗时机较早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预后质量,不同治疗时机患者的预后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对前循环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良好,尽早治疗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破裂脑前循环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李坤正 张晓路 +1 位作者 张正平 袁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59,共2页
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CTA指导下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术前CTA诊断的前循环动脉瘤与术中所见一致,CTA能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载瘤动脉与... 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头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CTA指导下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术前CTA诊断的前循环动脉瘤与术中所见一致,CTA能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载瘤动脉与周边骨性结构的关系;21例动脉瘤中行单纯夹闭术20例,包裹加固术1例。认为头颅CTA是一种可靠、简单、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可提供直观的三维形态及解剖定位,有利于指导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循环动脉瘤 早期动脉瘤夹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同时期对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杜俊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7期240-241,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在不同时期对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12例)... 目的 :对比分析在不同时期对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12例)、中期组(36例)及晚期组(12例),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3个月的随访,在早期组12例患者中,预后质量不良的患者有2例;在中期组36例患者中,预后质量不良的患者有10例;在晚期组12例患者中,预后质量不良的患者有4例。早期组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优于中期组患者和晚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前循环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早期对该病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动脉瘤破裂 早期 中期 晚期 显微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