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颞叶癫痫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吕斌 娄季宇 +2 位作者 王建平 李文杰 王运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强啡肽原(PDYN)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颞叶癫痫的关联。方法:运用PCR对河南省500名健康对照个体、110例伴家族史的颞叶癫痫患者和5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PDYN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PDYN基因启动... 目的:探讨前强啡肽原(PDYN)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颞叶癫痫的关联。方法:运用PCR对河南省500名健康对照个体、110例伴家族史的颞叶癫痫患者和5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PDYN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PDYN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颞叶癫痫的发病无关(P<0.05),也未发现与颞叶癫痫患者热性惊厥及药物难治有关(P<0.05)。结论:PDYN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颞叶癫痫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强啡肽原 多态性 颞叶癫痫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注入前强啡肽原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背角中强啡肽 A的合成和行为痛反应 :细胞免疫化学和行为学联合观察(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祁文秀 张宇 +1 位作者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8,共8页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应用大鼠鞘内预先注入对抗前强啡肽原表达的反义寡聚核苷酸技术 ,观察了此处理对动物后脚掌注射福尔马林 ( 5 %,1 0 0μl)诱发的行为痛反应的影响 ,同时在行为检查的 1 h后立即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大鼠腰髓背角 c-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的表达。结果显示 ,上述反义寡聚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行为痛反应 ,而且背角中强啡肽 A( 1 -8)表达下降 ,福尔马林引起背角 Fos蛋白合成不受影响。前已证明 ,鞘内注射对抗 c-fos的反义寡聚核苷酸 ,可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痛反应 ,同时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 A( 1 -8)表达量减小 ;因而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 1 )伤害性刺激诱导背角 Fos蛋白和强啡肽合成参与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过程 ,Fos蛋白的合成先于强啡肽的合成。 ( 2 )在脊髓痛过敏状态的调制中 ,强啡肽是作为一种致痛因子而不是抗痛因子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强啡肽原 反义寡聚核苷酸 强啡肽A Fos蛋白 伤害性行为反应 脊髓背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注射吗啡使大鼠脑内前强啡肽原mRNA和κ受体mRNA表达增强
3
作者 王晓民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探讨急性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吗啡耐受对大鼠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前脑啡肽原、前强啡肽原和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24只雄性Wistar大鼠连续注射6次硫酸吗啡(6.25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 为探讨急性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吗啡耐受对大鼠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前脑啡肽原、前强啡肽原和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24只雄性Wistar大鼠连续注射6次硫酸吗啡(6.25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1ml/kg),每两次注射间期为2h。在最后一次注射后30min,断头取检测样品:全脑(除去皮层,小脑和低位脑干)、伏核、尾壳核、黑质。用灵敏的液相杂交RNA酶保护分析法检测mRNA水平(pgmRNA/μg总RNA)。结果显示:大鼠急性吗啡耐受时中枢神经系统强啡肽和κ受体基因mRNA增加(即基因表达增强),但不影响脑啡肽基因表达。以上结果提示强啡肽-κ受体系统可能参与了急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此外,尾壳核前强啡肽基因表达增强、黑质κ受体表达减弱,提示多次吗啡注射影响了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强啡肽-κ受体系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受体 MRNA 前强啡肽原 急性 吗啡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